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文/常良峰/王兰仪。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物流等传统基础设施以及以信息网络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引领性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统筹推进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是“十四五”时期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物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日趋凸显
国家“十四五”规划确定了“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目标任务。2022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明确指出,现代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高度集成并融合运输、仓储、分拨、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的重要支撑,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百年不遇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衰落及供应链断裂危机,中国经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物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同时,生产水平提高、消费方式改变和流通方式的变革也对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求强化现代物流战略支撑引领能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要求提高现代物流价值创造能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求发挥现代物流畅通经济循环作用,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加快现代物流技术创新与业态升级。
数字物流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
当今世界正加速迈入数字时代,数字时代需要兼顾实体和数字两个空间和两个市场,并实现相互之间的融合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数据已成为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的第五大生产要素,数据要素的资源、资产属性逐渐清晰,传统要素的数据化正在改变这些要素的配置方式,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推动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建设数字中国成为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十四五”时期是全球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期,是依托现代信息智能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基础设施的加速期。党中央提出的加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举措,为中国数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改造提升、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其中,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近年来中国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经为物流产业打下了较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也就是传统产业数字化,尤其是传统基础设施行业数字化转型所形成的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融合基础设施的关键在于运营模式的创新。数字物流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区”,也是现代物流与现代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主战场”,数字经济与物流产业的深度融合是国家“数实融合”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数字物流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抓手。
硬件基础设施、数字物流融合基础设施和生产服务性物流服务是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三大重点
“十四五”时期,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持续和优化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字物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培育发展生产服务性物流服务三大重点工作。
(一)持续和优化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
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指的是传统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仓储等物质工程设施和实体物流系统,都是由物质型的硬件组成,是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的硬件部分。“十四五”时期,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关注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继续推进和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国家物流枢纽是物流体系的核心基础设施,在全国物流网络中发挥着关键节点、重要平台和骨干枢纽作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和《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全面部署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工作,《“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工程”作为“十四”期间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1号工程”,国家“十四五”规划将“推进120个左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列入交通强国建设工程。截至2023年4月,全国已有4批、95个国家物流枢纽列入建设名单,未来要继续推进和加强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强用地、用能、资金等政策配套,可采取适度超前的政策。
二是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搭建。《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基本建立以“干线运输+区域分拨”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多式联运网络。加快推进存量物流资源和相关产业要素集聚整合,大幅提升国家物流枢纽组织效率和综合服务能力,强化物流网络规模经济效益。未来,要制定专项政策重点鼓励区域尤其是国家物流枢纽运营主体搭建以“大资源、大枢纽、大通道、大市场”连接为特征的,以“枢纽+通道+网络”为核心的,支撑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现代物流体系,建立以大通道为主、其他交通方式衔接的通道网络,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新形态,培育区域经济新增长点,实现国家物流枢纽互联成网,通达全国港口、口岸、枢纽、经济区和客户端,吸引更多产业转移和新兴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发挥物流枢纽的吸附能力;同时在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和延伸产业链,让通道成为区域未来发展和转型的新支撑和新亮点;实现物流资源优化配置和物流活动系统化组织,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降低全社会物流和交易成本。
