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云计算的发展共性

RFID世界网
虽然这是一个喊了很多年的概念,但云计算依然在高速增长,AWS每年增长46%,中国云IaaS市场主要玩家每年增长接近100%,很多机构都开始切换到云上。

现如今,企业上云已经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共同趋势,无论是国内的阿里、腾讯、还是国外的微软、谷歌都在加大力度投资云计算领域。那么,可能有人就会发出疑问?国外的云计算与国内的云计算有何相同与不同之处呢?

2006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

12年过去,云计算仍然一次次地被人们提起。虽然这是一个喊了很多年的概念,但云计算依然在高速增长,AWS每年增长46%,中国云IaaS市场主要玩家每年增长接近100%,很多机构都开始切换到云上。

老牌巨头微软从未被正式列入热门FAANG股票行列(Facebook、Amazon、Apple、Netflix、Google),但是它却在今年自成一派,市值甚至一度超越苹果成为了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多亏了他们大力投资的微软Azure云计算产品业务带来的巨大增长。

2013年,Gartner数据显示,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为1003亿美元,是全球IT支出比例的2.7%。根据Gartner预测,到2020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将达到4114.8亿美元,是全球IT支出比例的10%,7年时间,云计算占IT投入的比例是之前的4倍,而且还在高速成长,市场空间巨大。

今天,我们想要分享的是企业服务小组的熊飞去美国考察AWS年度云计算大会AWS re:Invent的内部交流memo。在为期一周的参会过程中,他们做出了很多观察和总结,与同事们来回了很多封邮件进行探讨。我们截取了邮件中的一部分分享给大家。一方面,他们总结了最新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对这个领域的创业者有些启发。我们觉得挺有意思的。

比如,全球云计算渗透率更高是不可逆转的趋势,AI和IoT概念产品开始落地,云端的创业也越来越务实,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用AI能力融合到自己研发的应用中。比如西门子Finance,就用一整套产品建立了自己环境保险的风险控制系统。国内对应机会也越来越清晰。数据产品,AI及IoT落地可能是未来3-5年机会的主线。

但与此同时,云计算的公司成长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AWS成立于2002年,今年的市值大概是2000亿美元,它花了16年时间才做到行业最领先的位置。选择了进入云计算行业,就是选择了一趟很远的长跑。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上云,这趟长跑才刚刚开始。

1.云业务继续高速增长

AWS年收入270亿美元、年对年增长46%。市场占有率是51%,第二名Azure是12%,阿里云以4.6%位居第三,谷歌云占3.3%。今年AWS re:Invent大会的参会人数达5.5万,继续创新高。

2.中小型领先传统机构开始All in Cloud

包括全球最大资管机构之一的Wellington Management,英国最大保险公司之一Guardian,都开始All in Cloud。

不过All in是个漫长的过程,而且需要CTO很大的勇气,Wellington Management CTO分享说,公司从2011年开始使用AWS,逐步从非生产系统,到生产系统,最后到2018年完全切换到AWS上。

3.AWS推出越来越多的应用产品与生态竞争

随着AWS规模越来越大,为获得更多收入和增长引擎,AWS推出越来越多应用产品,开始与生态的竞争。

比如今年推出的安全领域的账户管理产品IAM以及流数据处理产品MSK,和流数据处理最领先的账户管理公司Okta及开源领域TOP的软件公司Confluent竞争。

接下来,任何在AWS生态的产品,面对AWS自身产品的竞争将成为常态。

4.IoT产品更加务实

相比去年AWS IoT产品宣传比较大张旗鼓,今年IoT产品的沟通越来越底层化,更多是将底层的能力,拉上商业公司来讲落地的案例。

AWS意识到,IoT因为场景非常多样化,很难在应用层推出通用型产品满足某个群体客户的需求。所以,今年IoT相关分享,大部分是垂直行业的企业。

比如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通过在运动员和橄榄球上装传感器,一周收集的数据,比NFL成立到现在收集的所有数据都多。

又比如全球最大的水务方案集团Pentair,分享他们给AB酿酒集团的生产线,安装的IoT设备,大大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力和运维能力。

5.AI产品开始通过客户落地化

AWS在去年推出了Sagemaker产品(AWS上的机器学习一站式解决方案),可以理解是一个提供从NLP(自然语言处理)到声音识别,再到数据训练等一站式的AI解决方案。

今年AWS re:Invent的内容中,已经有越来越多大型企业,将AI能力融合到自己研发的应用中。比如西门子Finance,用一整套产品建立自己环境保险的风险控制的系统。

