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在甲壳素领域,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关系不是特别紧密。我们关于甲壳素的论文发表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在成果转化方面还处于中等偏下,急需加强合作转化。”中国首位国际安塞姆·佩恩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张俐娜20日在青岛参加“中国第四届国际及海峡两岸甲壳素研讨会暨第八届甲壳素科学技术会议”时作如上表述。
据悉,中国是全球主要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生产大国和出口国,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在医用材料(抗癌药物、药物载体)、农业(新型农药、功能肥料)、生物纤维材料领域、保健食品及美容化妆品、化学中间体等各方面均有突出表现,发展前景广阔。但甲壳素及其衍生物行业的绿色制造生产问题一直是困扰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
对此,张俐娜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甲壳素是一种非常‘迷人’的大分子,具有生物活性、生物相容性、安全性等;但它又是个‘顽固’的大分子,很难溶解。最近武汉大学在这方面有了重要突破,可以利用绿色低温技术将其转化为新材料。这些新材料具有非常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甚至具有光电性和导电性,已经证明在生物医用材料、水处理、光电储能材料和包装材料等很多方面具有优势。”
张俐娜表示,充分利用海洋产品加工废弃物经过绿色转化变成新材料对促进中国生态建设、绿色经济发展均具有很大意义,“我们要加深加大基础研究,把这块工业做的更快更好更扎实,与企业更好的结合,从而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为全球顶尖的产品。”
据悉,“中国第四届国际及海峡两岸甲壳素研讨会暨第八届甲壳素科学技术会议”20日在青岛开幕,为期三天,吸引了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俄国等国内外的科学大咖、行业翘楚齐聚青岛,探讨“甲壳素科技与产业”发展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