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县县镇村级三级系统标准化建设

利用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自助服务一体机,将镇级56项、村级70项小微权利全部上网运行,同时升级推广富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可办,构建了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新机制。

方案摘要:

总体目标:完善服务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打造县域10分钟政务服务圈

设计理念:全县所有镇(街道)按照场所、设施、队伍、保障、事项、流程、管理、服务“八标准”进行建设;村(社区)按照场所、队伍、事项、程序、制度、行为“六标准”进行建设。

总体架构:利用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自助服务一体机,将镇级56项、村级70项小微权利全部上网运行,同时升级推广富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可办,构建了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新机制。

方案介绍:

完善服务体系,规范服务标准。打造县域10分钟政务服务圈富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于2019年3月26日挂牌成立,一年多来,我们一手抓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事权划转、人员划转、业务承接、流程优化,促进审批服务大提速;一手抓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体系、制定标准、梳理清单、延伸服务,实现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全覆盖。先后划转了12个部门的95项行政许可事项,划转、调入和聘用工作人员80余名,审批局已受理行政许可事项27978件,办结27835件,办结率99.5%,审批人员较划转前精简200人以上,办理时限总体压缩60%以上。特别是创新提出的“八个一”改革目标基本实现,即:企业开办“一日结”、不动产登记“一小时”、自助服务“一体化”、镇级事项“一章管”、工程项目“一链办”、行业许可“一次办”、个人事项“一证通”、智能AI“一秒批”。建成了16个镇(街道)便民服务站和281个村(社区)便民服务室,形成了以县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镇(街道)便民服务站为纽带、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为基础的县域“10分钟政务服务圈”,进一步缩短了群众办事的跑动频次和距离,实现身边事身边办。

一、突出县级大厅主体,推进“一门一窗一网一次”。严格对标国家标准委《政务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南》和《陕西省实体政务大厅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做优县级政务大厅,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一是聚焦集中集成,建好为民服务“第一窗口”。建成了5000㎡的县级政务大厅,推动县内所有面向企业和群众的审批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已进驻部门53个、事项629项,设置开放式窗口110个,窗口服务和后台审批人员256人,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大厅之外无审批”。对大厅629个事项进行梳理优化,编制规范化服务指南,将所有事项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以二维码形式向社会公布,实现了政务服务“六个一”(即一套体系、一个目录、一套指南、一窗受理、一套制度、一网通办)。

二是优化大厅布局,推行分类“一窗受理”。结合主题业务及其关联性,设立了不动产登记专厅、税务专厅、公安专厅、法律服务专厅、婚姻登记及卫计服务专厅、工程建设项目专厅、医保专厅和市场准入、社会事务审批专区,加大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全面推行“分类无差别受理”。三是突出网络数据集成,全力推进“一网通办”。按照“全省一张网”要求,对政务大厅进行智能化改造,对审批服务系统进行优化提升,构建了对接省市、覆盖全县、延伸镇村、部门协同、一网通办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37个单位的758项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商事登记电子化注册率达到98%以上,被省电视台一套今日点击报道。四是着眼群众办事体验,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和“办不成书面说明制”等制度,设立政务服务“好差评”晾晒榜,最大程度精简审批材料,361项审批服务事项在材料齐全、符合法定要求情况下实现“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大厅累计受理业务316934件,办结316392件,办结率99.8%,群众满意率达到97.8%。渭南市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现场会在富平召开。

三、强化试点引领,全面推广镇级“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是全面提升服务阵地。认真贯彻省市关于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于2017年底建成16个镇便民服务中心和281个村便民服务室,实现了服务阵地全覆盖。去年以来,又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研究出台了《加强县镇村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案》,召开现场会,全面推动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标准化规范化提升工作。截止目前,全县所有镇(街道)按照场所、设施、队伍、

保障、事项、流程、管理、服务“八标准”,已全面建成达标;70%的村(社区)按照场所、队伍、事项、程序、制度、行为“六标准”,基本完成建设。二是规范镇级服务标准。整合镇级所有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审批、证明及服务事项,梳理确定了56项镇级便民服务室进驻事项,要求各镇按照“10+X”设立红色代办、市场准入、农林扶贫、民政救济、卫生健康、医保社保、公安户籍、电力缴费、公共法律、土地流转10个固定窗口,另可根据各镇特色,设置劳务派遣、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便民服务窗口。窗口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不参与包村、脱贫等工作,确保服务质量。三是推广“一枚印章管审批”。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固化,全面推广到贤镇“一枚印章管审批”经验,给各镇设立行政服务中心,明确编制机构,刻制审批服务专用章,废止封存原“七站八所”审批印章,实现“一站式”服务,“一章式”管理。

四、规范村级便民服务,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一是厘清权力边界,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出台《深化农村小微权力清单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村级办事权限和群众需求,从党建政务、三资管理、生产发展、就业创业、社会民生、乡风文明、生态宜居、平安法治等方面,梳理了8大类70项“小微权力”,在281个村(社区)全面推行。同时,修订简便易行、形象直观的操作流程图,做到事项名称、实施责任主体、权力行使依据、权力运行流程、权力运行过程“五个”公开公示,便于村干部“看图做事”、村民“照单监督”。二是干部代办帮办,助力“小微权力”便民。在各镇(街道)建立以第一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员骨干等为主体的代办队伍,重点村(社区)还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招聘1名懂电脑、善服务的大中专毕业生,开展帮办代办服务。推行村民事务干部代办制,明确代办事项,做到代办工作有安排文件、有工作网络、有制度公示、有代办明白卡、有事项登记册、有代办人员及职责等,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事。三是清单网上运行,开通“小微权力”平台。利用县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和自助服务一体机,将镇级56项、村级70项小微权力全部上网运行,同时升级推广富平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实现掌上可办,构建了网络化、标准化、信息化服务新机制。

THEEND

最新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