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制造全过程和供应链全环节开展工厂的业务解耦,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部署智能制造装备、工业软件和智能系统,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式进行业务重构,形成标准化、可推广的智能制造典型场景,进而集成贯通构成智能工厂。
智能制造典型场景是智能工厂建设的基础,是推进智能制造的基本业务单元。“十四五”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部门不断深化场景化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路径探索,持续迭代发布《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以下简称《参考指引》),总结形成了高价值、标准化、可推广的典型场景。
智能制造是新时代新征程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性、引领性任务。当前我国智能制造发展从“理念普及、试点示范”迈入“深化应用、全面推广”的新阶段,为切实发挥标准对推动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在前三版基础上,新版《指南》优化了标准体系框架和标准布局,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应用,新增了工业软件、智能装备、制造模式等标准方向,以及轻工、化工等细分行业标准体系建设内容。
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科技加速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工业领域正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这一举措,是我国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提升工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路径。
为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制造业领域能耗强度下降,促进制造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省发展改革委等七单位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制造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
进入仓库4.0,物联网(IoT)将把这些存储丛林变成超高效、边缘感知的物流大师。这就像给你的仓库一个大脑——一个永远不会忘记,永远不会把东西放错地方,也不会被猫视频分散注意力的大脑。
智能工厂是智能制造的主要载体,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主战场。
作为一个关注机器人应用的创作者,如果问我人形机器人会在哪个领域先落地,我的选择是工业领域。对于更具想象空间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我仍然认为它会在工业领域先铺开应用。
工业软件在长期的工业实践中应运而生,是工业知识与软件技术交叉融合的产物,是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工业软件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要提升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打造健康的产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通过数字技术即可实现高仿真的3D数字样衣建模,由AI自动完成服装款式设计、面料设计、花纹设计等操作,研发周期缩短80%以上……当下,贴着“传统”标签的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革新。而AI,正是推动跃迁的重要力量。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制造业发展,网博会重磅推出了全新的“区域频道”,旨在满足特定地区制造业者的特定需求,同时促进区域间的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