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工联网iitime”,作者/胡锦明。
在当今全球制造业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制造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近日,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制造业中试创新发展实施意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工信部发布了关于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的通知,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领域,引导有条件的建设主体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建设模式、发展策略和举措,“一类一策”推进中试平台建设。
中试平台作为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科研创新过程中,许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实验室阶段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往往因缺乏中试验证环节而难以顺利实现产业化。中试平台通过模拟真实生产环境,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全面测试与验证,确保其在规模化生产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大大降低了产业化风险,提高了成功率。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制造模式已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市场需求。在此背景下,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显得尤为必要。它不仅能够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还能够为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通知提到,计划到2027年,在有条件的地方培育建设一批省部级制造业中试平台,遴选认定若干个辐射范围大、转化能力强、发展机制好、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制造业中试平台,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技术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切实提高创新成果技术价值和质量水平,加快解决成果转化落地难题,显著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通知要求,要聚焦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等关键领域,推动实验室阶段科技成果转化为具备产业化的成熟工艺包和成套装备;同时鼓励政府投资公共服务、高校院所成果转化、多元主体联合共建等多种建设模式,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中试平台体系。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但在中试平台体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挑战。当前规上工业企业中仅有37.3%开展了研究与试验活动,仍有大量中小企业不够重视中试验证,尚未建设中试能力。已建立的制造业中试平台也不同程度存在职能定位散、服务水平低、发挥作用弱等问题,难以有效满足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此外,制造业产品正朝着复杂化、精密化、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面临愈发复杂的服役环境、趋于极端的运行工况,中试平台建设耗费巨大,中小企业建不起、用不上,需要寻求公共服务解决中试问题。
加快布局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此次通知的发布,正当其时。这对我国建设现代化中试能力,完善中试服务平台体系,加快中试软硬件产业发展,优化中试发展生态,加快实现新型工业化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汇聚创新资源、完善转化机制、发挥溢出效应等措施,将有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应用,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