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成果典型案例集
【产品篇】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成果案例名称: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助力行业数字化发展
成果案例介绍: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我们在通信网络、IT、智能终端和云服务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有竞争力、安全可信赖的产品、解决方案与服务,与生态伙伴开放合作,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释放个人潜能,丰富家庭生活,激发组织创新。华为坚持围绕客户需求持续创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厚积薄发,推动世界进步。作为全场景智慧生活领导者,其产品全面覆盖手机、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宽带终端、家庭终端和消费者云等。基于华为三十多年通讯行业的深厚沉淀,凭借自身的全球化网络优势、全球化运营能力和全球化合作伙伴,华为终端业务致力于将最新的科技带给消费者,让世界各地更多的人享受到技术进步的喜悦,以行践言,实现梦想。
“华为擎云”作为华为旗下全场景商用终端品牌,致力于通过对业务的深入理解,提供贴合用户场景的商用终端及解决方案,是每一个企业数字化转型理想的路上的可靠伙伴。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搭载安全可靠等级“II级”处理器,于2024年4月正式亮相,整合了国内全栈生态厂商联合研发,从硬件、OS、软件到外设高度兼容适配,满足全场景企业办公需求,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终端产品之一。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围绕客户使用场景持续优化使用体验,搭载领先的低功耗DDR5四通道技术,以更大带宽、更高速率,提升大型软件、大文件等的执行效率。通过“超线程调度算法”将核心算力智能分配给重要应用,让软硬件配合更紧密、高效,同时应用更流畅。其GPU显示性能加速,充分调用GPU能力,让应用运行更流畅。另外,其自研的指令编译优化,将一系列微指令组合起来作为一个“指令块”,并将块内所有微指令的整体输入/输出提取出来,使能更高层的粒度上获取并行度,指令执行性能提升100%,让应用启用速度提升15%、文件处理速度提升20%1,获得大幅性能提升。让办公高频使用的文件传输、文件压缩、网页浏览、大文件文件运行等方面有着卓越表现,让重度办公场景多任务场景下表现更从容。
1.测试对比上一代产品,测试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基于华为创新平
台,整机国产器件化率高达98.2%,支撑未来国家电子产业的发展,助力安全办公场景创新落地。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电脑,内置双天线宽频Wi-Fi6网卡,无线峰值速率高达2.4Gbps2,搭配华为Metaline高效率天线,打造覆盖更广、延时更低的高质量网络,成就更快的响应速度,方便快速投身工作任务,通过“Wi-Fi无线性能五星等级”验证3,助力高效办公。
在安全方面,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作为通过国家“微型计算机信息安全增强级”认证的微型计算机4,可实现数据安全、隐私保护、设备完整性、可信运行环境、物理安全、系统加固,六大维度安全可信认证。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基于华为成熟的质量体系,系列产品通过MTBF 100万小时、可靠性认证、13项严苛标准测试等,并通过华为实验室核心场景稳定性测试,零故障一次性通过,保障产品在商用严苛使用场景下无蓝屏、不死机、零故障,保障客户正常生产,满意度保持领先。除此之外,还有60+专业可靠
2.数据来源于华为实验室。
3.产品经过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检测中心检测,并由维天认证中心授予终端产品Wi-Fi无线性能五星等级认证,证书号:VCS240250239R0。
4.产品经过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北京尊冠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检测报告号:No.A20240364-XA。
性扩展测试,覆盖防尘、防泼溅、耐高低温等场景,保障自主创新台式机适应绝大多数极端环境。主机经过精良的喷涂工艺,实现高耐磨性;通过中国计算机噪音等级一级等15项行业加值认证;每项器件单体均经过全面物理可靠性评估测试;电源AC-in和网口的浪涌包装均高于国标和行业标准;经过抗雷击浪涌测试、外部接口低压浪涌EOS测试;传导抗扰度/辐射抗扰度符合国标和行业标准。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作为通过《军用装备实验室环境测试方法》验证的自主创新终端,包含低温试验、冲击试验、振动和冲击试验、盐雾试验等严苛测试,保障装备能在极端条件下保持性能和可靠性,轻松面对各类工作环境。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台式机,支持自主创新操作系统,全面适配自主创新常用外设、流式软件、版式软件、浏览器、邮件客户端、解压软件等常用软件。同时,通过武汉“华为自主创新生态创新实验室”,依靠专业测试团队进行生态适配,与操作系统、软硬件厂家深度联合优化,提升兼容性与稳定性,提供给用户更佳体验。
同时,华为擎云坚持原生生态优先,研发生态前向兼容平台,通过三层防护网最大化保障新OS版本“无感导入”和用户体验。华为擎云W585x与国产OS深度融合,打造W585x预装KOS激活版产品,经过华为多轮次高验收标准,帮助客户开箱即用,实现原厂整机与官方验证OS稳定运行,保障客户的办公效率;华为擎云W585x行业版携手统信软件首发UOS教育版预装整机,打造开机即享、使用无忧的便捷服务和教育特色套件,为教育客户提供5大安全策略的便捷运维和绿色安全上网学习环境。
基于华为软硬件生态和服务体系,华为擎云为客户提供全栈生态方案,提供“擎云加速引擎”,助力原生应用适配;提供“擎云生态引擎”,通过ExaGear二进制转码、云应用等生态方案,解决行业专属应用迁移,让客户开箱即用,保障业务延续性;同时,提供“擎云助手”,满足国标,助力企业设备安全运维。
