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来自Canva可画
本文来自刘旷,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近几年随着智能汽车的发展,基于封闭环境构建的车载娱乐场景,更是吸引了各大在线音乐、视频平台纷纷加码车娱赛道,其中车载音娱更是占据了车载娱乐市场的C位。早在2019年,易观就曾统计过智能汽车上的车载应用情况,据统计智能汽车所有车载场景中使用率前三的应用,分别是音乐86%、音频75%、导航69%。
值得关注的是,音娱生态由于吸纳了在线音乐、视频平台的各路资源,在整个车载娱乐生态链中的作用愈发举足轻重。因此除了TME(腾讯音娱集团)、网易云音乐之外,诸如字节、B站、爱优芒腾等各大长短视频厂商,也都纷纷加码车载娱乐市场,试图在该市场分一杯羹。
TME乘风起势
在智能汽车产业持续迭代之下,车联网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车载音乐行业也因此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车载音乐市场规模已超过120亿元,同比增长63.6%,市场前景一片广阔。而在车载音乐领域,TME凭借入局早、布局快的优势,几乎垄断了车载音乐市场。
其实早在2016年,酷狗、酷我、QQ音乐三家合并后,酷我音乐便正式成立车载事业部,开始全面布局车载市场,时至今日酷我已与国内外60多家汽车品牌、千余款车型达成合作,市场占有率高达80%,后装渗透率更是高达95%,业已成为车载终端体量最大的听歌软件。以酷我音乐在车载端的布局为契机,腾讯音娱集团开始全面推动其“软件上车”的进程。
从内容上来看,TME通过搭载TAI3.0,使其音频内容车载化从单一走向多元,持续丰富车上音娱生态。不像从前只有酷我音乐在加速奔跑,2020年腾讯车载OS系统TAI3.0发布后,其预装的APP——腾讯爱趣听,整合了QQ音乐、酷狗音乐、喜马拉雅、微信读书等多个手机移动端的独立软件,聚合成一个超级APP,使用户可以更便捷地收听多种多样的娱乐内容,使其内容生态进一步丰富,这也使用户从手机端到车载端的使用黏性得到巩固。
在内容生态得到强化之后,TME又在品质上做出提升,持续夯实自身的竞争壁垒。今年7月,QQ音乐上线了杜比全景声音乐功能,8月便面向蔚来汽车推出了车载杜比全景声音乐服务,成为首家向汽车品牌提供车载杜比全景声的国内音乐平台;对于音乐发烧友来讲,能在车载终端享受到影视端的顶流配置,无疑会增强其对腾讯音乐的好感度,这对腾讯音乐深入车载终端无疑大有助益。
总体来看,TME在车载端的音娱布局上,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而这个“质”,既是内容形式上的完善也是内容源广度的延伸。TME将手机端的应用一个个搬到车载端,期待在车载端为用户打造一个与手机端无差别的体验感,也正是这种及早布局和对用户需求的不断挖掘,使其在车载娱乐领域确立了不容小觑的老大哥地位。
网易云音乐默默深耕
无独有偶,作为目前国内在线音乐平台双巨头中的另一位,网易云音乐也在车载端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凭借每首歌下的故事、亲密朋友一般的每日推荐、独家厂牌的运作、独立音乐人的入驻、翻唱,“网易云”音乐与腾讯音乐已经并列为在线音乐行业里的“双子星”;作为在线音乐市场中备受瞩目的另一方势力,日前网易云音乐与小鹏汽车的合作也引发了不少热议。
一方面,网易云音乐通过不断增强与车企的合作,为其深入布局车载音乐铺开道路。9月21日,小鹏G9上市宣传中的“Xopera小鹏音乐厅”备受关注,网易云音乐通过向小鹏提供杜比全景声服务,升级了用户在智能座舱内的体验感,这部分展现了网易云音乐与车企合作的基本思路。而在此次合作之前,网易云音乐就已与理想、特斯拉、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展开过一系列类似合作;此番合作进一步验证了其在车载终端生态上不断拓展业务的决心。
另一方面,网易云音乐将音、视频技术赋能于车载场景,既是在车载终端服务的延伸,也是其对服务转型的一次尝试。据官方披露,网易云音乐拥有一支行业顶级的音、视频技术研发团队,聚焦了音乐理解、处理、生产三大前沿技术,立足于已有技术,网易云音乐与车企成立“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音、视频技术在车载终端的下一步实践办法,可见网易云音乐在试水车载终端上已经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
然而,无论是与小鹏G9合作,还是在技术赋能车载场景的落地,都不难看出网易云音乐所谋求的并不仅是车载端的“内容供应商”,而是“技术服务商”,在这种角色转换的背后,是其对车载生态表层、里层多线路探索的期待。也正是因为网易云音乐在车载终端业务上的不断深耕,才使其在车载音乐市场有了能和TME叫板的底气。
视频厂商强势来袭
在音频内容加速上车的同时,作为另一个车载娱乐的流量必争之地,字节、B站、爱优芒腾等各路视频巨头也纷纷进场,抢占车载视频应用场景的高地。
一方面,短视频玩家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了其在车载娱乐场景的参与度,打造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比如,去年字节跳动面向汽车端开发了免费车机应用“火山车娱”,该APP集成了整个字节系的内容生态,包括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在内的多渠道内容,通过AI文字转语音的TTS技术将可视内容音频化;作为短视频平台的另一巨头,B站也推出了哔哩哔哩车机版,FM、视频后台听播成为其主打内容。目前来看借助高粘性的用户,短视频巨头们正在试图在车载场景内撕下一个新的流量口子。
