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工智能落地最后一公里,需解决这一痛点!

“目前的平台框架,不管是tensorFlow或是其他,都无法做到对不同的芯片实现全部支持,因此做算法、做方案的公司,在解决最后1公里的落地问题时,甚至需要把前面99公里的东西都再学一遍,因此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造成了落地困难。”ARm中国生态发展副总裁/OPEN AI LAB创始人兼CEO金勇斌表示。

都说人工智能落地难。难在哪里?

“目前的平台框架,不管是tensorFlow或是其他,都无法做到对不同的芯片实现全部支持,因此做算法、做方案的公司,在解决最后1公里的落地问题时,甚至需要把前面99公里的东西都再学一遍,因此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造成了落地困难。”ARm中国生态发展副总裁/OPEN AI LAB创始人兼CEO金勇斌表示。

如何扭转这一局面?需实现从芯片、算法到解决方案全部打通,使后端设计人员无需关注底层的差异——这是Arm“周易”平台希望带来的改变。

IoT设备实现人工智能是必然趋势

软银孙正义曾提出,2035年全球将有万亿级IoT设备在线。在这些设备上实现本地人工智能,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一步将降低人工智能的算力成本。Arm“周易”平台,主打适用性、兼容性、安全性,希望大幅降低人工智能算力、芯片和应用成本、加快应用研发周期,在更多的IoT设备上实现人工智能。“AI要想普及化,必须实现85%以上的智能化都在终端实现。”金勇斌表示。

让端侧芯片集成AI能力更容易

“周易”平台的核心包含两部分,一是Tengine软件框架,二是AIPU(人工智能处理单元),主要处理卷积神经网络、深度神经网络为代表的AI计算。

图 1 ,人工智能平台“周易”

从优化端侧芯片开发的角度看,“周易”平台降低了两个门槛:一方面是SoC集成AI功能的设计门槛,另一方面是上层软件的开发门槛。

金勇斌强调,之所以叫AIPU而不是AI Chip,主要因为它只是SoC中的一个处理单元,像传统的cpu、gpu一样,只是功能有所不同,能够实现终端SoC的高度集成化,实现灵活性和高效率的平衡。

图2,周易人工智能处理单元AIPU

对于已有的芯片,“周易”平台可以通过Tengine软件框架,进行统一推理,通过定义标准的Tengine API,人工智能应用程序可以使用标准API在不同的硬件上部署,大大节省了移植或者在特定的硬件上进行优化的工作量。

而对于新开发的芯片,“周易”平台可以让芯片合作伙伴使用AIPU IP设计新的SoC,并提供了验证测试向量、参考用例和后端实现参考流程等全面支持,以加速新的SoC设计;同时,周易AIPU 仿真软件用于软件应用程序前期开发。这将大大加快产品的上市时间。

当芯片设计出来后,周易Tengine软件框架内包含不同的library,包括Arm全球library,OPEN AI LAB library等。通过这些高性能的library,可以对不同算力做分布和调度。而在上层支持不同的主流算法,比如Caffe、PyTorch等。基于这些框架开发出来的算法可以无缝地应用在Tengine上。

如何赋能现有AI产业?

“在2020年之前,谁的软件最好用,谁就能真正掌控市场”,金勇斌表示,“只要软件工具好用,就能够帮助下游合作伙伴迅速开发产品,抢占落地先机。”也正是如此,Arm提供整套完整的工具链,从IP开发到软件开发,其中包括编译器、性能优化库等。对芯片厂商来说,可以通过其中包含的仿真器和算法示例等来帮助软件开发。因此,“周易”AI处理引擎对用户来说相当于是一键式开发服务,可以把他们想实现的算法一键式地部署到“周易”上。

图3,“一键式”软件工具链

芯片公司不必专门开发基于AIPU的专用AI芯片,或是包含AIPU单元的芯片。哪怕是基于现有的成熟芯片,通过Tengine把算力提取出来,可以直接实现更多现成的算法,能够大幅度提高性能,改善用户体验。如下图所示,可以带来顺流而下的改变,“在上游把一个根本问题解决了,下游的普及速度就会非常快。”金勇斌说道。

图4,Tengine赋能产业链上下游

“周易”平台作为Arm中国首款自主研发产品,在去年11月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首次亮相。半年过去了,这款产品取得了哪些实质性的进展?

据了解,一些基于“周易”平台Tengine的使用场景已经落地。比如行车记录、智能停车、ADAS等,包括对司机的行为检测。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就是安防,比如人脸识别的门禁和闸机。以前需要把采集的人脸数据交由后端服务器处理,而现在通过Tengine,无需硬件改动,可自动在前端进行人脸识别,只需将匹配结果上传。这样极大地降低了网络的部署成本,数据流量实现了指数级减小。根据一个做前端人脸布控系统的用户案例,布一点一线综合成本需要一万八,而基于“周易”成本基本控制在了两千元以内,整体成本几乎实现了十倍节省。据透露,最快明年年中会有基于“周易”AIPU的SoC产品问世。

AI生态需要交叉合作、竞争

金勇斌作为Arm中国生态发展副总裁,同时也是OPEN AI LAB创始人兼CEO。谈及AI目前的生态建设时,他表示,很多AI公司处理器、框架、应用等都是自己垂直在做,这样的做法有点像IBM早期做PC的模式,独立开发处理器、指令集、芯片、设备、应用、系统等。而为什么微软的Windows就能够非常普及?主要因为它开放给第三方做应用程序,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生态。他认为,AIoT时代也一样,一家公司从沙子做到云的模式一定是行不通的,AI生态需要在每个层级上进行交叉合作、竞争,这样才能够把成本降下来,把普及率提高,把渗透性做好,这样才能尽早实现未来的1万亿市场。

也许这是AI创业最好的时代。大量涌入的资本,加之强大的平台支持,值得创业者能够更加快速地开发出SoC芯片。但是,即使芯片开发的门槛有所降低,芯片开发一定要谨慎,并且要在设计之初做好产品规划、明确市场应用空间,否则,最终还是难免惨遭淘汰。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