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肖老先生和老伴儿一起来到北京带孙女,顺便也帮着做做家务,买买菜。在女婿的帮助下,肖老先生学会了手机支付。
可是,第一次使用时,就让他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扫码后本应输入支付金额,却因为“业务”不熟练,肖老先生错输入了支付密码。只要几十元的菜钱,差一点就付了几十万。好在发现及时,改正了过来。
肖老先生虚惊一场后,不服输,加紧练习,现在已经能熟练地用手机购物。
移动支付遇见银发族
年轻的移动支付与逐渐老去的银发族相遇了。
近些年,移动支付在中国发展迅速,各种支付场景不断开拓,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消费,互联网支付、手机移动支付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大至商场、超市小至早点铺、菜摊,都可以采用手机支付来购买商品或服务。
在支付机构的努力下,移动支付的交易业务量也在不断增长。根据央行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数据,今年第三季度,移动支付业务完成169.35亿笔,金额65.48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4.19%和32.91%。
在移动支付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加速加深,2017年,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从2000年到2017年6月,我国50岁以上的网民群体呈扩大趋势。2017年,50岁以上网民群体在网民中所占比例达到10.6%。。
部份银发族担心移动支付的安全性
尽管移动支付在年轻一代基本达到了“一机在手,吃穿住行全都有”的普及度,但老一辈对移动支付还是有些“不放心”。
谈及手机支付时,在家带孙子的王先生表示,身边的同龄人用手机支付的人很少,多数人出去买东西还是用现金支付。“我们认为现金支付更放心,也更安全。”他说,“另外,很多老年人都有记账的习惯,用现金也方便对每天的花销进行控制。”王先生又补充道。
还有些老人担心碰到骗局,自己无意中点错或“犯糊涂”,不敢使用手机支付。“现在骗局太多,新闻上时不时就有报道,很多都是老年人中招。现金虽然没有手机那么方便,但是我们还是觉得现金更安全,用多少花多少,自己都能看得见,对于我们来说危险也少一些。”龚女士表示。
甚至包括收钱的摊主也笑称自己是无奈才开通移动收款。55岁的摊主涂先生摆摊已有6年,比起别的摊主,他开通移动收款方式的时间比较晚。“一开始是不会用,觉得还是现金方便。后来手机支付的人越来越多,没办法只能开通这种方式。但是每天晚上还要把钱转到自己的银行卡上,因为我平时出去不用手机支付,都是付现金,所以钱存在手机里对我来说作用不大。”涂先生说。
部份银发族紧跟时代
尽管都是老年人,有一部份老年人是偏传统型的,也有一部份老年人勇于学习,勇于尝试新鲜事务,紧跟时代保持进步。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与腾讯社会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公布的信息,对北京、西安、成都等8城市调查数据显示,36.4%的中老年人表示偶尔用,17.4%的中老年人表示经常用。
不要小瞧这部份老人的学习能力,曾经智能手机出现时,他们也被担心是否会用,现实告诉我们,他们不但会用,而且还用得“挺溜”。
数据显示,四成中老年人会在网上缴纳手机费,三成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网上购物、手机导航,四分之一左右的中老年人会用打车软件或缴纳水、电、煤气等生活费用,网上挂号、订火车票机票、订宾馆等便利服务的中老年人所占比例则偏低。
银发族移动支付潜力巨大
69岁的陈平老师是一位网购达人,从咖啡到餐巾纸,都是她网上购物车里的“常客”。“我买的雀巢咖啡,买100袋送30袋,挺合算。”在她的影响下,周围不少老人也开始加入网购行列。陈平还教会独居老人郭大爷玩手机,第二个星期老人在网上买了一部128G内存的智能手机。
阿里巴巴发布的《银发族消费升级数据》显示,淘宝天猫上六成女性银发族有化妆习惯,且银发族年均购买化妆品6次,而银发族医学美容支出则是去年的4.4倍。
阿里巴巴发布的报告还指出,银发族越来越喜欢移动支付,相比于2017年,使用移动支付的银发族翻了一番;使用指纹支付或刷脸支付等的银发族增长20%。
QuestMobile数据也显示,银发族在移动购物行业的渗透率在增加,不过仍远低于全体网民,消费能力也低于全体网民,银发族购物潜力待挖掘。
但是,银发族使用移动购物的时长增加,安装2个以上购物APP的比例超过40%。
瑞信高级股票分析师Lorenzo Biasio表示:“老年人们腿脚不便,难以像年轻人那样去各大超市逛街购物,更难以从高高的货架上拿到想要的商品。去实体商店购物体验太差,于是他们干脆选择了网购。”
据上海复旦大学教授王丰预测,2015年至2030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增加1亿,达到3亿多。这个庞大的数字,将使得银发族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潜能逐步显现。
银发族对移动支付的成见主要有几点:不安全,不方便,学不会。
移动支付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带给了银发族更新的支付体验,比如指纹支付、刷脸支付,解决了银发族“看不清”、“点不准”、“记不住”的问题,打消他们在移动支付时的顾虑,从而接受移动支付方式。
另外,技能升级,提供更快捷的支付方式,也有利于提高银发族的接受度。上个月微信推出的“一键交电费”就是一个例子。
王阿姨在女儿教会她这一功能后,就开始采用手机交电费了。她说,以前收到微信后,还要自己手动找到交电费的入口,才能完成缴费,我又不太会用,有时候弄错,很麻烦的。我还不如走一趟,(交费)就在小区对面嘛。“不过,现在不用了,用手机就好了嘛”她笑着说。
老年人学习手机支付,除了子女及孙辈的耐心辅导外,有些社区服务、老年大学也在教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进行支付。
武汉市江汉区老年大学,老年手机课堂,教授老年人如何使用手机网购、支付、点餐等移动端操作技能。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赵鹞表示,实现手机支付更普惠,需要做很多科普工作。比如,借助每年的金融支付宣传日,提高特殊人群对金融支付的认知;用通俗的语言和案例,提醒老年用户各种支付手段的风险;制作一些小视频、小手册,详细介绍和演示刷卡、扫码、NFC(近场支付)等新支付手段的操作流程;教老人用手机交水电费等,从其身边熟悉的支付场景开始学习、适应手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