目前,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终端台式机已在政务、教育、金融、能源、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基于完善的服务体系,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完整的服务,为客户的高效办公保驾护航。同时,为了更好服务全国的政企客户,华为擎云持续增强服务网点覆盖和运维工程师培养,华为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联合开发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运维工程师系列课程,帮助提升广大客户、服务伙伴提升自主创新技术理解力、产品使用和运维知识。目前累计认证3000多名“华为擎云运维工程师”,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客户体验提供有力保障,为人才就业提供新的赛道。
申报领域的优势、特点、用户反馈: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终端台式机,于2024年4月正式亮相,整合国内全栈生态厂商联合研发,从硬件、OS、软件到外设高度兼容适配,满足全场景企业办公需求,是目前国内同类产品中最具竞争力的自主创新终端产品之一。
秉承持续创新的研发和设计理念,在根技术持续投入,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终端台式机具有集成度高、高智慧化、高能效比、高稳定性等优点,自主可控、性能领先。面向政企领域,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和用户体验的产品、解决方案。
面对客户需求场景的多元化,华为擎云与合作伙伴深度合作,基于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终端台式机,根据场景需求,打造多个行业解决方案,如计算机教室解决方案,打造全栈自主创新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考评管”多维一体;金融柜面解决方案,以高扩展性+原生适配,全面助力柜面工作效率提升;安全终端解决方案,实现随时随地、安全合规地访问政务应用,满足政务移动办公和外出办案的需求……
华为擎云W515x/W585x系列自主创新终端台式机已在政务、教育、金融、能源、电力、交通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基于完善的服务体系,以高质量的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端到端完整的服务,为客户的高效办公保驾护航。
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案例名称:
基于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助力郑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展实践
成果案例介绍:
一、案例摘要
基于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是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破解数据要素化的确权、定价、市场和安全四方面难题,支撑构建国家数据安全治理和数据要素化体系,研究开发建设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系统,统筹数据“安全—要素—产业”三方面发展关系,从加强国家对数据安全管控能力,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加快培育壮大数据产业三个方面推动基于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据的基础资源和创新引擎作用,助力全领域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
随着中国电子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的推广,与郑州市共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以1套总体设计、1家合资公司、1个创新中心、N个具体项目的“1+1+1+N”模式为总抓手,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以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为引领,以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赋能实体经济为主线,以加强数据要素产业生态建设为目标,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构建产业生态,打造“中国数仓”,构筑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新优势。
二、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印发实施“数据二十条”,确立数据基础制度框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数据要素×”行动,旨在发挥数据要素乘数效应,促进数据要素在相关行业和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形成数据要素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态势。当前,我国正处于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的关键时期,数据安全、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和收益分配等数据要素化工程关键难题亟须有效破解,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数据要素化工程路径,推动地方和行业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是突破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发展瓶颈、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必然和亟须选择。
