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航航班保障节点”系列数据产品场内交易

2024年9月1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外航航班保障节点”系列数据产品,飞友科技有限公司与浦东机场达成合作,完成了民航业首单数据产品场内交易。这一数据产品基于浦东机场的数据总线系统,串联了现场保障数据与相关生产系统数据,涵盖了外航航班从进港、保障、上下客到离港等各个节点的实时动态数据,为航班的地面保障运行提供了全流程监控能力。

案例摘要:

2024年9月10日,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在上海数据交易所挂牌“外航航班保障节点”系列数据产品,飞友科技有限公司与浦东机场达成合作,完成了民航业首单数据产品场内交易。这一数据产品基于浦东机场的数据总线系统,串联了现场保障数据与相关生产系统数据,涵盖了外航航班从进港、保障、上下客到离港等各个节点的实时动态数据,为航班的地面保障运行提供了全流程监控能力。此次交易不仅标志着国有数据资产增值路径的创新突破,更开创了民航业数据要素“场内交易+场景应用”的标准化范式,为行业数据流通机制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飞友科技购买此数据产品,将利用这些数据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实施背景:

近年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自2019年数据被纳入生产要素范畴以来,相关政策文件相继出台,为数据要素的市场化流通和价值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特别是2022年的“数据二十条”系统性提出了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等制度框架,2023年国家数据局的组建以及一系列相关规定的出台,标志着数据要素基础制度体系进入落地实施阶段。民航业作为具有国际属性的第三产业行业,非常适合成为第三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样板。2023年民航局发布《关于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总体部署加快推动智慧民航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强化应用项目落地牵引和场景示范驱动,推进数据资源融通共享,激发数据要素价值。

作为年旅客吞吐量超1.2亿人次的超大型枢纽机场,浦东机场面临着航班正点率提升、保障资源优化等核心诉求。传统运营模式下,外航数据获取滞后、保障节点监控离散等问题突出,浦东机场地面延误占比高达46%。为此,浦东机场依托已建成的企业级服务总线系统,整合运行、货运、能源等8大领域数据资源,2023年已接入40余个系统和130余项服务,日均数据交换量达到1300万条,为数据产品化奠定基础。

飞友科技自成立一直深耕民航大数据,始终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和数据应用。通过内部的数据治理,飞友建设了以航班时刻、航班动态、飞行轨迹为核心的三大数据组件,并以此为基础,向行业输出数字化能力,提升行业的运行安全、服务品质和运营效率。

此次合作不仅促进了浦东机场、飞友科技有限公司与上海数据交易所之间的业务往来,也为整个民航行业的数据共享和智慧化建设树立了典范,实现了国有数据资产的增值,并为民航业数据要素流通和价值实现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飞友科技作为数据产品购买方,将利用这些数据产品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

实施目标:

本项目以打造民航领域数据要素流通标杆,加速机场数字化服务转型为目标,重点实现四大突破:一是完成行业首单场内交易,建立涵盖数据确权、评估、收益分配的全流程模型;二是构建“机场-科技企业-交易平台”协同生态,开发多类标准化数据接口;三是通过运用此实时数据为航班地面保障运行提供全流程监控能力,压缩保障时间,提升靠桥率和中转衔接效率,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项目同步探索数据资产入表路径,推动机场从传统运营向数字服务转型。

建设内容: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数据源会影响数据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外航航班保障节点”数据产品涵盖了入位时间、轮挡时间、舱门时间、装卸时间等多个关键节点数据。这些数据通过指定进/出港、航司、航班号等条件进行获取,为航班地面保障运行提供了全流程监控能力。飞友科技通过购入该数据产品,能够弥补外航航班数据的不足,通过外航航班保障数据产品的动态实时提供,可实现航班地面保障运行的全流程监控。通过保障节点协调航班运营和调度资源,更加全面的确保航班高效和安全,提高运行效率与服务质量。

(1)机地面保障系统

该系统采用视频识别技术和电子轮挡技术,实现对飞机保障状态关键时间:飞机推入、推出、廊桥接入、廊桥撤离、上下轮挡等数据的动态感知与采集。以此为基础开发航班保障模块,实现对航班状态的动态实时监控。开发机位占用监控模块,实现对停机位占用冲突预警。

