本文来自智能制造网。
元宇宙是一片“新蓝海”,随着AR、VR、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以及区块链等相关技术发展、产业融合,元宇宙的落地也将逐步实现。据普华永道预测,2030年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美元。摩根士丹利也预计,未来元宇宙潜在市场规模将超8万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2上半年,元宇宙有关投融资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球范围内元宇宙相关投融资事件共205余件,总投融资规模超322亿元,分别达到了2021年全年投融资总额、投融资总数的2.3倍和3.2倍。
今年以来,国内的元宇宙相关产业获多地政府政策支持,增强了上、中、下游产业链发展信心。北京、上海、杭州、成都、武汉、合肥、江西等地纷纷推出产业建设规划,探索元宇宙产业聚集区,或并举发展VR硬件、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或数字文化内容。
北京通州区政府早在今年3月份印发了《关于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引领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应用项目,支持一批元宇宙应用场景建设。为了抢占这个新领域的制高点,8月,由北京通州区等四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发展计划》)应运而生。
《发展计划》的核心内容,就是北京副中心将定位为中国元宇宙之都,力争在3年内将城市副中心打造为元宇宙应用示范区,培育、引进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态链企业,落地建成30项以上“元宇宙+”典型应用场景项目,推动制定一批元宇宙相关标准。
为着力强化新赛道布局,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更好助力上海国际数字之都建设,上海在今年7月发布《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产业规模达到3500亿元,带动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超过15000亿元、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突破5500亿元。
抢占新赛道主动权,杭州多个城区也开始布局“元宇宙行业赛”,余杭区和钱塘区甚至给出了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杭州钱塘区元宇宙产业政策》、《杭州高新区(滨江)文化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等发布,为元宇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政策牵引。
不难发现,今年以来,超过20多个省市和地区以产业政策、政府工作报告、行动计划等形式出台支持政策,为元宇宙发展提供培育土壤,扶持相关产业落地。除了政策外,还需要强大的元宇宙相关技术支撑。
像上海在《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的主要任务提到,聚焦空间计算、全息光场、五感提升、脑机接口等方向,突破人机交互瓶颈;加快微型有机发光显示(Micro-OLED)、微型发光显示(Micr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展虚拟现实终端,支持虚拟现实一体机、PC虚拟现实设备等技术升级等等。
而北京《发展计划》中要求,支持图形引擎、仿真模型、先进计算、人机交互、新型显示等元宇宙底层技术成果落地,聚焦支持相机阵列扫描、光场成像、动态三维重建等技术研究,强化视觉/光学捕捉、动作实时生成、3D实时渲染等技术攻关,鼓励龙头企业牵头产学研用,开展元宇宙操作系统等底层技术研发。
多地政策的指引下,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培育土壤,元宇宙产业有望步入发展快车道。与此同时,元宇宙相关技术和终端产品制造企业要加强底层技术等创新研发,关键技术领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成果等,以便更好地增强自身竞争力,并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