中电数据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数据产业集团”)作为国内首家由央企全资设立的数据产业集团,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数据应用板块业务布局的主要载体,依托数字平台与数据平台,打造高新技术产品型、运维运营服务型企业。数据产业集团是首批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启航企业培育工程的创新型国有企业,是中央企业加快数据要素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公司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承担国务院国资委发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和国家基础设施试点建设工程,致力打造大规模多模态优质数据集及基于数据要素互联网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参与智能化算力底座工程建设工作。
2020年,中国电子联合清华大学等近百名专家进行了跨学科研究,率先在数据要素的理论、制度、市场、技术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取得实质性突破,在国内首次提出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一体化治理理念与解决方案,牵头完成中国电子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顶层设计,获得中央部委、行业专家、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2022年8月以来,中国电子与郑州市开展战略合作,锚定打造全国重要的“数仓”“数纽”“数港”建设目标和战略定位,按照制度、技术、市场“三位一体”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路径,共同推动郑州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工作。数据产业集团与郑州市紧密合作,依托中国电子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创新理论和经验,以先行示范标准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围绕数据治理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同时在数据治理模型理念、关键技术、制度体系、数据要素化等方面深入探索,共同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一体建设、同步发展,合力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郑州样板”。助力郑州打造全国数据交易改革创新策源地、数据要素配置重要枢纽节点和数字产业发展新高地,是推动郑州数据产业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标志着郑州在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数据产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实施目标
(一)探索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路径的顶层设计
重点聚焦数据确权、计量、定价、流通、交易、安全等难题,探索建立“1+24+10”的一整套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和标准体系,以统领性制度文件,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要素治理和体制机制创新等五大领域制度文件以及数据要素相关技术标准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保驾护航。
(二)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基础支撑
探索形成新型算力体系、数据金库、数据交易中心等基础支撑,推动数据要素的跨行业、跨企业、跨产业流通,推进数据资产在保险、信贷、信托、入股、证券方面的资本化运用。
(三)创造数据要素更为丰富的应用场景
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围绕数字与产业融合,在农业、工业、金融、教育、医疗、交通、能源等重点领域30个应用场景,培育壮大10条数字经济产业链,通过跨界融合打造创新解决方案,为各行各业数字赋能、数实融合创造广阔空间。
(四)积极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
聚焦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安全链建设,推动数据确权、定价、交易、安全等方面的协同创新攻关,加快推动以数据为支撑的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培育青年数字工程师等人才队伍,把安全贯穿数据要素价值创造和实现全过程。
四、建设内容
本成果案例以中国电子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新型基础设施为重要支撑,以郑州数据要素配置改革总体思路为指导,聚焦于投资建设数据要素基础设施,推进数据安全可信流通,培育数据要素产业生态。通过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以及高价值社会数据资源汇聚,为千行百业提供安全、高效、可靠的数据要素全产业链服务,打造立足郑州、辐射中原、面向全国的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地。
(一)构建数据要素基础制度
郑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总体设计初步建立“1+5+24”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即《郑州市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计划(2023—2025年)》1个统领性制度文件,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数据要素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等5个领域和24项细分制度文件。印发《郑州市数据流通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郑州市关于推进数据产品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郑州市公共数据开放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文件,依托总体设计,郑州市将进一步形成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制度高地。
(二)揭牌运营郑州数据创新中心