航班推入、推出的状态是机坪作业保障的开始与结束,是机场地面运行保障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核实航班正点率的关键指标。航班入位离位检测及分析服务器基于机场桥位高清摄像机,应用视频智能分析技术(包括模式识别、移动侦测、前景目标提取及目标团块检测跟踪等),实时准确地对航班入位离位状态进行自动的分析记录,形成航班的入位离位时间数据、图片数据和录像视频,并主动推送至机场生产运行管理系统,为机场地面运行精细化管理提供精确、可视化的航班状态数据。

(2)机场协同决策系统

在完善数据收集的基础上,结合航班时刻动态和机场资源,拓展开发资源智能分配系统,同时还拓展开发航班调整、协同放行、延误原因裁定、跑道运行安全监控等模块和系统。为机场航班运行生产业务提供了丰富的先进管理工具。

完善的数据分析为航班高效运行提供了协同决策的科学依据,为智慧机场“流水线作业”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

1)机位占用监控

机位占用监控平面图可以直观的展示机场所有停机位当前实时的使用情况及对应航班的保障情况,以及能够显示查看机位下一个停靠的飞行器信息,包括航班信息、飞行器信息、预计到达时间等,同时,如果机位存在冲突等告警能够通过冲突预警的功能进行提醒告警,便于及时对航班停机位进行调整,通界面直观、全面。

2)延误原因分析

系统基于航班保障、放行数据自动分析延误原因,结合航机场、航司、空管原因,对于不一致的给出提醒并结合自动分析原因提供裁定功能。

3)精准预计起降时间

借助飞友科技拥有自主产权的ADS-B数据及核心算法计算出误差在±3分钟内的航班预达时间,助力地面保障资源分配更为合理。

4)航班放行监控

通过可视化的形式展示航班放行队列;分为本场全部航班队列、各走廊口航班队列及自定义方向的航班队列。

放行优化:对于密度过大或延误航班,系统提供优化建议,可选择采纳或拖拽调整。

5)航班动态管理

可接入飞友ADS-B精确的预达时间、前后续航班动态、机场气象等数据;通过航班动态界面高级的配置功能实现航班数据的快速查询和有效的监控;同时基于飞友航班大数据,针对机场与飞友双方数据差异项进行校验提醒,进一步提升数据准确率。

6)航班运行全流程监控

通过多数据源融合、人工录入、视频分析等多种技术手段对航班保障关键进程节点的数据信息采集,并与《航班安全运行保障标准》等相关保障规定与标准相结合,以鱼骨图、甘特图等形式将航班的地面保障过程直观的展现,实现对每个环节保障进度的有效监控,为地面保障提供依据,加强了航班保障统一管理和过程管理,减少地面延误,提升机场的地面运行保障效率,减少旅客等待时长,提高航班正常性,也为生产安全、保障规范性提供了有效的监管手段。

7)运行效能分析

根据航班保障运行数据以及《民航航班正常性统计办法》等业内标准,进行航班保障运行业务数据的统计与分析,提供可视化图表界面及表格导出功能。主要包括有航班保障统计、放行正常率统计、航班正常率统计、延误原因分析、靠桥率统计、机位停靠记录统计、不正常航班统计、高峰小时统计、滑行时长统计等。

实施效果:

此次飞友科技与浦东机场完成“外航航班保障节点”系列数据产品场内交易,不仅是浦东机场实现国有数据资产增值、民航数字化建设价值增量模式的有益探索,更是民航业数据资产化探索实践的重要标杆和里程碑事件,开创了民航业数据要素“场内交易+场景应用”的标准化范式,为行业数据流通机制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板。

飞友科技通过运用实时提供的外航航班保障节点数据,实现对航班地面保障运行的全流程监控,从航班落地到起飞,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精准把控。同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优化航班运营和调度资源,确保航班高效、安全运行。这一数据产品的应用,不仅减少了提高了航班正点率和靠桥率,还提升了旅客舒适度和机场运营效益。

该数据产品广泛应用于机场的航班运营、地面保障、客户服务等多个领域。此外,该数据产品还为电子签单系统、航班延误预警、资源调配优化等多个领域提供了有力支持,进一步推动机场的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THEEND

最新评论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