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进入2.0 阶段,持续推进标准化进程

IPv6+作为IPv6的升级增强版,依托协议和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用户的需求,更有效地支撑万千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明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作者/MY。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我国规模部署IPv6不断取得新成效。

IPv6+作为IPv6的升级增强版,依托协议和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用户的需求,更有效地支撑万千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

活跃用户超7亿,部署IPv6效果显著

在强有力的政策引导下,我国IPv6规模部署应用正在全面推进。

目前,我国IPv6地址资源居世界前列,IPv6活跃用户数和流量均有增长。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规模已达7.583亿,约占中国网民的71.06%。

全国IPv6终端活跃连接数16.720亿,全国IPv6终端活跃连接数占比72.98%。

IPv6固定网络用户数3.873亿,占全部用户数的68.49%;IPv6移动网络用户数13.395亿,占全部用户数的78.81%。

IPv6+进入2.0阶段,全面驱动工业互联网发展

IPv6是互联网升级演进的方向和网络技术创新的方向,从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字生态等多个方面,支撑数字中国建设。

“面对数字经济新需求,IPv6亟须在广联接、超宽带、确定性传送、低时延、自动化和网络安全六个维度持续提升性能,从而高效满足万物互联、海量数据、生产上云、云网融合、智能运维和安全可信的需求。”

邬贺铨指出,IPv6+是对IPv6的系统化升级,有助于打造新一代高质量网络底座。

“从IPv6向IPv6+的升级,是一个从IPv6+1.0到2.0,再到3.0分阶段推进的过程。”邬贺铨强调。

在当前IPv6+所处的2.0阶段,应从三个方面着力推动标准化进程。

首先是VPN+,通过灵活按需切片,满足不同用户/业务差异化服务要求。

其次是IFIT(随流检测),可实现信道性能的实时检测,支持业务体验可视可管理。

最后是BIERv6(基于IPv6的位索引显式复制),即基于IPv6为组播服务提供更简化、更高效的支持。

标准领跑加快IPv6+创新发展

产业发展,标准先行。

在IPv6+领域,中国贡献了半数以上的国际标准草案,成为推动IPv6+发展的主要力量。

创新是发展IPv6+的关键动力。

其中APN6(基于IPv6的应用感知)增强了网络对业务的感知能力。

过去,IPv4的报头仅包含源地址和目的地地址,网络无法识别该IP包承载的业务类型和服务登记(SLA)要求,网络通常采用轻载方式,资源利用率低。

APN6利用IPv6扩展报头嵌入业务对信道的要求,以此为依据来组织信道。

未来还可以利用IPv6扩展报头嵌入所承载的数据属性,支撑对跨境数据流动的管理。

“这样一来,解决了过去只能依靠控制面应用感知的难题,有利于实现云网的无缝拉通,APN6的性能以及应用前景还可以继续深挖。”邬贺铨表示。

不断创新的SRv6帮助IPv6+实现路由的快速建立。

通过使用SRv6,可以在IPv6地址扩展报头中指定流量转发路径,从而快速建立起端到端的路由,中间的路由器不需要思考也不需要计算。

该模式具有低时延、快速倒换、支持组播和高可靠并发业务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SRv6也在不断进步,将原来长达128比特的报头缩短,从而大大降低网络处理的开销。

过去IPv4地址功能单一,靠增加协议来支撑新应用;现在,IPv6基于增强地址功能,能够对网络协议进行瘦身。

SRv6成为整合“云网边端”的统一通信协议,可提高网络配置效率高达60%。

例如,基于SRv6的网络切片生成速度更快,管理更简单,从而全方位使能VPN专网构建并确保服务体验。

过去,运营商往往需要依靠用户投诉才能发现信道性能劣化,或者检出网络故障却难以快速定位。

现在,基于IFIT实现的随流检测,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

随流检测对真实业务流插入特定的“染色比特”,具有高精准度,不仅可以做到定位丢包发生的位置,而且可以计算出逐跳时延和抖动,甚至能够进行路径还原,具有易部署和运维的特性。

随流检测的能力未来还可以扩展,支持对跨境数据安全性的监管。

BIERv6能够高效极简地实现组播业务。

业务仅在头节点配置,中间节点不感知组播流,不建立组播转发树,也不维护组播转发状态信息,能够高效完成组播报文分发,大大简化了协议,配置简单,易组大网。

写在最后

除了政策支持、技术创新、标准引领,中国在IPv6+领域正在多方面打造新优势。

在产品成熟度方面,已经推出了IPv6+相关标准产品;

在规模应用方面,我国已有100多个IPv6+试点项目;

在生态建设方面,几十家行业组织、企业、研究机构开展了IPv6+相关工作,形成了合力。

显然,IPv6+在中国未来的表现令人期待。(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公开演讲整理而成)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