在郑州市与中国电子战略合作大框架下,打造中国电子(郑州)数据创新中心。数据创新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其中数据要素平台企业投资约3亿元,引育的数据资源生态、数据元件生态及数据应用生态三类市场主体和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共计投资约7亿元。数据创新中心规划特色产业服务、基本产业服务、宣传展示空间、产业承载空间四类功能空间,为郑州市招引培育数据资源、数据元件和数据产品三类市场主体,产业智库、数据资产登记评估、数据合规咨询等第三方专业服务生态,以及数据金库运营商、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运营商等数据基础设施运营生态。
(三)组建央地合作国有产业培育平台公司
合资公司是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领军企业、是打造数据要素产业集聚的生态龙头、是培养数据要素新型人才的创新平台。同时,创新提出公共数据供给负面清单管理,初步梳理275项数据负面清单,清单外数据均予以供给。围绕金融信贷场景需求,2024年2月7日,根据《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公共数据供给管理暂行办法》,向授权运营主体提供户籍、婚姻、不动产等8类公共数据,实现河南首批公共数据供给。并成功开具了中部地区首张数据元件发票(80万元),完成首批数据供给。
(四)建设运营中国(郑州)数据金库
围绕“数据元件”理念,探索“原始数据不出域,数据可用不可见”安全交易范式,建成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中国(郑州)数据金库,提供数据归集、数据存储、数据治理、数据加工、合规审核、数据交易等全流程服务,打造郑州数据要素基础设施,2023年12月25日建成联网;2024年1月12日,中国(郑州)数据金库一期项目已接入郑州市电子政务外网,已接入数据1.2亿条,为数据规模化流通提供了坚实保障,支撑郑州引育数据要素生态。
五、实施效果
获国家、部委认可并颁发荣誉。先后为郑州市争取了“国家数据局基于数据元件的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助力郑州市获得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最佳范例城市”“优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奖”“国家数据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
打造郑州数据基础设施。以兼顾安全和效率为目标,实施中国(郑州)数据金库一期项目,为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提供数据存储、智能计算、资源管理、数据归集、数据清洗处理、数据元件开发、数据元件交易、数据安全审查、数据合规审查、标准检查、质量检查、定价评估、数据元件交付、数据要素化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监管体系等相关功能,构建中电郑州核心竞争力,打造郑州数据基础设施,支撑郑州引育数据要素生态,助力郑州打造全国“数仓、数纽、数港”。
归集数据规模及数据交互量达千亿条。在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领导下,中国电子与航天智慧、数字郑州组成联合工作组,对郑州市大数据管理局数据中心和城市大脑已归集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盘点。截至目前,郑州市累计归集数据1211.85亿条、数据交换量1442.16亿条。持续完善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建设“人、地、物、事、情、组织”六要素库,其中,人要素主题库5607万条数据,地要素主题库7851万条数据,事要素主题库2.9亿条数据,情要素主题库502万条数据,物要素主题库4056万条数据,组织要素主题库636.9万条数据。经分析郑州已归集本地公共数据有100TB,结合高价值高质量数据占比,计划存入数据金库的数据规模约70TB,依据市场分析,未来需要更多可用空间存储部委和省回流的外部公共数据、社会数据。
数据交易储备丰硕。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定位于解决数据确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等难题,是集软、硬件于一体的大规模、全流程、自动化的数据元件加工生产流通的控制流水线。目前已储备包括新注册企业识别、婚姻户籍核验、不动产核验、医保数据核验等多个数据交易的成熟场景。2023年11月27日开出河南首张数据元件发票,郑州市公共数据交易取得“零”的突破。数据要素加工交易中心自运行以来,当前已签约23笔数据元件交易合同,实现1.028亿元交易金额,累计调用数据元件3200万余次。
数据要素产业生态丰富。完成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启动大会,实现郑州首批公共数据元件采购案例落地,成功举办两届中国“数据要素×”生态大会,推动数据创新中心揭牌运营,完成数据金库建设,成立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联盟和数据要素专家委员会,数据元件联合研究中心在郑州揭牌。自2024年郑州市数据要素产业生态联盟成立以来,召集28家首批联盟成员,并组织生态联盟二批入盟评审工作,持续吸纳生态联盟成员。联盟先后成功组织中电数咖-郑州站、数据要素企业行和数据要素大讲堂等三类型产业活动近60场,参与企业约170家,参与人员约270人次,加速及促成近20项意向合作。
全面推进数据资产管理。开展数据资产管理研究,已构建起从数据资源盘点、数据资产评估、数据资产流通交易到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质押融资的全流程路径,服务对象已涵盖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法人等多类主体。在行政事业单位侧,提供数据资产管理专题培训,并积极配合市财政局争取财政部“数据资产卡片的管理规范和标准”试点城市。在企业法人侧,已实现国有企业(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市场类企业(河南省脱颖实业有限公司)等类型企业的数据资产入表服务。
申报领域的优势、特点、用户反馈:
