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 > 物联网 > 正文 高通CEO:看好服务器和云计算市场前景

通信世界全媒体
通信世界全媒体
自1985年成立以来,高通一直聚焦在无线领域,并投入了累计440亿美元的巨大的研发资金,帮助高通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无线技术和产品公司。但正如娱乐界流行的“人红是非多”一样,“红”了的高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某些质疑。日前,高通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接受了媒体采访,就专利许可、芯片平台战略、ARM服务器等多个领域进行解读,还原一个真实的高通。

编者按:自1985年成立以来,高通一直聚焦在无线领域,并投入了累计440亿美元的巨大的研发资金,帮助高通成长为全球知名的无线技术和产品公司。但正如娱乐界流行的“人红是非多”一样,“红”了的高通,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某些质疑。日前,高通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接受了媒体采访,就专利许可、芯片平台战略、ARM服务器等多个领域进行解读,还原一个真实的高通。

提及高通,相信业内并不陌生,首先想到的是其手机芯片和独具的专利授权商业模式。但从诸多的报道中,我们仍然看到业内其实并不真正了解高通,甚至对于高通的认识存在相当的误区。借助日前举办的2017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我们通信世界全媒体有幸独家采访了高通全球总裁德里克•阿博利(Derek Aberle),并就业内关注的对于高通,例如专利授权模式、进军PC和服务器市场等业内敏感且又极易产生误区的话题,进行了碰撞和对话。

误区一、专利授权模式是否具备公平性和合理性?

通信世界全媒体:看到您的背景介绍,知道您之前是负责知识产权的专家。目前从全球来讲,高通专利授权的商业模式在产业中受到了一些质疑,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德里克•阿博利:在这方面我们的确碰到了一些挑战,如果我们简单回顾下整个事情的历史和现状,其实目前也就是少数几个国家或地区的两三家公司在主导着这种质疑,核心还是在于它们对使用我们的知识产权愿意支付什么样的价格的商业问题。在谈判过程中,有些公司希望把监管机构拉进来作为自己谈判的筹码。

以韩国为例,韩国的监管机构此前做出高通垄断的裁决。如果我们仔细看一下这个裁决的整个过程,实际上这和韩美贸易协定的规定是完全相背离的,韩国监管机构做裁决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少数公司的商业利益。这样的裁决在很多方面都是错误的。现在高通已经向韩国法院提出了上诉,希望通过法院让专利授权纠纷进入司法程序。一旦进入法院受理程序之后,与监管机构相比,法院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无疑更具说服力,所以我们更看好后者的裁决。

另外,就是之前苹果诉高通滥用专利授权,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针对此事做出的批评性的意见(不是裁决)。而这个批评性的意见是在美国政府换届前几天做出的,新政府到任以后,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原来的主席就离任了。新的主席就任之后专门给出了一份书面意见,对之前的意见提出了批评,认为这个意见在法律性、客观性、经济性上均缺乏说服力和事实依据。所以,随着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高层的换届,我们认为原来的批评性意见也会出现变化。

通信世界全媒体:有一些厂商,比如说终端厂商,在与高通合作的时候抱怨高通以一种打包的专利许可形式收取许可费用,但其中有某些专利是比较过时的,或者是他们认为不需要的。假设包中有100个专利,但被授权厂商只需要60~70个,其中有30个专利是不需要的,对这个现象您是如何看待的?

德里克•阿博利:我们以中国为例,之前经过中国国家发改委对我们进行的调查,我们最终达成了整改方案。在整改方案中,高通在知识产权许可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承诺。其中一个承诺就是,只向用户收取标准必要专利的费用,而这些标准必要专利实际上是不能再进行拆分的,否则无法有效在相关产品中实现相关功能。而对于专利组合可以拆分的非标准必要专利,我们是与厂商单独谈判进行许可,关键还是看厂商自己的需要。

其实在现实中,有一些被许可方在和高通谈判的时候,是希望获得高通整个专利组合,这样将来在他们开发自己的产品时,就具备了充分的自由度和灵活性。选择高通所拥有的任何一项技术和专利,而不需要在将来又用到一个新增的高通专利时,又要重新与高通谈判获得授权。所以像打包方式提供专利的做法,正是在被许可方的需求和推动下才实现的。

