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套餐即将发布,运营商的“难”才刚刚开始!

物联网智库
在网络供应、终端问题明了之后,作为打开5G商用大门最关键的一环——5G资费正成为消费者和市场用户目前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运营商面向5G新时代的首要问题之一。

两个月前(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广电四家运营商正式颁发了5G商用牌照,彼时起即宣布了我国正式迈入了5G时代,四大运营商也正式踏上了5G商用的探索之路。

两个月后(8月5日),国内首款5G智能手机——中兴天机Axon10 Pro 5G版正式向消费者发售。此外,有消息称包括华为、小米、OPPO在内的手机厂商也将在近期有所动作,大量5G智能手机将流入市场与世人见面,全终端产业链面向5G商用蓝海已蓄势待发。

可以看出,网络、终端及应用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促使5G商用正加速到来。而在网络供应、终端问题明了之后,作为打开5G商用大门最关键的一环——5G资费正成为消费者和市场用户目前所关注的重点,同时也成为运营商面向5G新时代的首要问题之一。

目前,包括美国、韩国、英国等多国的运营商都已经相继公布了5G套餐,国内三大运营商也在近期推出了“5G体验版流量包”,但从创新上来看,无论是国内运营商还是国外运营商,在5G套餐设计上却并无太多花样。

这是因为在5G商用初期,受制于市场当前发展状况,增强移动宽带将率先得到大规模应用,更高的网速体验成为5G商用初期留给用户的第一印象。

但这并不能说明5G会继续沿用4G套餐的“老把式”,笔者相信5G在资费设计上,与2G/3G/4G资费之间的差异化势必将随着应用创新、技术创新和用户群体的扩大而显现。但此路漫漫,需上下求索。

5G套餐设计模式

在5G商用初期,受限于市场发展,增强移动宽带率先大规模应用,消费端成为5G商用的第一战场。而用户应用和业务大多还是由4G时代业务延伸而出。因此,在客观的市场条件下,5G套餐就需要既能承接4G产品,又有创新的计费模式。

Strategy Analytics高级分析师杨光曾表示,在个人用户市场,5G初期的资费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流量计费,另一种是按速率计费,同时运营商会普遍在套餐中增加内容或其他权益。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套餐来看也的确如此,比如率先在全球开通5G商用服务的韩国,其5G套餐仍与4G时代的“不限量”套餐类似,只是在增值内容中通过会员权益和加载AR/VR来体现档次差异。包括近期国内三大运营商所采用的“5G体验流量包”,亦是如此。

中国移动今年6月份公布了“5G测试统一套餐”,每月包含200G流量、1000分钟语音、100条短信。

中国联通自8月5日至9月29日推出短期5G体验方案。每月赠送不区分4G、5G网络的100GB体验流量,最高可以实现1Gbps的5G速率,并将于9月底自动失效。

中国电信将于8月中旬开展5G体验活动,8月和9月购买5G手机的中国电信客户,可免费领取5G体验包,享受每月赠送的100G大流量和最高1Gbps的5G速率体验服务,体验期为两个月,流量有效期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

但众所周知,5G有别于此前任何一代通信技术,5G网络三大应用场景包括:eMBB(增强移动宽带,针对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针对安全、时延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mMTC(大容量,针对大规模物联网业务)。

随着5G标准的冻结、网络切片技术的完善,以低时延、高可靠、大容量为特征的物联网市场逐渐发展,5G资费设计在企业用户场景业务中将会更为灵活,具备更多层次。

GMSA智库在上个月发布的分析报告中指出,相比较5G个人消费业务,5G企业业务计费模式除了传统的按流量和按速率计费两种模式之外,还有按时延收费,这类收费模式针对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远程医疗等应用;特定服务收费,针对超高清视频及直播业务;按垂直行业应用收费,比如在智能工厂、智能设备等垂直应用场景中;设备应用收费模式,比如传感器、跟踪装置等。

5G套餐设计的漫漫长路

尽管在上文中描述了运营商未来在5G套餐设计上充满了可行性,但5G灵活的计费模式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现。

首先,5G计费模式与当前市场的发展息息相关,5G套餐设计不可能超越客观条件,否则怎能使市场接受呢?其次,5G终端产业的发展也同样影响着5G套餐的制定。5G时代,智能手机只是第一批在社会上普及的产品,而随着新一代5G终端产品的创新,将给5G套餐设计创造更多可能。再次,在5G网络建设前期,NSA组网是主要的建网方式,使用的仍是4G核心网,而随后的NS组网才能将我们彻底带入5G时代。

不仅如此,在5G漫漫商用之路上,运营商除了需要根据市场发展的阶段和目标而确定资费,还要面临5G时代自身服务能力升级的压力。

在4G时代与5G时代的交接点上,5G主要的服务对象依然是“人”,此时运营商大多采取在现有4G套餐的基础上来对5G套餐进行设计,就如同上述中提到的韩国运营商和国内三大运营商等。但仅仅提供高速的网络还不能体现出与4G网络的差异化,因此还需要通过附加的内容来丰富核心竞争力。

此外,在个人消费市场,经过多年的提速降费,流量价值已经压缩殆尽,5G时代流量价值将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我国消费者用于移动通信的支出在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的比例仍明显高于发达国家,5G时代消费者很难在移动通信的支出方面出现明显增长。因此,对于运营商而言,5G前期既要在吸纳用户上苦下文章,同时还要考虑收入转化问题。

在后期,就如上述所言,5G套餐内容不再限于3G/4G时的语音、信息等收费元素,将加入速率、网络时延等服务元素。此时,5G服务的对象由“人”扩展到众多垂直行业当中,运营商业务从2C转向2B,5G计费结算对象将更加细分,变化也更加明显。

在面向消费者方面,4G已经在国内大范围普及了有条件的不限量套餐,而5G则有可能趋于完全的不限量。因此运营商一定要跳出“流量思维”,通过5G网络的特点和技术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和增值内容将是运营商增收的主要手段。

其次,运营商针对不同客户的定制化网络需求,提供极致的个性化服务可能会引进更多的内容服务方,加之5G网络更大的发挥空间,5G新收费模式将带来更多的基于合作伙伴的间接付费方式,因此生态建设也将成为运营商运营业务的又一重任。

最后,5G商用正式到来,5G套餐也即将面世。多量纲、多层次的5G计费新模式为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