本次申报成果案例,具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先行优势,是国内首次提出数据安全和数据要素一体化治理理念与解决方案,并已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广泛试点应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公司研究开发建设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数据安全与数据要素化工程系统,实现数据从资源端到应用端的泄露风险以及数据从应用端到资源端的滥用风险的双向风险隔离;打通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据资产链与价值链,培育形成数据资源、数据元件、数据产品三级数据要素市场。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充分激发数据要素潜能,加快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首创“数据元件”技术解决方案作为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6大技术路线之一,正式纳入国家试点。工程系列产品已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健康医疗、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等领域开展广泛应用,牵头聚集1000余家数据创新企业共同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路径,助力试点省市取得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等诸多实效,推动地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成果案例助力郑州市获得河南省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试点城市和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最佳范例城市”“优秀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模式奖”“国家数据局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等荣誉称号;助力郑州市累计归集数据1211.85亿条、数据交换量1442.16亿条;开出河南首张数据元件发票,郑州市公共数据交易取得“零”的突破;中国(郑州)数据金库一期项目已接入郑州市电子政务外网,已接入数据1.2亿条,为数据规模化流通提供了坚实保障,支撑郑州引育数据要素生态。
北京星移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成果案例名称:
星移联信芯片化低成本高效星载数字处理系统助力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商用部署
成果案例介绍:
一、案例摘要
北京星移联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内卫星互联网领域首家专注于卫星通信载荷系统设计和关键技术与产品研发的商业航天公司,研发中心位于北京,并在池州等地落地了智能化载荷批产工厂。公司以“天地互联,让世界更美好”为使命,致力于成为卫星通信载荷领域的世界级企业。
星移联信实质性参与了国内低轨卫星互联网项目建设,为用户提供多协议兼容的芯片化星载基站、自主知识产权算法的芯片化星载路由产品、低成本灵活资源调度的通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通用架构宇航级硬件及软件已完成了实验室及在轨验证,新一代芯片化通用架构基带、路由、算力一体化综合处理基站产品,将助力中国卫星互联网星座的快速低成本部署。星移联信在卫星通信载荷总体设计能力和以星载基带、路由等为核心单元的星载综合数字处理系统的研发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请发明专利、软件著作等知识成果数十项,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参与下一代全球通信标准的研讨、验证及制定,已经在多项关键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未来有望引领卫星通信标准的制定。
二、项目背景
全球低轨卫星互联网部署成为明确趋势,且步入以商业航天为重要参与方的快速发展模式,国内从2015年开放商业航天,到2020年将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政策、资金等持续支持产业发展,卫星通信作为航天与通信两大重要领域的学科交叉点,近些年受到国家持续关注,北京、上海、重庆等多个地区宣布明确支持低轨卫星星座发展的政策,2024年“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此背景下,北京星移联信顺应天地融和、万物智联的产业大趋势,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坚持聚焦低轨卫星通信载荷系统及星载基站、星载路由等核心产品的研发,打造多体制兼容的通用化低成本高效率星载综合数字处理产品,以满足低轨巨型星座建设对多功能、多任务、自主可控、软件定义等多维度需求,持续不断地为全球用户提供世界领先的通信载荷系统产品和解决方案。
2022年11月28日,星移联信与国际知名通信终端模拟器厂商合作,完成了国内首个3GPP标准体制框架下的星上处理模式5G卫星通信链路打通。2024年2月3日,星移联信发射了全球首颗3GPP 5G NR NTN星上处理模式试验卫星“星移01星”,部署了可重构、软件定义的标准体制协议软硬件在轨试验平台,助力以运营商为代表的多个合作伙伴完成相关技术验证,对手机直连低轨卫星技术的攻关与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三、核心技术
北京星移联信的核心能力包括星地融合通信系统的研发,低轨卫星通信载荷总体系统的研发,星载关键基站、路由产品的开发,并提供卫星通信端到端测试系统的搭建与开发服务,以及通信载荷端到端应用的解决方案。星移联信具备核心产品的宇航级软硬件研发能力,具备5G NTN/6G系统的协议栈开发及优化能力,搭建了以终端、基站、射频、天线、信道模拟器等组成的端到端测试环境,满足合作伙伴测试需求。在核心产品方面,星移联信提供的星载基站、星载路由产品相比较其它同类产品,具有轻量化、低功耗、资源池化、低成本和高可靠的优势,且已于国内首次完成了在轨验证,目前在国内核心卫星互联网项目中保持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星移联信基于强大的通信能力,提出了以通信赋能航天的愿景,通过在遥感、算力等其它卫星系统增加灵活高效通信能力,以实现即时遥感、天基算力、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转发信息、融合多模数据在轨高效智能处理、AI赋能等核心功能,同时,为用户提供终端应用的解决方案。
星移联信打造了“航天+通信”的技术团队,力求实现以航天技术解决地面通信未解决的问题,以地面通信增强卫星通信能力、降低部署航天成本,将航天产业及通信产业进行融合,实现了更商业化的产品研发及推广能力。