另一方面,长视频玩家加速“上车”,在提升参与度的同时也推动了车载大屏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自2018年起,爱奇艺就与蔚来、理想、小鹏、上汽等厂商进行合作,并于今年4月推出“爱奇艺音效”技术,在车载终端音质供应上再添筹码;与此同时,优酷、芒果也与包含小鹏、上汽、赛力斯在内的多家车企达成合作;随着长、短视频厂商在车载端的积极入局,以及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演进,车载硬件赛道的需求也在持续提升。
对比地看,短视频平台凭借其视频内容音频化,以及短视频内容保留的多元化处理,使其在音、视频在线平台布局车载端的竞逐赛中找到了一个新发力点,既保留了自身原有的内容特点,也使其视频内容音频化之后有了和音频巨头“抢食”的战斗力;而长视频内容的发展由于更专注于剧作内容的展示,加之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推进,长视频内容的“上车”在丰富车载娱乐生态的情况下,使得大屏化趋势也日益显著。
根据第三方数据显示,致力于汽车显示服务的京东方精电,2021年公司8寸以上车载显示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一,2021年公司收入约77亿港元,同比增长71%,其中车载显示占比84%,成了妥妥的新增量市场。
由此不难看出,汽车智能化使在线平台的应用场景得以优化,而在车载终端的一整个生态链中,内容领域的持续扩充也使硬件市场沾到不少光,共同丰富了车娱生态。在这种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下,除了音频上车、视频上车之类的“常规操作”外,车载娱乐的发展似乎还有不少新可能,耳朵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部分厂商在解放双手上也在持续发力。
“游戏上车”渐入佳境?
提到车载娱乐、车载大屏,就不得不说到音、视频娱乐之外的另一板块——车载游戏。近两年,L4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成熟,使得“游戏上车”风头正劲。
一方面,“游戏上车”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音、视频上车早已经为其开了先路;另一方面,VR/AR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游戏上车”还没办法脱离显示设备的硬件搭载;而在多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游戏上车”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据了解,目前马斯克在车机系统中内置了“Tesla Arcade”(特斯拉街机)的游戏平台,而在国内市场中,比亚迪、小鹏也紧随其后,拓展了包括飙车游戏在内的部分车机手游;“游戏上车”能成为一大风口,与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之间有剪不断的关系。
无独有偶,2021年12月,蔚来在Nio Day大会展示了其与NOLO合作推出的车载VR头显和车载AR眼镜;2022年6月,奥迪宣布旗下部分车型将配备支持Holoride的MIB-3信息娱乐系统,后排乘客可以佩戴VR设备,通过蓝牙与车辆进行无线连接,观看电影、畅玩游戏和玩家互动,使得等诸多科技厂商与车企之间的合作得以加深。
不过,虚拟现实技术入局车载娱乐场景,在提升了车载终端娱乐体验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质疑声。2021年,特斯拉又一次被推上舆论的漩涡,究其原因是其在OTA(空中下载技术)升级后,新功能支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玩游戏,此事不仅引起了消费者对其影响行车安全的不满、投诉,也引起了美国安全监管部门的注意。然而马斯克却在今年7月16日表示,特斯拉在集成Steam平台上取得了很大进展,下一步就要在特斯拉上建造完整的Steam游戏库,从马斯克的态度里足见车载游戏市场对车企的巨大吸引力。
另外,车载游戏的安全性也成了最现实的落地难题。而正如用户担心的一样,即便不谈车载游戏、车载VR,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智能汽车在交通事故上年年都有热点话题,一直在消费者的欢迎与质疑声中生存,而在特斯拉三番两次地发生安全事故,引起消费者维权的背后,车载游戏是否能获得预期中的发展尚不可知。
但总的来说,随着车载终端娱乐生态的不断丰富,以及各大在线厂商在相应配置上的进一步努力,车载娱乐场景市场潜力可观。据ICVTank研究统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座舱市场规模将达到1030亿元,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市场规模占比将达46.4%,所以车载娱乐市场的前景值得期待。
但正如特斯拉在安全性上接连遭遇的诟病,车载娱乐仍是一种智能汽车使用性能之上的消遣附属品,其必须在不影响安全行驶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相关技术的发展,才能实现娱乐内容规模化上车,在此之前,一切积极的前景展望都需要通过未来各方实践的成果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