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徐文立: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在产量和市场方面已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主营业务收入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三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众视DVBCN”。

视听电子是音视频生产、呈现和应用相关技术、产品和服务的总称,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和实现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内需的主力军。

作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在产量和市场方面已占据全球主导地位,主营业务收入约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三成。

202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7年和2030年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围绕提升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全球竞争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空间等关键要求,部署推进提升高水平视听系统供给能力、打造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开展视听内循环畅通行动、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等四方面重点任务。这一系列部署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统筹各方力量,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我国视听电子产业竞争新优势。

01

八大视听系统提升供给能力

《指导意见》围绕解决我国视听电子产业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的阶段性问题,立足供给侧高质量产品供给和应用侧场景再定义双向发力,推动产业生态持续完善,引导新型消费潜力加快释放。

一方面,电视机、音响等传统视听电子产品和消费者的需求难以匹配,即使降价也难以驱动用户进行产品换新,还存在智能电视机操作复杂、遥控器多、收费乱等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链协同发展不足,难以推动超高清终端、虚拟现实设备等新型视听电子产品普及。例如,4K/8K电视机可播放的超高清内容少,全屋智能、智能座舱、虚拟现实等新型视听电子产品尚未广泛普及,难以满足高端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提升高水平视听系统供给能力是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指导意见》聚焦下一阶段产业新兴增量的部分,首次提出发展八大视听系统,提升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培育若干千亿级细分新市场。

智慧生活视听系统适应了家庭娱乐消费需求的深刻变化,可引导企业向高品质视听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发展。未来,智慧生活视听系统将充分利用新技术、新形态,优化家庭影音、互动游戏、健康养老和生活服务等新体验、新场景。

智慧商用显示系统能够促进商用显示屏提质上量,极大满足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需求,应该从标准规范、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在推动产品创新提质外,助力城市文旅和商圈建设,打造视听新体验。

沉浸车载视听系统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车载音视频产品和服务的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但存在车载音视频服务单一,影音服务平台未充分挖掘和利用汽车的智能化潜能,服务未贴近出行场景等问题。

高品质音视频制播系统是视听内容的生产源头,加快高品质音视频制播成套设备攻关,有利于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整体实力提升,驱动音视频技术赋能行业智能化转型升级,也有利于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增长点。

教育与会议视听系统在疫情期间支撑了线上教育、线上会议的快速增长。在后疫情时代,需要解决好产品低端化、新场景孵化难等问题,加快发展运用视听技术的数字化教室和高品质的视听会议系统。

音视频采集系统是经济社会数字化治理的“眼睛”和“耳朵”,也是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技术领域,应推动该系统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和各行各业,满足用户对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更高要求。

数字舞台和智慧文博视听系统是创造文化新体验的重要途径。我国旅游资源丰富,但面临着视听觉呈现和特色创意不足的问题,应将音视频技术的创意创新融入传统文化,重构场景体验,为传统舞台艺术和文博展示带来全新发展空间。

近眼显示和激光显示系统是未来视听电子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均有望达到千亿级规模。可加快发展近眼显示和激光显示系统,推动多形态、低成本、高性能虚拟现实产品创新发展,推动激光电视、投影等产品普及。

02

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

随着音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听电子产业形态不断调整,产业范围持续延展,应用赋能效应愈发明显,产业体系面临重塑。一方面,除电视机、摄像机、投影机、音响、耳机等传统视听电子产品外,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终端产品向兼具高品质的视听功能演进升级,音视频成为各类智能终端的核心能力和消费者的关键需求。另一方面,视听电子向视听系统解决方案发展,赋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并孵化出众多新赛道、新领域,助力文化娱乐消费升级、助力民生资源下沉、助力工业制造提质增效。

建设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对于推动视听电子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指导意见》部署了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育壮大优质企业、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引导产业有序布局等四项关键任务。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的基石。我国是视听电子产品制造大国,但在音视频高端芯片、音视频制作工具软件、3D图形引擎等核心关键技术和设备领域亟待突破。部分关键原材料和高端设备不能满足自主生产需求。音视频核心标准大多采用国际标准,我国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需向国外企业支付高额专利费、软件使用费,利润率水平与国际企业差距明显。

培育壮大优质企业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的重点。立足我国视听电子多年发展积累和产用规模全球第一的产业地位,培育壮大一批优质企业是提升我国视听电子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是引领视听电子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加快培育与产用地位相符的知名品牌和龙头企业。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的核心。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既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要求,也是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有力举措。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加大、世界经济和贸易增长疲软之时,更加需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新旧产品和服务接续转换,加快推进视听电子产品由单一产品向应用场景的视听系统解决方案转型,并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发力升级。

引导产业有序布局是打造现代视听电子产业体系的关键。构建结构合理、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布局,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融合、平衡发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已经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川渝地区等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视听电子产业集群,京津冀、山东、湖南等地的视听电子产业集群也各具特色。

03

开展视听内循环畅通行动

据赛迪研究院测算,2022年我国视听电子产业规模约5.68万亿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自2022年11月起,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月同比增速连续9个月小于2%,随着2023年第四季度消费市场稳步恢复和各项政策落地见效,2023年11月,增加值月同比增速重新回到两位数水平,整体预测2023年产业规模与2022年基本持平。

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畅通国内大循环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现实需要,视听电子产品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发挥重要作用。《指导意见》提出五大畅通内循环行动,以期激活内需市场,释放消费潜力。

开展4K/8K超高清入户行动。我国已具备4K/8K入户基础条件,可通过4K/8K入户行动进一步牵引产业上下游继续创新、密切合作,加速打造家庭用户能方便快捷看到4K/8K超高清节目的服务能力。

开展优化电视收视体验行动。围绕电视收视难、收视乱等突出问题,分阶段开展治理,着力解决影响电视收视体验的堵点卡点,加快建设规范、公平、统一的全国统一电视收视大市场,让消费者重新回到电视机旁。

开展视听电子应用场景育新行动、品牌点亮行动、促消费行动是聚焦增强视听电子国内循环的动力和可靠性,应对市场需求不振、增势放缓的具体举措。

在应用环节,依托新型显示、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沉浸音频、裸眼3D等新兴技术,打造视听电子消费新场景,推动视听电子企业参与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出行、智能工厂、智能体育、智慧健康养老等创新场景建设。在品牌塑造方面,要开展品牌梯度培育,支持企业商标品牌、产业集聚区品牌、标准品牌等多品牌建设。在消费环节,要打造一站式、体验式视听电子消费场所,开展视听电子“三品”行动,面向特定群体,发展护眼护耳、适老化、低能耗的健康节能产品,加大语音识别技术应用和无障碍改造,降低产品使用门槛,释放消费潜力。

视听电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国际化发展和多方合作。《指导意见》还对深化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加快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稳定进出口规模提出了发展意见,积极融入全球产业生态,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

加快培育视听电子产业竞争新优势、构建现代化视听电子产业体系,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指导意见》的落地实施,需要各级政府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各自优势,互促互补,合力推动我国视听电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文化强国和数字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