四、核心产品
北京星移联信当前的核心产品包括芯片化多协议兼容可重构的星载基带组件,以及芯片化高效算法的星载路由组件,以及对应的测试系统产品。
星载基站已完成四代产品研发,实质性参与到我国规划的低轨卫星通信星座项目,并为卫星和通信运营商及通信设备厂商完成了关键技术验证,第四代芯片化、一体化星载综合基站组件,实现了结构热控一体化、载荷平台一体化设计,形成了更高容量、更大速率,更低功耗及更低成本的优势,通过软件定义、资源池化、在轨重构等功能实现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助力国家巨型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产品可灵活适配4G、5G NTN、DVB等通信体制协议,并于2022年和2024年完成了国内首个实验室环境下的打通测试及全球首个在轨处理平台的部署验证,为行业发展提供宝贵的验证数据。
星载路由产品完成了两代产品的迭代,针对高动态巨型天基网络的空间承载网拓扑动态变化,缺少链路级和设备级弹性机制等挑战与特点,对传统的路由协议算法进行了大量的改良和优化,提出基于成熟路由协议改进的HVHR路由算法,确保空间承载网络的高可用性,同时实现链路级QoS保证和链路级负载均衡,保证星载基站的业务可以高效/高可靠/流量均衡转发到目的地。在硬件设计方面,星移联信的星载路由采用了单芯片方案,将路由交换与SoC控制面CPU集成于一体。这一设计不仅降低了系统功耗,还显著减小了整机的尺寸和重量。经过多次严格的压力测试,该产品的算法与架构优势得到了充分验证,完全能够满足巨型星座海量数据交换场景的应用需求。
五、项目成果
北京星移联信研发的以星载基带及星载路由组件为核心的低轨卫星互联网用关键星载数字处理系统,在研发验证及产品化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并实质性参与到国内的卫星互联网重大项目中,为运营商用户完成了通信体制协议开发及验证、网络技术测试、业务星部署等工作,并为运营商及合作伙伴提供了可靠的测试环境。在标准化方面,星移联信与中国星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运营商合作持续布局,参与国内5G卫星互联网标准制定,牵头完成存量手机直连卫星研究课题;作为发起方,星移联信与中国星网、中国移动、中兴通信等合作方推进HVHR算法的研究立项,并且推动终端产业协会在卫星设备入网认证方面的标准制定和联合测试。
至此星移联信芯片化低成本高效星载数字处理系统已成功助力天地一体化卫星网络商用部署,将持续推动卫星通信领域高效发展,加速天地互联进程。
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成果案例名称:
深圳地铁APP“智慧服务一条线”
成果案例介绍:
一、案例摘要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兴起,新技术变革为智慧出行体系建设开辟了新空间。深圳地铁集团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打造了面向市民提供互联网智慧出行服务的重要窗口——深圳地铁APP。围绕“智慧服务一条线”的建设理念,深圳地铁APP积极践行“科技深铁”战略,采用微服务系统和组件化的开发框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了八大标准化平台(统一开放平台、统一账户平台、统一运营管理平台、统一信息发布平台、统一咨询投诉平台、基础数据管理平台、会员积分管理平台、聚合支付平台),上线了区块链发票、车厢拥挤度实时查看、到站提醒等多项技术创新成果应用,打造了业务智能联动、资源高效配置的地铁出行服务平台,为乘客提供“智慧服务一条线”全链路服务,并基于“地铁生活圈”的丰富使用场景,完善地铁出行生态,实现了信息化与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深度融合。
二、实施背景
深圳地铁APP的建设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需求,包括企业内驱力需求、客户需求、技术需求。
(一)企业内驱力需求
1.原有基础服务难以支撑集团业务的多元化拓展需求。随着深圳地铁集团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逐渐扩大,涉及地铁运营、商业开发、物业管理等多个领域。原有的基础服务,如简单的地铁线路查询、站点信息等,已无法满足集团业务的发展需求。因此,深圳地铁需要开发一款功能更为全面、服务更为便捷的APP,以满足集团业务多元化的需求。
2.原有系统难以适配集团未来发展规划的复杂性与前瞻性需求。深圳地铁在不断扩展和优化地铁网络,以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求。然而,原有的地铁服务系统无法完全满足这些规划需求,如无法实时更新线路信息、无法提供精确的换乘建议等。因此,深圳地铁需要开发一款更为智能、灵活的APP,以支持其地铁网络的规划和优化工作。
3.加快线下服务向互联网服务转型的需要。在互联网时代,地铁服务也需要与互联网新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信息的互通和共享。然而,传统线下服务模式缺乏互联网的互通能力,可能导致乘客无法及时获取地铁线路、班次等信息,也无法享受在线购票、扫码进站等便捷服务。因此,深圳地铁需要打造具备互联网互通能力的APP,以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二)客户需求
1.出行便捷性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地铁出行的便捷性要求越来越高。乘客希望地铁APP能够提供实时、准确的地铁线路、班次和站点信息,以及便捷的购票和扫码进站服务。同时,乘客还希望APP能够提供个性化的出行建议,如最佳路线规划、换乘信息等,以提升出行的便捷性。
2.生活圈服务需求。除了基本的地铁出行服务外,乘客还希望地铁APP能够提供周边服务信息,如餐饮、娱乐、购物等,以满足其日常生活需求。此外,乘客还希望APP能够提供便民服务,如物业门禁、物业缴费、房屋报修、停车缴费、文体预约、周边生活服务等,以提升其生活便利性。这些需求促使深圳地铁APP在功能上不断扩展和优化,以满足乘客的多元化需求。
3.特殊人群关怀需求。需建设出行服务关怀版,解决老年人和障碍人群出行问题,该版本将通过对特殊人群常用功能的入口进行整合,并依据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适老化通用设计原则,设计出易于理解和操作的功能版面。此外,还需提供语音播报服务,以满足视觉受限用户的需求。用户可以通过深圳地铁APP内的一键切换功能,轻松进入关怀模式,享受更加贴心的服务。在该模式下,为在线客服提供更加高级别的服务保障,确保老年人和障碍人群能够获得及时、专业的帮助。
(三)技术需求
