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即时零售,京东又搞大动作

孙媛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京东还加码外卖行业,京东秒送频道已经上线“外卖”专区,迈出了即时零售拓圈的新一步。再到私有化达达,更像是提速利器的全面融合,蓄力对外出击的新举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猎云精选 ID:lieyunjingxuan”,【作者】孙媛。

微信图片_20250211095557.jpg

提速全面融合,蓄力对外出击。

京东,又有新动作。

近日,达达集团(简称:达达)宣布已收到京东集团于2025年1月25日的初步非约束性提议函,拟以每股ADS 2.0美元,或每股普通股0.5美元,收购达达集团所有已发行普通股,建议价格较提议函日期前最近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溢价约42%。

据测算,该收购方案对达达集团的估值达5.2亿美元。若该提案生效,“即时零售第一股”将被京东私有化直至退市。

截至此次公告发布前,京东对达达持续增资,持股已高达63.2%,是其绝对的控股股东。

而一旦私有化完成,达达便彻底“回归”京东。

去年,京东零售把即时零售设为三大必赢之战之一,彰显了京东对即时零售市场志在必得的决心。

同时,达达全面融入京东生态,把其旗下的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也整合为统一的“京东秒送”品牌,意味着“秒送”是京东在即时零售领域的一把利刃。

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京东还加码外卖行业,京东秒送频道已经上线“外卖”专区,迈出了即时零售拓圈的新一步。

再到私有化达达,更像是提速利器的全面融合,蓄力对外出击的新举措。

增资、换帅、融合,达达早已京东化

事实上,京东私有化达达早有端倪。

最显而易见的,还得数双方关系绑定得愈发紧密。

2015年,京东上线京东到家,在即时零售O2O领域,可谓一家独大。

自2016年起,瞅准即时零售的京东就开始了对达达的投资之路,并以京东到家“牵手”达达,在达达快送、京东到家双业务合力下,把达达送上了纳斯达克,拿下“即时零售第一股”之称。

IPO后,京东对达达的热情不减。

反映到财务上,是增资的一而再,再而三。

2021年3月,京东先是宣布以8亿美元认购达达新发行的普通股,这一交易完成后,京东持有达达的股份比例达到了约51%。

次年2月,达达又向京东发行了一定数量的普通股,以换取京东提供的5.4亿美元现金和部分战略资源。同年Q1,达达业绩就被正式并入京东财报之中。

与此同时,达达原创始团队的蒯佳祺、杨骏接连退出,在董事会主席这一关键职位上,京东先后派出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

“京东系”高管全面接管,亦预示着京东已成为达达的“掌舵者”。

微信图片_20250211095609.jpg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而彼时的达达,事实上,在IPO后的2年,过得并不算顺遂,发展壮大的同时却困于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而京东接过方向盘后,扭转了局势。

2022年达达净亏损首次同比收窄了19%,以与京东深入合作所释放的协同效应,一举跳出了规模越大、亏损越高的怪圈。

再到2023年Q2,达达更是实现上市后首次整体盈利,同年营收更是首次破百亿,且净亏损持续收窄,释放出了向盈的信号。

业务合作方向正确,提速融合便成为了2024年的主旋律。

去年,刘强东定下2024年三大必赢之战,即时零售位列其中,2月,“京东小时达”对超过29元的订单进行免配送费,抢占市场。

京东也随即把与达达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5月,达达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强调“秒送”,将原即时零售品牌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全面整合升级为“京东秒送”,为消费者提供“好物立享”“最快9分钟送达”“9块9免运费”等购物体验。

同时,上线京东App首页核心位置,在流量和曝光度上给予资源倾斜。

这意味着京东到家的定位从独立发展转至承接京东的零售业务,对内聚焦APP场域,更快更好地满足京东用户多样化的即时零售需求。

8月,达达快送也更名为“达达秒送”,对外以即时消费体验为抓手加快扩张。

自此,京东开始全面发力即时零售业务。

加之,去年京东又完成了对沃尔玛子公司所持达达集团股份的收购,持股达达63.2%,成其绝对的控股股东这一增资动作来看,可见达达之于京东即时零售生态的地位之重。

微信图片_20250211095611.jpg

来源:百度股市通截图

再结合达达目前市值4.75亿美元来看,较最高点159亿美元已蒸发超97%,此时私有化,意味着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去整合达达的业务资源,提升协同效应。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研报,目前即时零售已经形成“两超多强”的格局,其中,美团闪送、蜂鸟即配保持领先,达达、顺丰同城、闪送成为次一梯队玩家。

