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曙光与前路

刘松林
通过数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群韧性与治理水平,不仅是治理“大城市病”、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强城市群的可持续竞争力、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关切。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人们在享受着城市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长期累积的“大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

城市思变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居住的重要场所。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向城市集中,人们在享受着城市带来的舒适和便利的同时,长期累积的“大城市病”问题也日益突出,城市承载力已经逼近极限:交通拥堵、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住房紧张及公共服务失衡……

进入21世纪,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先进国家开始设想利用这些数字技术来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构建人口、环境、社会生活和公共服务等领域智能化管理的新型城市形态。

如今,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解决重构城市机构、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未来也或将彻底解决大城市病等实际问题。中国作为后起之秀,虽然发展较晚,但已呈现出后来居上的势头。根据德勤研究机构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18年起,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其中将近一半(500个试点城市)在中国。

政策指引

通过数字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群韧性与治理水平,不仅是治理“大城市病”、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更是增强城市群的可持续竞争力、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以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关切。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数字中国’建设”,这是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牢牢把握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2020年3月“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中国更是独立成篇,在第五篇《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篇章中提出“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目标是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升至10%。

近年来,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开始在数字化转型上不遗余力、你追我赶。

现状总结

一、数据孤岛仍然存在

虽然各地政府都在积极破除部门墙,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但是数据共享难仍旧是一个共性问题。首先,信息资源专享的权属观念,造成信息资源部门化、部门信息资源利益化,共享意愿不足;其次,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还有待完善,数据库接口缺少互通;此外,国家对政府信息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和使用权及信息共享的责任主体等,一直没有从制度层面予以明确,出于数据安全考虑不敢共享数据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未来,需要坚持以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倒推城市数字化转型进程,加速“一网统管”、“一网通办”,数字城市打破部门间、数据间的藩篱和壁垒,让数据尽可能无障碍地“跑”起来,并在流动中发挥作用。

二、忽视整体架构

目前各地数字城市建设,多是从业务和项目角度出发,构建自己的数字化或者智慧化解决方案,处于“摸着石头过河”和“各自突围”的阶段。这些零散的局部智慧,因为整体架构的缺位,不能很好的明确自己在数字城市中扮演的具体角色、承担的具体任务,存在协同不足,交叉建设的情况。

整体架构的意义就在于明确数字城市需要建设哪些内容,需要构建哪些层次要素,每个层次要素如何作为上层的数据和信息来源,下层要素如何对上层提供支撑,通过架构内容的实施提供对数字城市整体架构的柔性支撑,以满足数字城市建设对来源可靠、数据质量、有效应用的高要求,实现由“各唱各的”到“大型交响乐”的转变。

三、重技术轻场景

近年来,以技术见长的企业纷纷入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物联网等相关技术成为竞相追逐的宣传噱头,但在具体落地过程中出现的不满足交付条件或者交付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也需要引起重视。究其根本是缺乏对于业务需求、流程机制、场景特点的深入研究以及自身项目管理能力不足。

此外,城市中各种应用场景千变万化,业务需求迭代快,交付即落伍的情况也是屡见不鲜。技术其实并不是现阶段数字城市发展的瓶颈,谁能把业务和技术、管理和业务做到真正融合,谁才能成为真正的破局者。

四、重建设轻运营

当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热情空前高涨,但是运营思维相对薄弱。随着数字城市建设进入深水区,运营规划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建设的成果,未来由谁负责运营、如何运营、如何通过大数据实现增值,都需要有相对应的规划,让数字城市建设有始有终,避免重复建设、铺张浪费等风险。

谈到运营,并不是所有项目都有足够的预算去委托专业团队代运营,目前绝大多数运营还是用户自行承担,用户的运营人员往往不具备专业技术背景。因此,以萨考虑将部分智能平台面向用户开放,提供基础化、通用化工具,用户可自主搭建智能化应用模型。同时,为客户培养一批数据实战能手成为自主建模分析师,推动数据资源“提质增效”。