实际上,在我们和中国国家发改委达成整改方案之后,和一些中国公司谈论新的许可协议的时候,有一些公司甚至感谢我们把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降低了。所以,从被许可方的角度,他们还是希望能够获得最大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便他们在产品开发的时候,不需要再担心来自高通和其他厂商的专利主张。

至于我们的专利组合中有某些专利过期的说法,事实是这样的:当一个被许可方持有一个专利组合的时候,客观上经过一段时间会存在专利过期的情况。但高通每年把整个营收的20%投入到新技术的研发中,使得我们增加到专利组合中的新专利数量远远超过当年过期的专利数量,基于此,被许可方持有的获得高通许可的专利数量是在不断地增加而不是减少。

从更高的视角看,实际上高通的专利授权商业模式是最有利于竞争的。高通投入了巨额的资金来进行研发,这些研发的成果对整个通信行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的重要意义。实际上,在整个移动通信行业发展的过程中,高通一直充当着关键技术研发和创新的引擎,而且通过标准化让整个行业中的每一个参与者都能用到研发和创新的成果。当然,反过来我们也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授权的形式得到回报,毕竟高通在技术的研发上进行了大量投入,并且把技术贡献和分享给产业。

我们注意到中国政府一直在大力地推动“双创”,而要想有效地推动“双创”,一定要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否则,人们就不愿意去投资研发,因为知识产权的投资也希望得到回报,但现实中的挑战是有少数一些公司获得和使用了别人发明的技术,但却不愿意为之付出相应的费用。

另外,我特别要强调一点,高通从来没有向芯片市场的竞争对手收取过任何专利授权费。恰恰相反,我们在芯片市场的竞争对手,使用和得益于我们的技术,在市场上跟我们开展竞争,进而让市场和用户的选择更加自由和多样化,这再次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高通专利授权商业模式鼓励和促进了公平竞争,有利于市场和用户的公平性、合理性。

通信世界全媒体:专利授权费会针对不同的厂商有所区分和差别吗?

德里克•阿博利:高通的每一个专利许可协议都是和被许可方之间单独谈判达成的,根据特定的要求和考虑,比如说是不是有交叉许可,或者是否同时获得对于其他专利的使用权等。总而言之,我们的技术在市场上的价值已经确立,所以我们签署的许可协议也要能反映我们发明的技术的公允价值。实际上,很多许可协议是非常相似的。例如在中国,高通是根据和国家发改委达成的整改方案,并严格按照整改方案的规定与中国企业签订的专利授权许可协议。

误区二、高通进军PC和服务器市场没有机会?

通信世界全媒体:业内认为PC目前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但前段时间高通跟微软宣布战略合作进入PC市场。高通为什么跟微软合作进入到一个被业内认为是夕阳产业的市场中来?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机会在哪里?同理,进军服务器市场又如何?

德里克•阿博利: 首先说进军PC市场。我们用现有的一些高端芯片产品就能很好地支持Window 10系统的PC,不需要新增额外的投资就能开辟全新的细分市场,而由于这个细分市场对高通来说是一个空白,所以具有全新的上行空间和潜力。

从微软的角度,我们看到大概四五年前,其希望推出基于ARM架构的Windows RT这样的产品,但是他们发现其在支持传统Windows软件应用方面的效果不佳。现在,他们采取的解决方案是推出了Emulator模拟器,使得基于ARM架构的Windows10 PC产品也能直接支持、运行传统Windows软件的应用,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合作有非常大的成功几率。

从产业及合作伙伴的角度,某些地区,例如中国台湾的PC产业和合作伙伴对高通进入PC市场的前景感到非常振奋。因为高通骁龙芯片平台具有显著的低功耗、高性能且兼具蜂窝网络连接的功能,届时PC将会变得更小、更轻、更薄,移动性更强,同样可以支持高性能需求的企业级软件和功能。