随着时间推移,AI将成为一个基础能力,类似于大数据。类似数据科学家这样的AI科学家会越来越多,利用AWS提供的底层数据能力。

6.开始接受混合云等,对大型客户妥协

推出了Outpost产品,即AWS的私有云业务。更多支持Windows FileSystem,还推出了SFTP,支持古老的文件传输协议。

猜想AWS发展到这一步,middle market以下的潜力已充分释放,接下来的增长动力来自于大型客户,为了获得大型客户的更高份额,甚至希望他们all in AWS。以客户为中心的妥协变得有必要。

对国内infra相关投资的启发

1.持续看好国内云计算业务

中国整个云市场目前营收规模是AWS收入的1/5左右,考虑到其中很多政务云和私有云部分,其中云计算的业务约是AWS的1/10。

中国云IaaS市场的主要玩家,云计算大部分收入来自于毛利比较低的云主机和存储等业务,而毛利比较高的数据产品、AI、IoT等应用类产品比例比较低。

差距代表机会。中国云IaaS市场的主要玩家各种应用产品的缺失,给了创业公司相比美国更大的空间。

因此,TiDB、才云、Datapipline等经纬系和非经纬系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产品公司3-5年后商业化的机会越来越可以期待。

所以,加大和云计算相关领域,尤其是产品化应用化的投资,是未来几年随着云计算渗透率越来越高的大投资主题。

2.数据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大

这次大会,IoT和AI在行业应用开始成为趋势。这两个趋势下,前者将收集到数十倍的数据,后者数据的准备和清洗是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

可以预见,未来3-5年中国也将覆盖这样的趋势。那么对高性能以及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数据产品,将成为越来越刚需。这是相关数据类产品的机会。

3.混合云未来是大型企业的常态

从AWS推出Outpost(私有云产品)可以看出,AWS也放弃了通过ALL-cloud改变大型企业的行为,而是通过混合云适应大型企业。

这里有两个机会,一方面,是多云管理下各种应用的机会。另一方面,私有云的一流产品比如SDN(软件定义网络)和SDS(软件定义存储)等,虽然单一体量难以和云相提并论,但是以比较高性价比的估值进入,未来的商业价值是非常长期的。

4.产品验证的标志是一流先进公司的验证

这次AWS的IoT和AI产品,可以说初步验证开始进入广泛接受的初期,来自于西门子、NFL、Nike、道琼斯、麦当劳、Verizon等一流企业的落地。这些企业的一流商业场景锻炼了产品。

去年推出的区块链产品相比还没有大规模验证,也是缺乏一流企业的场景落地。国内infra投资应该继续坚持一流企业验证的原则作为判断核心标准之一。

5.AI和IoT能力开始成为企业内化的能力,更考虑投资应用

比如AI,随着Sagemaker的越来越强大及越来越成为行业标准,AI本身能力的稀缺性将被稀释,基于Sagemaker提供销售预测、垂直行业数据分析、客服质量评估这样的公司将越来越出现和越来越有价值。

即做一个AI-Driven应用的门槛将越来越低,懂行业的人开始更容易结合AI创业,未来几年有可能会开始看到AI SaaS的繁荣。接下来加大对该方向的关注和投入。

对创业者的建议

1.如果选择做长线,一定要选云计算

在云计算和私有软件之间,如果选择做长线,一定要选云计算。

云计算的加速才刚刚开始,不能因为现在很多私有云,就否定了云计算未来的空间。

2.产品需要更务实落地

以上文提到的IoT为例,亚马逊去年推了很多各种各样的IoT,今年他们再提IoT都是讲NFL橄榄球。

NFL通过在运动员和橄榄球上装传感器,一周收集的数据,比NFL成立到现在收集的所有数据都多。怎么处理这些数据?

产品给对方带来的价值是在场景上体现的。只有收集到了这么多数据,和NFL一起去合作,才能有更多的产出。

总的来说,就是产品要更加的务实落地。

3.ToB公司需要时间

AWS从2002年开始做,到2018年取得了200多亿美元收入2000亿美元市值的价值。它成为行业最领先的公司花了16年。

国内一家ToB创业公司,从零做到数亿人民币收入,至少应该要6-8年。对于任何一个云计算公司,一定要把10-15年作为长期的标准和目标。当然,相信随着社会对效率要求越来越高,增速会越来越快。

选择了进入云计算行业,就是选择了一趟很远的长跑。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上云,这趟长跑才刚刚开始。

(原标题:全球视角下,云计算的趋势发展共性都有哪些?)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