对于京东而言,全面收购达达不仅将巩固其在即时零售领域的领先地位,还将进一步提升其物流效率和用户体验。

随着消费者对即时零售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京东更需要高效地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

达达的加入,无疑将为京东的即时零售业务注入新动力,推动其更快速、稳健的发展。

以升级“秒送”出击,京东已利刃出鞘

而达达重塑京东即时零售版图,秒送扮演重要角色。

根据艾瑞咨询,更快送达和更优体验,正在成为个人用户选择即时配送服务时的关键考量。用户不再满足于送到即可,更希望又快又好。

从这点上看,秒送可以说为需求量身定制。

延承京东在产业端、供应链以及履约等方面的超强能力,达达凭借“二轮+四轮+无人配送”的多载具混合运力模式,形成了较强的履约能力。

升级“秒送”后,达达两大业务都将持续受益于多年打磨的专业即配服务能力。

根据官方数据,达达秒送在最快9分钟送达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精准度,包括时效精准预估,订单按时完成率高达99.5%;地址准确率高达98%;实时人单匹配快至0.3秒,真正做到毫秒级接单,做到“又快又准”。

去年双11期间,有超60万门店通过京东秒送参与京东11.11,秒送线上订单量日峰值再创下历史新高。

从去年前三季度财报看,达达内生潜力巨大,外部需求高涨。

截至9月末,京东秒送整体营业门店数从截至6月末的50万家增长至超过60万家,覆盖国内2300多个县区市及全品类商品。

达达秒送配送订单则继续保持增长,今年前9个月的收入同比增长46%。仅三季度,达达秒送完单量同比增长36%至6.48亿单。

这意味着,集团生态融合收效明显,符合刘强东加码即时零售业务的战略预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群星逐快,并非只有达达。

新老玩家都在奋起直追,抖音即时零售架构优化,淘宝升级“小时达”,顺丰同城上线了1对1急送,美团闪购不断加码闪电仓,都在以配送效率作为竞争的关键词。

而为了打好这一场仗,京东也不遗余力地配合战略换帅出发。

去年11月,前美团最高决策机构S-team成员,先后负责美团住宿、门票度假、民宿业务的郭庆正式出任达达集团董事长,原美团外卖业务发展部总经理杨文杰则担任“达达秒送”负责人。

原美团系携手带队,京东势要撼动即时零售“双雄”格局。

2025年以来,京东除了发出拟以42%溢价收购达达外,1月京东APP UI界面大改版,“秒送”已升级为一级入口,低调试水外卖的消息也预示进一步直击美团腹地。

据相关报道,京东拟凭借较主流外卖平台略低或持平的佣金费率开路,从而吸引商户入驻、扩大外卖版图。有知情人士表示,其外卖佣金和美团外卖略低或者持平。

据官方数据,美团外卖实际的商户佣金率为6%-8%。据此推测,京东的外卖佣金率预估也在这个水平。

此前,在2022年“618”前夕,时任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早就对外透露过“京东正研究进军外卖领域的可能性”,只不过当时对于“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他表示“取决于我们的能力,以及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建立起一个人才团队。”

在2024年底,京东已经在其秒送页面上悄悄上线了咖啡奶茶与快餐外卖,再结合以“秒送”之名要做深餐饮领域来看,秒送已然扛起了京东即时零售的大旗。

这场战役背后,是即时零售生态的全面博弈,更是互联网巨头对用户生活场景的终极渗透。

不过,对于京东而言,也是一场硬仗。

就拿全面融合发力即时零售的前三季度来看,达达集团净利、营收持续承压。

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收入72.31亿元,同比减少6.74%;而累计亏损8.12亿元,却同比扩大20.20%。

其中,就第三季度来看,由于在线广告和营销服务收入下降,以及自去年2月起全面推出29元以上订单免运费导致配送服务和其他收入减少,京东秒送的净收入为9.302亿元,更是同比下降了40%。

意味着要以“秒送”卷出即时零售,京东与达达在投入和盈利上依然道阻且长。

回望2024,融合与升级,是京东即时零售与达达发展的一个重大拐点。

再到2025,达达私有化这一步,又将如何重塑京东即时零售版图,仍需拭目以待。

(首图来源:图虫)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