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找机器人大夫看病,你敢吗?

西安发布
在病人眼中,人类医生具有认知灵活性,能灵活考虑每位患者的独特性(尽管这种独特性源于错误判断),并开出量身定制的处方,同时,人类医生能表达人文关怀,给病人以温暖,这体现了“仁心”;而机器人医生则因其具有海量数据,能较精准地作出判断,则体现了“仁术”。

连日来,你浑身疲乏无力,担心健康出了状况,便去医院检查。你拿着验血报告去找大夫分析,推开诊室门,迎面走来的是一个长着大大的脑袋、圆圆的眼睛的机器人。见你有些错愕,它自我介绍道:“你好!我是公孙大夫,将为你解读验血报告,诊断你的健康状况,并开出处方。”

这不是科幻小说中异想天开的情节,在这个人工智能盛行的年代,机器人大夫早已进驻医院。它们通过学习海量病例数据,对当前病例进行诊断。

图/unsplash

2018年11月,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李彦宏展示了百度人工智能眼底筛查一体机。在短短10秒之内,它就可以生成检查报告,筛查青光眼、糖网、老黄等眼底疾病。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脑疾病智能诊疗门诊”对外开放。这位机器人大夫通过获取并分析就诊者的步态特征、面部表情、言语状况等,判断其是否存在脑功能障碍,并指出病灶所在位置。

今天(7月9日),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大会在云端开幕,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机器人大夫再度引发关注。据福布斯和财富网站预测,到2025年,机器人大夫将遍及美国90%的医院,取代目前人类医生80%的工作。如此看来,机器人大夫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医院。然而,情况果真如此乐观吗?

机器人大夫:诊断正确率已超人类医生

机器人大夫的诊疗表现如何?

2017年10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一场别开生面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图像读图大赛”火热开战,对决双方分别是一套甲状腺超声计算机辅助侦测系统与数位经验丰富的医生。大屏幕上显示甲状腺B超图像,对决双方判断图中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最后,裁判根据病理结果宣部答案。几轮对决下来,人工智能系统与医生打了个平手。此外,在前文提及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眼科专家也认可了人工智能眼底筛查一体机的诊断速度和准确性。

国外的研究甚至发现,在某些情况中,机器人大夫的诊断正确率已超越人类医生。可见,机器人大夫的诊断表现着实抢眼。

图/unsplash

人们不敢将健康交给机器人

鉴于优异的诊断效率,机器人大夫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然而,乐观的市场预测者和机器人开发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因素——病患的心理感受。人们真敢将自己的健康甚至是生命交给机器人医生吗?

目前来看,即使人们信任机器人医生的能力,但仍认为它在两方面具有局限: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和温暖性(warmth)。

认知灵活性指根据新情况作出调整的认知能力。不论机器人本身是否灵活,人们总认定它在认知灵活性方面有所欠缺,因为在绝大数人眼中,电脑只能根据事先编写好的程序运作,一旦出现突发状况,电脑则会手足无措。

为什么就诊者看重医生的认知灵活性?人们普遍认为自己与芸芸众生不同,自己的想法、态度、能力、个性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生病,自己的症状也与其他病患有所不同。因此,患者十分希望医生在诊断时能考虑自己独特的情况,而不是将开给其他病患的处方“生搬硬套”到自己身上。

图/unsplash

“我是一个没有情感的机器人。”这虽是一句玩笑话,但体现了人们对机器人的认知——归根到底,是冷冰冰的机器。即使会讲话,具有一些人类特点,但机器人无法给人温暖,抚慰人心。而温暖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尤其重要,人们希望与自己互动的对象是温暖的、亲和的、善解人意的。有些时候,相比能力,人们更看重互动对象的温暖。

医生的职责是什么?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给出了最好的回答——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治愈体现的是能力,而帮助与安慰则体现了温暖。对求医者而言,他们所求的不仅是医生精湛的医术,还有关爱、鼓励与陪伴。但目前来看,如何让机器人医生拥有一颗温暖的心,亟待人们思考。

如何推进机器人诊疗:替代抑或辅助?

可见,机器人医生的推广普及面临困境:一方面,机器人医生的诊断效率高,生产周期短,相比之下,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机器人医生有助于弥补基层和农村的医生缺口;另一方面,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自身不同于芸芸众生,且认为机器人缺乏认知灵活性,无法根据人的独特情况灵活地给出判断与建议,因此不信任机器人医生,此外,冷冰冰的机器人也难以疗愈人心。

那么,机器人诊疗该何去何从?这关系到我们如何定位机器人医生。是将它作为人类医生的替代者还是让其成为人类医生的好搭档?研究发现,当机器人以人类医生的助手身份亮相时,人们会欣然接受它。

图/unsplash

很显然,人类医生与机器人医生的组合,完美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在病人眼中,人类医生具有认知灵活性,能灵活考虑每位患者的独特性(尽管这种独特性源于错误判断),并开出量身定制的处方,同时,人类医生能表达人文关怀,给病人以温暖,这体现了“仁心”;而机器人医生则因其具有海量数据,能较精准地作出判断,则体现了“仁术”。

因此,与其大张旗鼓地推进机器人医生取代人类医生的进程,不如促进两者的通力协作,更好地实现医者的仁心仁术。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