1.智能化与个性化服务。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铁APP也需要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通过分析乘客的出行习惯和需求,APP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建议、优惠信息等。同时,AI技术还可以用于预测地铁客流量、优化线路规划等,以提升地铁运营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在地铁APP的使用过程中,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至关重要。APP需要采用多重加密技术确保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支付数据不被泄露。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以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这些技术需求确保了乘客在使用地铁APP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多端同源。需建设多端同源,旨在通过技术整合与数据同步,实现微信端、支付宝端及自有APP端之间的无缝连接与服务互通。通过建设多端同源可提升用户体验,使用户能跨平台享受一致的便捷服务,无需重复注册与登录;同时,它也将有效扩大服务范围,增强用户黏性,并为深圳地铁平台提供宝贵的数据资源,以支持未来的运营优化与服务升级。
三、项目目标
(一)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服务一张网
深圳地铁APP致力于成为湾区智慧出行的核心平台之一,通过集成地铁线路信息、实时运营数据、换乘指引等,形成一张覆盖整个湾区的智慧出行网络。通过与湾区其他城市交通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深圳地铁APP实现跨城市、跨交通方式的智慧出行服务,提升整个湾区的交通出行效率。
(二)实现从“出发到抵达”智慧服务一条线
深圳地铁APP不仅提供地铁乘车服务,还实现“从出发到抵达”的全程智慧出行服务。APP提供精准的出发地到目的地的路线规划,包括地铁、公交、步行等多种交通方式的组合。在乘车过程中,APP提供实时的列车到站信息、车厢拥挤程度等,帮助乘客更好地安排乘车时间和选择车厢。到达目的地后,APP还提供周边景点、美食、购物等便捷服务信息,为乘客提供全方位的出行体验。
(三)聚合集团资源,搭建“轨道+”产业生态系统
深圳地铁集团使用APP平台,聚合地铁乘车、生活圈、资讯等多个生态资源,形成综合性的“轨道+”产业生态系统。APP整合地铁沿线的商家资源,提供便捷的购物、餐饮、娱乐等服务,为乘客提供丰富的出行生活体验。同时,APP提供地铁运营资讯、安全提示等,帮助乘客更好地了解地铁运营情况,提高出行安全性。
(四)运用创新技术打造成数字生态平台
深圳地铁APP积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传统地铁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通过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出行推荐和定制服务,提升用户体验和满意度。同时,APP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语音交互、智能客服等功能,提高服务效率和便捷性。未来,深圳地铁APP将继续探索更多的创新功能和技术应用,致力于将智能交通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推动城市的智能化发展,成为数字生态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建设内容及建设成效
(一)建设内容
深圳地铁APP通过两期升级改造工程,构建了一个“基础设施层+支撑层+应用层+展示层”四层联动的整体技术架构,形成统一的深圳地铁移动端服务平台。
1.基础设施层:包括基础设施平台、云计算平台和地铁数据中心。
2.支撑层:围绕“业务拓展+稳定运维+运营支撑”三位一体支撑层,打造多端管理平台、开放应用平台,多城互通平台;构建一个安全保障中心及一个稳定运维中心;提供整体运营支撑,包括活动运营、品牌运营、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
3.应用层:践行市民“智慧出行一条线”的理念,提供多端、多码、多城、多人群、多票种、多元化乘客服务;同时在移动协同经营方面实现用户统一、数据统一、客户服务统一。
4.展示层:以官方APP为主阵地,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多端应用联动。
深圳地铁APP项目通过打造“智慧出行一条线”,激活地铁列车运行和乘客出行交易等底层核心数据,落地了超百项智慧化出行服务,并促进多项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实现了降本增效、快速推进深圳地铁集团数字化转型的目的。
(二)建设成效
1.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服务一张网
深圳地铁APP打造多城市乘车码互通平台,促进大湾区轨道交通融合互通,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服务一张网。深圳地铁APP已支持深圳与广州地铁乘车码互通,深圳与香港重铁乘车码互认,市民用一个APP即可在深圳、广州、香港三地扫码乘车,无需再下载多个应用程序,简化了跨城出行的流程。截止2024年10月,深圳地铁APP平台注册用户超千万,累计服务次数逾5亿次。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服务一张网,不仅方便了市民的跨城交通绿色出行,同时发挥了地区辐射带动作用,对促进大湾区轨道交通融合共通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深圳与广州、香港两座城市轨道交通扫码乘车互联互认后,大湾区轨道交通跑出“加速度”,区域联动协同效应彰显,湾区市民出行更加省心省时、智慧快捷。
2.实现了“出发到抵达”全栈式智慧服务
深圳地铁APP通过整合出行规划、购票乘车及目的地周边生活服务,成功实现了从出发到到达的全栈式服务,为乘客打造了无缝衔接、便捷高效的乘客服务一条线,极大地提升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在出行规划方面,乘客可以通过深圳地铁APP查看地铁线路图、换乘信息以及首末班车时间,从而轻松规划出最优的出行路线。在购票乘车环节,深圳地铁APP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包括支付宝、微信、银行卡等,乘客可以随时随地在线购票,避免了排队购票的麻烦。同时,APP还提供了扫码乘车功能,乘客只需将手机上的乘车码对准闸机扫描,即可快速进站乘车,大大节省了乘车时间。到达目的地后,深圳地铁APP还提供了丰富的周边生活服务信息。乘客可以通过APP查找附近的餐饮、购物、娱乐等场所,了解商家的优惠活动和营业时间,从而享受更加便捷的生活服务。同时,秉持着创新开放的服务理念,深圳地铁APP率先支持外国人来华乘车支付,提升境外来深乘客出行体验。提升境外人士的出行效率,让境外来深搭乘地铁的乘客支付更高效、体验更舒适。截至目前,境外人员进站量超过10万人,服务次数累计超50万次。
