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入而非拥有,洞悉云计算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科技云报道
随着云计算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共享经济的理念不断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云逐渐由一种技术,演化成了一种商业模式以及一种经济学现象。

随着云计算的日益成熟和普及,共享经济的理念不断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云逐渐由一种技术,演化成了一种商业模式以及一种经济学现象。

1.jpg

Joe Weinman在其著作《云经济学》一书中,创造性的提出了“Cloudonomics”一词,首次从经济学的角度,展示了云计算的经济学原理。

2.jpg

在IT领域,云计算的理论渊源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与人工智能几乎同一时期诞生。

1961年,计算机科学家约翰·麦卡锡(“人工智能”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之一,被业内称为“人工智能之父”)曾预言:“有朝一日,电脑运算很可能会成为一种公共资源,就像电话系统已成为公共事业一样。”

1、与人工智能同根同源,云计算催生分享经济新模式

在英文中,“公共事业”和“效用”都是用同一单词Utility表示,因此麦卡锡这一思想后来也被称为“效用计算”。

在“效用计算”概念提出后,一些公司就购置了大量计算机,为用户提供一些和今天的云计算看上去有很大相似之处的服务。

但由于当时互联网尚未出现,所以这种模式成本很高,可以服务的范围也十分有限,因此并未展现出具有影响力的规模效应。

直到互联网的出现,以及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等技术的成熟,“效用计算”的概念才开始被人们所理解,并以云的形式重新呈现在人们面前。

2006年,谷歌推出Google 101计划,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

此计划最早只是谷歌高级软件工程师比希利亚的有一个教学设想,其初衷是设置一门课程,着重引导学生们进行”云”系统的程序开发。

3.jpg

但不经意的一个举动或许就可以创造历史,随着计划的不断推进,最终促成了Google与IBM的合作计划,将全球多所大学纳入类似Google的计算”云”中,而IBM也一直希望部署”云”系统来为企业客户提供数据与服务,二者一拍即合。

在这个过程中,云计算开始被人们认识,其价值也开始被开发出来。很快,亚马逊、微软等巨头都开始加入到了通向云端的行列,一个新的时代意外地被打开了。

作为一种新型商业模式,云计算将IT基础设施作为一种服务去售卖,其模式看似简单却暗藏着大生意。

用户可以便时、随地、随需地从池中获取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快速供应、交付,并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的工作量和用户与服务商之间的互动成本。

根据“云经济学之父”乔·韦曼的观点,古罗马的公路网络就是某种意义上的云。更有趣的是,古罗马的道路网络分为公共道路、乡村道路和私人道路,这似乎正好对应云计算中的公有云、社区云、私有云。

关于云计算的经济学,乔·韦曼提出了三个核心定律:

公共服务的成本看似比较高,但是其实成本很低。

按需提供资源,胜过预先估计。

总和分峰值,绝不会大于峰值的总和,企业的资源部署必须考虑需求的最大值。

当然,云计算这样一种全新的IT资源利用形式,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经济特征。

这些经济特征让整个商业的生态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也让云服务的提供者、使用者在治理、竞争等方面出现了很多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

2、云计算五大经济学特征,“接入而非拥有”突显共享理念

云计算第一个经济特征是,将云服务使用者的固定成本转化成为可变成本。从经济学上看,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这两类成本的属性存在很大差异。

固定成本通常是一次性、大量的投入,而可变成本只有在业务、生产和经营真实发生时才会产生。相比固定成本,其投入的规模较小,并且回收的风险也相对较低。

4.jpg

过去,企业IT资源主要依靠自行购买、维护和管理,因此它们在性质上是固定成本。而云计算出现之后,这些IT资源变成了按需购买、按量付费,因此其性质就转变成了可变成本。

这一转变看似微小,实则对意义重大,能够充分降低云计算的应用和普及门槛,促进中小创业企业的发展。

一项关于欧盟的研究也印证了上述论断,如果云计算的普及速度较快,并让欧盟企业的固定成本降低5%,那么短期内整个欧盟的中小企业数量将会增加37.86万,同时增加258.76万的就业,而在长期内,则会让中小企业数量增加43.10万,同时增加151.91万的就业。

5.jpg

云计算第二个经济特征是,它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征。云架构需要搭建很多基础设施,其固定成本支出十分庞大。

而当这些基础设施建成后,后续进一步扩张所需的边际成本则相对较小,这决定了这一产业具有很强的规模经济特征,随着云服务提供者规模的扩大,其平均成本将会呈现迅速下降趋势。

6.jpg

云计算第三个经济特征是,它具有很强的网络外部性,云服务的使用者会更加青睐于那些用户更多的云服务提供者。

对云计算而言,很多云计算的使用者都希望在云上与业务伙伴开展合作,并在云端分享文件和信息,这使得云计算的使用者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使用者更多的云平台。

从云服务提供者的角度看,只有当用户达到一定规模时,才会愿意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网络外部性支撑了整个云服务市场的规模迅速扩大。

对于云服务市场来说,它一旦启动就会产生明显的“滚雪球”效应,更多的用户本身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整个市场会迅速膨胀。

其次,它决定了率先进入云服务市场的企业就更容易积累起更大的优势。

云计算第四个经济特征是,部分云服务供应者正在表现出平台化的特征,这一特征对于云服务提供者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一方面,和所有其他的平台一样,云平台会让云服务本身的网络外部性更为强化;

另一方面,由于云服务提供者掌握了其使用者的活动场所,因此先天地就拥有了对其接入权和数据的掌控。

云计算第五个经济特征是,它是一种面临着需求不确定的拥挤品。和电力类似,云计算在不同时间段的需求是不同的,可能会出现波峰和波谷。

面对这一特征,云服务提供者需要根据供需状况来调整价格,在一些条件下甚至需要采取一些更为直接的方法来调节供需。

除了以上微观特征外,云计算还有一个重要的宏观特征,即它是一种“通用目的技术”,这类技术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领域,而是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用。

“通用目的技术”对于经济的拉动并不能单独看它的产值,而是要看它对其他各个产业的拉动。

虽然从现在的产值看,中国云计算产业也就1000亿左右的产值,但如果考察其经济价值,可能要远远大于这个数字。

根据学者的测算,从2010-2020年之间,云计算的普及总共可以让发展中国家的GDP增加8.5%,让发达国家的GDP增加10.2%。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云计算对于经济的拉动尤为被各国所重视。

如今在IT领域,云计算正在表现出强大的经济活力。“接入而非拥有“的理念,正在不断的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就像19世纪电力的发展引发了电力革命一样,云计算的未来也必然会向“水”和“电”一样,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人们提起云计算,将再也不会感知不到它的存在,云计算的未来,将必然是阳光灿烂。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