至于服务器市场,微软此前刚刚又发布了一个与高通合作的计划,即微软在其Azure云服务器上使用高通的芯片,基于高通芯片的Windows服务器预计在年底发布。其实,在过去几年,高通一直在开发用于数据中心市场的服务器芯片,而且我们在中国的贵州省已经设立了一家合资企业——贵州华芯通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和销售用于中国市场的先进服务器芯片。由此看,在过去尽管高通并不处于PC和服务器这两个细分市场的核心位置,但通过不懈的努力,高通在这两个市场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通信世界全媒体:PC和服务器一直以来是英特尔的优势,除了与微软的合作,大的OEM厂商,比如惠普、联想、戴尔,有没有意向未来采用高通的芯片来做PC和服务器?高通在上述两个市场的策略是什么?

德里克•阿博利:先说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市场,高通采用的是和英特尔不同的模式,我们的第一款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是与几个主要的云服务和云计算供应商进行合作。因为我们知道这几家云计算供应商的服务器及软件是自己来架构和开发的,能够绕开以X86为基础的整个生态系统带来的高门槛。另外,我们看到云计算市场增长很快,很多企业级的服务和功能也正在通过云来实现。所以我们首先选择和云计算的供应商合作,不过,将来针对其他的一些企业级的应用,我们也会寻求同惠普、戴尔等传统服务器厂商合作,而这将是我们服务器芯片发展计划的第二阶段,整个产业有很强烈的意愿希望能够去引入更多的竞争来驱动创新。

再看PC。我们认为这次微软和上一次发布的Windows RT相比,其成功的决心更大。从微软的角度,他们迫切地希望找到另外一家芯片企业来帮助他们持续推动PC领域的创新。而在软件层面,通过新的Emulator模拟器的技术,我们已经能够让过去在X86架构上的PC应用成功地在ARM之上运行,剩下的惟一问题就是性能和体验是否一致。为此,我们对Emulator模拟器做了很多优化。不久前微软在香港举行的展示会上,我们看到了Windows系统应用在ARM架构上性能和体验表现良好。所以,我相信,这次的合作和Windows RT的体验会完全不一样。

误区三、高通只是一家芯片公司吗?

通信世界全媒体:近日,高通宣布将自己在业内知名的骁龙芯片更名为骁龙平台,原因何在?

德里克•阿博利:外界看到高通在芯片业务方面做得非常成功,就认为高通所有的技术和创新都是围绕着芯片和在芯片中实现的,这样的看法绝对是一种误解,而此次更名也是消除外界对于高通认识误区的一个步骤。

以当下热门的5G为例,高通是业界为数不多的全方位参与类似于3GPP 5G标准制定的企业,在3GPP 5G新空口标准化的进程中,我们广泛参与到所有的工作之中。未来开发的是整个系统级的解决方案,即把我们的创新和技术嵌入到网络设备、终端设备,以及在网络和终端设备中的各个环节中,这其中有芯片级的,也有进入到终端设备中其他组件中的。所以,高通的贡献和创新是涵盖了整个通信产业端到端的创新,而不仅限于芯片层面,要比芯片宽泛得多。

如果我们看一下高通的专利组合,标准必要专利中只有大约10%的专利跟芯片有关,所以我们的技术创新范围比芯片要广泛得多。需要强调的是,刚才提及的专利组合的10%,指的是在高通关于标准实施的蜂窝通信标准必要专利中,只有10%与芯片有关,绝对不代表高通整个的专利组合,因为高通在很多其它领域也拥有非常多的专利和创新。例如我们在终端设备的显卡、摄像头、安全认证、机器学习,无线充电等诸多方面均拥有大量的发明和创新,我们也把这些创新技术通过专利授权许可的方式,让客户能够在他们的终端设备中进行各类创新,实现更多的创新功能。

具体到一款终端产品,无论是在硬件和软件上、无论是CPU、GPU还是Modem芯片,我们都是以系统的方式来确保和实现技术和创新的价值。例如同样一个芯片在手机中用得非常好,但如果把它放在平板电脑中,由于缺乏整个系统的支持,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好。所以业内判断高通创新和技术的价值,要通过不同终端设备的类型和不同的应用,而不仅限于芯片层面。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