前路探讨

一、立足顶层设计,结合城市规划

数字城市是一盘大棋局,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营、服务等多个关键环节,具体的业务则包含了相关各方面的复杂关系。顶层设计需要从实际出发,围绕城市发展定位,信息化基础,找准城市智慧发展的突破口,仅从技术方案角度或政府某个部门角度看待智慧城市建设,其所涵盖的宽度、广度、深度都有较大局限,且容易顾此失彼。

以前,数字城市建设更多的是做“纵向”建设,上下级之间的数字化和具体场景的智慧化偏多,忽视了横向畅通。数字城市应当通盘考虑,要站在城市全局维度上实现全局最优、经济最优、治理最优。此外,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蓝图进行适度的超前建设,为未来预留发展空间也极为必要。

“以萨天工”数字城市与建设运营体系提出了“4532N”数字城市建设架构,包括4横(计算中枢、资源中心、数能中心、数字智能体),5纵(全息感知中心、搜索研判中心、协同管理中心、集成指挥中心、辅助决策中心),3统一(统一门户、统一管理后台、统一服务总线),2体系(标准规范体系、安全运行体系),N专题(海洋专题、重点车辆专题、防汛防台专题、疫情防控专题、交通便民专题……)。“以萨天工”以“系统集成、标准统一、数据主导、协同共治”为目标,向上承接各城市顶层设计需要,向下兼容各智慧场景的建设落地应用。

二、着眼当下,在利旧的基础上孕育智慧

集约化建设,是建设数字城市的重要原则。如果去把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前端采集设备全部重建一遍,财政压力大、建设周期长,一些项目根本无法启动。中央“十四五”纲要明确指出“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同样强调了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以萨独创的AI视频图像全息融合一体化识别算法革命性突破十万路级视频图像的全量、全目标实时联网识别分析,可一次性识别城市中实时运动变化着的人、车、物及其行为、状态、活动趋势,构建更加敏锐的视觉神经中枢。原先城市中建设好的非智能视频图像设备也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让它们成为“火眼金睛”,使其具备对目标一体化全量解析的能力,而且是一次完成,大大降低了建设成本。同时,为建立目标之间图像维度的关联,进行更深层次的融合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精细化:小场景推动大变革

精细化就是以人为本,回归城市的本质。相比于科幻级的智慧城市,我们现在的数字城市还是在聚沙成塔的阶段,需要千千万万的场景和业务精细化来积累量变,为未来了质变做准备。优先决掉老百姓的“痛点难点堵点”,急民生之所急,让可实现的智能尽快赋能到场景和业务中去,才是务实之举。

以萨一直推崇贴近场景进行解决方案,行业专家长期驻场,跟客户一起调查研究,深度剖析各生态单元的特性、管控要素,细分每个场景单元下的微场景,为200多类城市场景单元、10000多类微场景建立全要素清单,为精细化赋能业务,激活城市数字潜能提供高可行性的精准服务。

四、数字孪生让城市直观可操作

数字孪生城市的本质是城市级数据闭环赋能体系,通过数据全域标识、状态精准感知、数据实时分析等,来实现城市的模拟、监控以及控制,解决城市规划、设计、建设、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其三维可视化的特点,使之成为比较理想的简单易操作的运营平台。数字孪生城市通过虚实交互,实现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规划、同步建设,还可以输入新建设项目的数据来模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仿真推演,为实现城市空间再配置提供决策依据。

五、共建共享共治机制的创新

数字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政府引导、全民参与、政企合作、多方共建的系统工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多元参与、构建可持续性的动力机制和长效的运营发展模式将是未来的重点方向。

数字城市不是技术方面的赛跑,国际社会对智慧城市的评价体系中要求政府、研究机构群、孵化园&科技园、金融机构、企业和服务机构六方均有深度参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中国与世界接轨,中国城市走向世界舞台是大势所趋,因此构建一个“共建共享共治”的繁荣生态,既符合我们自身的建设需要,又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总结:

数字城市未来可期,城市成为一个有亲切感、可交互的“生命体”的曙光已经照进了现实。但我们需要认识到,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讲求科学。它既需要高瞻远瞩的谋篇布局和着眼科技成果转化的务实精神,也需要多方参与的机制创新。唯有如此,才能行稳致远,到达美好的彼岸。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