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我国智慧城市遍地开花。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外,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总体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在发展过程中仍有四大痛点亟待解决。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也随之应运而生。
一、智慧城市演变进程
(一)演进过程
从“数字城市”到现如今遍地开花的“智慧城市”,再到为实现国家与城市的协调发展的“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城市通过逐步演化、经过技术迭代最终衍生出来。
不难看出,在我国城镇化加速发展、“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的时期,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二)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状况
自2010年智慧城市的概念进入我国之后,便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在其推进过程中,信息化技术逐渐完善和发展,其各阶段也在不断探索和前进,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智慧城市遍地开花 四大痛点亟待解决
(三)数字城市、智慧城市、新型智慧城市三者区别与联系
数字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城市的数字化形态。而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是数字城市不断深化发展和持续提升的一个新阶段。
二、智慧城市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1、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中国95%的副省级城市、83%的地级城市,总计超过500个城市,在政府工作计划中提出建设智慧城市。我国今年内建成和在建智慧城市数量将有望超过500个。
2、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
除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外,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均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3、智慧城市建设独具中国式特色
区别于国外理念化的智慧城市,中国式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偏重建设为主的。如像智能化的设备、智能化的各种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开放性的平台、集成服务等等。
(二)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1、城镇化率不断提高,智慧城市建设成为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截止到2016年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现阶段,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平均水平约80%),明显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城镇化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使得城市运行更加高效。
2、AI、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不断发展
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与技术进步的结合,技术的持续进步将有助于城市各项活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对于智慧城市解决方案质量的提升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在整合智慧城市平台建设中,通过大数据发掘等方式实现智慧城市体验提升,将是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3、向“政务+产业+民生”模式转变
早期的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建设普遍存在设计分散、各自运营的特点,且主要侧重于满足政务管理需求,很难成为协同高效的整体。智慧城市建设与民生、政务、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三者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三、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在智慧城市不断发展推进的过程中,智慧城市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对智慧城市内涵、发展路径等认识不统一
人们仍对智慧城市存在片面认识。如城市信息化或数字城市等同于智慧城市的全部,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就是建设数据中心、宽带网等。缺乏对智慧城市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的考虑。
(二)信息孤岛广泛存在,互联互通的难度大
目前在通信方面存在数据不统一、标准化程度不高、互联互通程度不足等众多问题。如互联互通程度低,导致各系统之间无法及时关联联动,无法快速、高效地发挥预警和防范的作用,从而加大了智慧城市运维成本。
(三)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数据中心建设和开发利用,而我国信息安全保障尚不成熟、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不足;安全经验的匮乏和安全系统的漏洞,也将增加智慧城市运行和管理的脆弱性,甚至对国家信息安全构成威胁。
(四)缺乏信息服务
虽然互联网企业推出了众多的服务平台,但政府引导不多;尽管政府强调要因地制宜建设智慧城市,但在实践中,跟风、随大流问题广泛存在,除展示馆外还没有更多的用途,缺乏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相关服务。
总结
总体而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之路任重而道远。智慧城市建设涉及领域广泛。如何促进智慧城市发展,有效解决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也成为了众多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原标题:智慧城市遍地开花 四大痛点亟待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