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破解全球新疆域治理难题

曹 群
新兴技术如深海勘探、网络通信、航天科技等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在监管、监测及应对潜在风险方面的机制建设往往滞后,导致对新疆域活动的管控能力不足。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学习时报”,作者/曹群。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人类活动领域及各国互动空间的深度与维度不断拓展,深海、极地、外空、网络和数字、人工智能等成为全球治理新疆域。然而,目前世界各国在新疆域治理中尚未实现普遍合作,存在较大的“空白或灰色地带”,亟须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共同破解难题。

全球新疆域治理面临的挑战

新疆域,涵盖深海、极地、网络空间、外空等新兴领域,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焦点。伴随其潜力释放而来的是以下几方面前所未有的治理挑战,亟待世界各国审慎应对。

法律与规则制定的复杂性。新疆域涵盖深海、极地、网络、外空等,未被现有国际法体系充分覆盖的区域,有些领域仅有一定的“法规”框架基础。法律真空或法律适用冲突频现,制定既能适应各领域特性又能得到广泛接受的新规则极具难度。如在人工智能和网络空间领域,虽不断涌现新问题新挑战,但因各国缺乏共识而迟迟未能在联合国推动“建章立制”。特别是在应依据何种原则推进新疆域治理、相关治理机制建设路径以及如何解决其与传统治理领域相互交织的问题等方面,不仅相关治理缺乏行之有效的“国际规则”,甚至对于不同领域的治理目标也存在很大的认知盲区以及由于国家利益偏好而产生的分歧。

技术发展与管控能力的不对称。新兴技术如深海勘探、网络通信、航天科技等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在监管、监测及应对潜在风险方面的机制建设往往滞后,导致对新疆域活动的管控能力不足。同时,新疆域活动往往具有跨越地理、主权界限的特点,如网络攻击、太空碎片等问题,传统领土观念的局限性使得应对跨界挑战成为一大难题,亟须构建新的全球协作机制。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压力。深海生物多样性、极地生态系统、外太空环境等领域,均具有高度敏感性和不可逆性。过度开发或不当利用可能导致其永久性损害,给国际社会提出了严峻的环保问题。与此同时,新疆域资源的稀缺性引发了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深海矿产、基因资源、轨道位置等,若缺乏长远、统筹的资源管理与利用规划,可能导致无序开发和资源枯竭。

与传统治理问题的彼此交织。气候变暖、污染物排海、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太空垃圾激增等与传统的环境治理相互影响;海洋治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安全密切关联;人工智能技术革命、传统犯罪网络化与国际安全治理、地缘政治博弈叠加碰撞。

全球新疆域治理应秉持“共治”原则

当前时期,应对新疆域治理挑战的国际社会共识不足,各国间的立场分歧成为合作推进的巨大障碍。在新疆域治理中近年来还出现了“泛安全化”态势,少数发达国家不愿顾及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将霸权思维渗透到新疆域治理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科技优势构筑“小院高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科技成果不应成为限制、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手段,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时代潮流,“共治”原则成为应对新疆域治理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唯一出路。

“共治”原则契合新疆域的全球属性。新疆域治理所涉及的绝大部分都超越国界,比如公海及国际海底区域、外空、南极以及网络空间的一部分,在国际社会广泛认知中都属于“全球公域”,其相关治理进展已经或很大可能会对全人类产生影响。任何单一国家或地区都无法单独承担新疆域治理的全部责任,也不应独享其带来的所有收益。因此,唯有秉持“共治”原则,倡导全球合作、共享资源、共担责任,才能确保新疆域的合理开发与有效保护,实现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共治”原则有助于应对新疆域的复杂挑战。新疆域治理涉及法律规则制定、技术发展与管控、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多个层面的复杂挑战。“共治”原则强调各方平等参与、协商一致、合作共赢,有助于打破利益壁垒,协调各方立场,形成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国际规则与标准,解决新疆域治理中的法律真空、技术管控难题与环保压力。同时,“共治”也有助于调动全球资源,共享先进科技,提升整体治理效能,有效应对新疆域活动中的跨界问题与风险。

“共治”原则有利于推动传统治理体系的创新与转型。“共治”原则要求传统治理体系更加开放、包容、合作,推动国际法体系、决策机制、争端解决机制等的现代化改革,以适应新疆域带来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共治”能够促进国际社会在新疆域治理中形成共识,推动各国、各地区、各利益相关方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和执行新疆域规则,共享新疆域资源与利益。此外,“共治”还有利于打破传统治理体系中的权力集中、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提高治理透明度与公众参与度,促进治理体系的民主化、科学化。

“共治”原则是实现新疆域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新疆域治理的目标不仅是保障当前的利益分配与秩序维护,更是实现新疆域资源的永续利用、生态环境的长久保护、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共治”原则强调利益共享、责任共担、风险共防,有助于引导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充分考虑新疆域的长远发展与全球生态安全,推动形成有利于全人类福祉的治理模式。“共治”原则下形成的全球新疆域治理体系,将更加注重平衡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确保新疆域活动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

以中国方案推动全球新疆域治理

中国高度重视新疆域治理,在2023年《关于全球治理变革和建设的中国方案》中专门设置“开拓全球新疆域治理,完善未来治理格局”一节,为探索新疆域治理赤字的破解之道,贡献了极为宝贵的中国智慧。

倡导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反对霸权主义,致力于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框架下,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并付诸实践,其与新疆域治理需求高度契合,为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破解新疆域治理赤字提供了新思路和正能量。

支持联合国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新疆域治理与时俱进。中国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积极推动全球新疆域治理体系的改革、发展和完善。在目前尚缺乏基本治理共识的领域,中国认为,联合国应在规则制定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增加发展中国家代表性和发言权,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

反对“泛安全化”,坚持“和平利用”新疆域。中国主张,科技领先的少数国家不应当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和无理剥夺他国正当发展权利,各国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性机遇,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国反对在新疆域搞“军备竞赛”,始终坚持为全人类谋福利的原则,积极推动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基础上开展国际合作。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