深圳地铁APP智慧服务一条线,不仅提升了乘客的出行效率,还丰富了乘客的出行体验,真正实现了从出发到抵达的全栈式服务。
3.“科技+数据+生态”三融合,拓宽衍生应用
“科技+业务”:深圳地铁APP深刻践行了以乘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数智科技的深度融入,高效赋能地铁运营体系。深圳地铁APP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行为模式,精准预测客流高峰,优化客运管理和安全管理;并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如智能客服、个性化推荐等,进一步提升了客户服务质量。“到站提醒”将车厢信息与列车实时位置绑定,再也不用担心听不到报站、看不到显示面板而坐过站。区块链电子发票和延误证明让用户可以实现先离站后开票、开证明,无需因索取发票、延误证明而在站内停留,提升了操作效率,避免高峰时间因开票产生拥堵。失物招领也全程实现线上操作,截至目前,累计有3万余件遗失物品在深圳地铁APP线登记,其中超2万件物品已经“完璧归赵”。此外,深圳地铁还依托云计算平台,构建了高可用、可扩展的云基础设施,确保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仍能稳定运行,为乘客提供持续、高效的服务。
“科技+内部生态”:深圳地铁APP融合了集团内“商管+物业+置业”生态资源,实现了消费、社交、生活与出行的完美融合,为集团可持续发展与数据资产的归集和增值提供了保障奠定了基础。一方面,通过构建“智慧服务一条线”,上线了百余项地铁出行“前中后”全链路服务,另一方面,通过打造“地铁生活圈”,深度联接深铁旗下运营、置业、商业、物业等多元服务。例如,深圳地铁APP引入“周边服务”,为用户展示站点附近娱乐、餐饮等休闲内容;提供“物业门禁”、“物业缴费”、“房屋报修”、“停车缴费”等社区便民服务,以此实现深铁集团“商管+物业+置业”资源的统一聚合和高效利用,为用户打造从“车门”到“家门”的一站式服务。
“数据+外部生态”:深圳地铁APP通过构建互联网出行服务生态,不断扩宽衍生应用,在推动内部服务“走”出去的同时,也加速了让外部服务“跑”进来。具体实践包括:与深圳航空合作推出“空轨联运”服务,鼓励绿色出行;以及构建“轨道+”立体生态圈,通过积分平台实现多端触达和跨界应用带动,构建用户增长体系。这些举措实现了深圳地铁内外部资源优势融合叠加,带动产业生态价值共享及业务板块共振,为未来可持续稳定经营发展注入创新力量。
五、结语
深圳地铁APP作为深圳地铁集团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之一,践行以乘客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凭借一系列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显著提升了乘客的出行服务体验,让地铁出行变得更加智慧且充满人文关怀。展望未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深圳地铁APP将继续深化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交通网络的深度融合,以开放创新的精神,致力于建设更加完善的智慧出行生态圈,为大湾区人民美好出行不懈努力。
申报领域的优势、特点、用户反馈:
1.打造多城市乘车码互通平台,促进大湾区轨道交通融合互通,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智慧服务一张网。
2.通过整合出行规划、购票乘车及目的地周边生活服务,成功实现了从“出发到抵达”的全栈式服务。
3.“科技+数据+生态”三融合,拓宽了衍生应用,高效赋能地铁运营,实现了内外部资源优势融合叠加,带动产业生态价值共享及业务板块共振。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成果案例名称:
OneOS工业操作系统
成果案例介绍:
OneOS工业操作系统是一款国产工业实时操作系统,具备超低延迟和最小抖动的内核及行业中间件,可保障设备在高实时、高安全、高可靠要求的工业场景下高效运行。支特多种主流工业通信协议和物联网通信协议,支持IEC61131和IEC61499工业控制软件方案,开发环境完备,且提供标准控制器、网络控制器、功能安全控制器、混合OS等行业解决方案,适用于工程机械、智能制造、能源电力、工业机器人等实时性要求高的行业与领域。
申报领域的优势、特点、用户反馈:
OneOS工业操作系统具备硬实时特性,中断时延、任务切换等核心指标业界领先;具备高可靠、高安全特性,支持权限隔离、数据隔离、内存保护、堆栈保护、内核态用户态分离、身份认证、安全通信等功能,在行业率先通过IEC61508 SIL3\ISO2626功能安全认证、国内首家通过CCRC EAL4+系统安全评估认证、通过GJB7706-2012军用嵌入式操作系统认证等。
OneOS工业操作系统具备符合IEC61131、IEC61499国际标准的PLC运行时系统及开发环境,为行业客户提供快速构建标准控制器的解决方案。南向支持Modbus、CANopen、EtherCAT、Profinet等主流工业总线协议,北向支持HTTP、MQTT、OPCUA等丰富的IT集成与物联网协议,打通现场系统集成以及OT&IT融合的数据通道,结合中国移动领先的5G和云技术实现端云融合的网络化控制器。
技术先进性:
• 硬实时:内核实时特性指标业界领先,中断响应时延<6us,任务切换<3us。
• 国产可控:国家关键技术攻关项目成果转化,内核及运行时全国产化,内核代码自主率100%,安全可控。
• 性能优化:基于行业头部运行时和主流工业总线能力深度优化,在cortex-M7平台EtherCAT执行周期<800us,周期抖动<120us。
• 原生IOT:原生IOT能力,支持远程运维、数据分析等端云融合应用。
核心竞争力:
• 工业操作系统100%全国产化,满足央国企、军工、科研院所及大型企业等客户日益增长的国产化自主可控需求;
• 具备适配ARM全系列的61131运行时系统及必要的工业总线协议,可提供具有性价比的工业控制软件整体解决方案;
• 提供符合未来自动化发展趋势的61499运行时系统,助力行业客户卡位前沿技术和新兴市场;
• 提供多种行业解决方案及定制化开发服务,提供软硬一体方案板,开箱即用,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效率。
技术成果:
积累发明专利64项、软件著作权12篇,主导参编操作系统相关标准3项、行业白皮书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