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聚大模型前言”,【作者】 Jackie。
比尔·盖茨加入了GeekWire的访谈节目,在节目中,他回顾了个人电脑(PC)技术的早期发展历程,并对如今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AI)技术进行了对比。他表示,个人电脑和人工智能有着某种相似的革命本质,也展现出了许多鲜明的差异。
一个革命的起点和小团体的梦想
盖茨回忆称,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个人电脑革命,始于一个非常小众的技术圈子。当时,参与这一领域的人寥寥无几,他们在西海岸的计算机博览会和一些不起眼的小型公司活动上相聚。“我们是少数的技术狂热者,很多人根本无法预料计算机可以成为日常工具,”盖茨说道。他和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抱着大胆的梦想:“让每家每户,每张桌子上都拥有一台电脑。”
这个目标在那个时代听起来几乎是天方夜谭。当时,计算机市场仍被昂贵的主机和小型计算机掌控,绝大多数人甚至不知道“个人计算机”是什么。“就连IBM最初的一些电脑项目,也只是象征性地交给了一些失败的团队去处理。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它的潜力,”盖茨说。计算机从昂贵到廉价再到几乎免费的过程,让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和电子邮件等新应用场景得以实现,而这些工具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沟通方式。
然而,PC产业花了许多年时间才能出现在《时代周刊》和《商业周刊》的封面上,当登上封面的时刻,盖茨和他的同行们感到无比震撼,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外界的目光开始聚焦到他们的领域。
AI革命更迅猛、规模更庞大
将目光转向现在的人工智能革命,盖茨则认为,这场变革的速度和规模远远超越了当年的个人计算机革命。他坦言,AI的崛起完全没有“小圈子探索”的阶段,它自一开始便以惊人的能量席卷了行业。目前,AI每周都是商业杂志上的热点话题,各领域都有大量投资涌入,规模达到数千亿美元,无数企业闻风而动。
但盖茨指出,早期的PC革命解放了计算能力,让计算从昂贵变得廉价甚至“免费”,从而为人们带来了无数新工具。如今的AI走得更远,它使“智慧”成为一种触手可及的资源。通过语言模型、图像识别和数据处理,AI让计算机不仅能够进行工作,还能“理解”和“创造”。
盖茨回忆了他第一次目睹变革性技术展示的时刻。曾经,他在扎克斯帕克(Xerox Parc)见证了Alto计算机的图形用户界面(GUI),这一技术最终确立了微软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专注于软件的产业方向。当他在家中首次体验了GPT-4模型的能力展示时,他同样感受到一种“历史性”的科技冲击。
“它的能力令人难以置信,”盖茨表示,“AI能够读、写、存储知识,完全重新定义了人类如何与技术协作。”他将这类技术进步形容为“设置行业议程的关键时刻”,这些新型AI能力将像当年的个人电脑软件一样,成为未来几十年整个技术行业关注的焦点。
从梦想工具到智慧伙伴
盖茨承认,他和很多同时代的技术人员对于AI的进展曾有过误判。几十年前,他们乐观地以为,语音识别、视觉分析等AI任务即将被解决,只需几百万行代码即可达成。然而直到神经网络、注意力机制和大规模语言模型等技术的成熟,AI才跨越了一个真正的门槛。
他强调,PC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工具,它是为提升人类生产力而打造的。而AI则在某种程度上更具一个“伙伴”的特质,这让它蕴藏了更为深远的变革潜力。PC和AI的历史性意义在于,它们不只是全新的技术,更是一场改变观点、重塑社会运作方式的变革。这些技术工具让人类重新思考我们如何创造、如何连接、如何共享智慧,而这改变,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VykZ_FM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