三是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区域、产业、物流等布局优化调整。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依托全国优势资源地、产业和消费集聚地,布局建设一批流通要素集中、流通设施完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应用场景丰富的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服务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实施,打造若干设施高效联通、产销深度衔接、分工密切协作的骨干流通走廊,串接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未来要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串接生产和消费的作用,与先进制造、现代商贸、现代农业融合共创产业链增值新空间,提高物流网络对经济要素高效流动的支持能力,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和经济合理布局,推动跨区域资源整合、产业链联动和价值协同创造,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产业、消费、城乡协同布局。未来还要重点引导加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与国家物流枢纽、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设施布局衔接、联动发展;支持工业园区等新建或改造物流基础设施,吸引第三方物流企业进驻并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物流服务,推动现代物流和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空间布局优化,打造具有区域集聚辐射能力的产业集群,稳妥有序开展国家物流枢纽经济示范区建设。
四是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改变了中国的贸易格局和世界贸易格局,形成了海港陆港双管齐下的一个贸易体系。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群将出现沿海三大城市群继续发展与内陆陆港城市群随着“一带一路”跨越式发展的格局。内陆的西安、成都、重庆、郑州、武汉、长沙和乌鲁木齐,东北的哈尔滨和沈阳,以及西南的昆明、大理、南宁和贵阳都将得益于陆港经济、陆权贸易的发展;南向通道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南亚铁路也将改变云南昆明、大理、广西、南宁、成都和重庆在内的城市群发展。未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服务国家战略,以共建“一带一路”和南向通道为重点,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内陆物流大通道沿线物流基础设施支撑和服务能力,推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连接全球,借助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推动沿线国家布局产业经济带建设,推动内陆物流枢纽连接全球。
(二)加快数字物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物流不是传统的物流信息化,而是物流产业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深度融合,用数字思维引领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分三个层次打造物流数字基础设施、物流数据开发与交易平台、各产业物流优化与模式创新,进而将数字物流融入到各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进程,基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信息基础设施,建立“数字产业(如能源、钢铁、化工、建筑等产业)+数字物流+数字生态”的新型产业互联网体系,支撑相关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数字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社会经济系统的各个领域,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和生产力。
未来要大力鼓励和支持物流企业特别是物流枢纽运营主体打造数字物流供应链系统服务平台,加快数字物流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大数字物流基础建设。应用5G、实物感知技术建设通讯设施,部署仓储、加工、闸口管理、检验等专业系统,以及数据基础设施和平台、云边端协同计算、系统总线、信息安全的基础能力建设。
二是配套投入数字物流智能物联网设备。部署物联网设备并采集数据,通过基础设施、传感、通信、计算等,保证数据有效、快速、完整的获取、传输和计算。
三是充分开发和使用数字物流数据要素。对物联网传感器场景布点数据和实时采集数据进行汇总、清洗、归类、细分、筛选和归集,通过算法、算力、优化方案,在海量的数据中找到彼此关联的数据矩阵、交集及全集,加工处理后进行可视化及表格化的数据展示。
四是重点研发数字物流软件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的系统连接。开发数字物流服务平台相关功能,通过整合物流要素资源和数据,完成多式联运、仓储、加工、装卸车、分拨、配送等作业执行,为端到端业务流程场景下的整体协同运作提供支撑,并建立供应链上下游的系统连接和产业赋能。
五是规范数字物流管理系统。制定并提供符合物流资源、供应商、运营、基础数据和信息、软硬件系统运维等管理需要的管理机制、办法和工具。
六是通过智能化优化技术辅助决策。通过智能化优化技术如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大数据分析、算力、算法、模型建模等,在物流路径、成本、加工、配送方面进行数据最优组合分析和计算,形成对物流方案的组合分析及辅助决策,实现降本增效。
过去10余年来,中国消费互联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数字经济真正的蓝海在于数字化平台与生产场景相结合,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升级,形成产业互联网。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平台不仅自身能够形成庞大的产业,还能够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增效,改造升级,从而产生巨大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因此发展产业互联网的价值空间也非常巨大,通过数字技术和智能创新,对大量的传统产业赋能,将会使传统产业全面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真正最大化发挥现代化物流硬件基础设施资产价值,助力高质量发展。
(三)重点培育发展生产服务性物流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建立国内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因此,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占比将不低于25%;到2050年,中国制造业的GDP占比将不低于20%,与制造业强相关的生产性服务GDP占比约为15%,才能确保建立我国以实体经济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物流产业是一个复合型或聚合型的产业,不仅仅只提供仓储和运输基本服务,是将物流资源产业化,根据实际需要,把运输、加工、仓储、装卸、信息化服务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一个由要素重新组合的、以供应链创新带动产业创新为核心的新兴产业。物流产业也是一个生产性服务业,主要是为第一、二产业的制造生产和服务生产提供服务的产业。未来,一是要重点鼓励发展生产服务性物流新兴产业,深化物流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提高生产服务性产业的服务业占比,助力国家实体经济发展。二是要重点鼓励通过培育生产服务性物流新兴产业,依托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推动物流资源产业化,形成集运输业、加工业、仓储业、商贸流通业、数字化服务业、金融业等为一体的生产服务性新产业集群,提供从供给端到需求端之间的供应链服务,发展物流龙头企业,培育发展以生产制造为中心的生产服务性现代化产业体系。三是要重点鼓励发展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完善物流枢纽公共仓储、加工、铁路集散、空港集散等物流设施,面向周边提供集成化供应链物流服务,促进物流供需规模化对接,减少物流设施重复建设和闲置。四是要重点鼓励国家物流枢纽运营主体依托大型厂矿、制造业基地、产业集聚区、农业主产区等优势资源地和产业集聚地,提供原材料供应、中间产品和产成品运输以及加工、仓储、分销、信息服务等一体化的生产性物流服务。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Z].2021-03-23.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规划《纲要》解读文章之8: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EB/OL].2021-12-25.
3、国务院办公厅.“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Z].2022-12-15.
4、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EB/OL].2020-03-30.
5、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EB/OL].2023-02-27.
6、黄奇帆,朱岩,邵平.数字经济:内涵与路径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2.
7、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和建设规划[Z].2018-12-21.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Z].2021-07-21.
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Z].2022-01-13.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社.202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