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百家号未来智库,作者:广发证券,李璟菲、王亮。
一、1G到5G代际更替规律可循,6G将实现场景和网络范式大步跨越
(一)1G落后到5G领先,中国通信产业链跻身世界一流
在通信行业不同代际周期的更迭中,中国逐渐迎来了从1G落后、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5G领先可期的通信领域全产业链发展机遇。2009年正式实现3G网络商用,落后日韩8年;2013年实现4G商用,较欧洲落后4年;2019年5G正式商用,我国运营商在十年时间内实现了从3G-4G-5G三代通信标准的变更,也标志着我国通信技术正式在5G时代实现超越,国际领先。国内企业在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提升缩短了我国商用起步与国际领先的时间差距,这一提升源自于两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国内优秀通信厂商突破国外厂商的技术壁垒,使得中国技术与产品与全球接轨;二是通信全产业链的崛起:国内拥有从基站、传输网、光通信到终端极为完善的通信产品线。厂商积极拓展业务广度,挖掘业务深度,建立起世界一流的通信产业链。
每一代通信网络建设可大致分为愿景收集、技术研究、标准化、试验验证、专利化、产业化几个关键阶段。(1)愿景收集:基于现有通信技术,并结合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对下一代通信网络的设想。目标应当是满足下一个通信周期的信息社会需求,满足现有通信网络需要进一步提升的需求。(2)技术研究:确定潜在关键候选技术特性,对相关候选技术特性进行分析和解读,通信厂商启动技术研发试验。(3)标准化:国际移动通信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并冻结新一代移动通信独立组网标准。(4)试验验证:包括运营商和设备商在内的通信厂商共同合作并分配各自细分任务,完成技术方案和系统等关键验证。(5)专利化:通信厂商就各自细分研究领域的核心技术专利化。(6)产业化: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式商用,新一代终端及服务投入使用。以我国5G网络建设为例,4G网络造就了繁荣的互联网经济,解决了人际间随遇通信的问题,随着新服务、新业务不断涌现,移动数据业务流量爆炸式增长,4G移动通信系统难以满足未来移动数据流量暴涨的需求,急需研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
愿景收集:2013年4月,工信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共同支持成立IMT-2020(5G)推进组,旨在组织国内各方力量、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共同推动5G国际标准发展。5G旨在构建以用户为中心全方位的信息生态系统,使信息突破时空限制,提供极佳的交互体验,为用户带来身临其境的信息盛宴;5G将拉近万物的距离,通过无缝融合的方式,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技术研究:2016年1月,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正式启动,于2016-2018年进行实施,分为5G关键技术试验、5G技术方案验证和5G系统验证三个阶段。同时,我国保持和世界领先5G推进组织的技术互通和交流,2016年5月31日,第一届全球5G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欧盟、美国、日本和韩国的5个5G推进组织联合主办,指出5G发展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应用需求驱动力。
标准化:2018年6月13日,3GPP 5G NR标准SA(Standalone,独立组网)方案在3GPP第80次TSG RAN全会正式完成并发布,这意味着5G完成了第一阶段全功能标准化工作,R15形成了5G标准的第一个正式版本。试验验证:2018年12月10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公布,已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这意味着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开展5G系统试验所必须使用的频率资源得到保障,向产业界发出了明确信号,进一步推动我国5G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
专利化:我国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商积极参与5G标准制定,提出的极化码控制信道编码、核心网SBA架构、承载网协议关键接口方案均被3GPP采纳,成为5G标准中国化趋势的关键指标。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移动在3GPP/ITU等国际标准组织累计牵头5G国际标准项目156个,主导R17关键领域标准制定;累计申请5G专利超3600件,专利储备量位居全球运营商第一阵营。截至2021年3月,华为是5G核心专利全球最多的设备商,根据Clarivate Analytics数据,华为以1008项5G核心专利获得了21%的市场份额,后续的分别是三星12%,高通10%,诺基亚9%,爱立信7%。
产业化: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中国正式进入5G商用元年。2019年7月,中兴宣布首款5G手机。2019年10月,5G基站正式获得了工信部入网批准。工信部颁发了国内首个5G无线电通信设备进网许可证,标志着5G基站设备将正式接入公用电信商用网络。2019年10月31日,三大运营商公布5G商用套餐,并于11月1日正式上线5G商用套餐。
(二)6G时代:满足“连接+感知+智能”、“以用户为中心”的新一代通信网络
驱动因素:行业标准、双碳安全、产业模式等多重因素推动新一代移动网络发展。(1)行业标准或脱钩:中国在移动通信网络标准制定上经历1G落后到5G领先,超越欧美国家。美国对6G研发力度远超5G时期,并试图主导6G联盟排斥中国企业。在部分关键行业我国产业基础仍薄弱,提前做好通信网络从顶层到底层的布局尤为重要。(2)绿色安全成刚需:双碳战略目标使得绿色低碳成为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刚需;6G时代万物智联,通信网络将深度融合到生活点点滴滴,信息安全成为重中之重。(3)产业模式求变革:6G实现了应用场景的升级和拓展,赋能更多下游垂直行业,对千行百业的商业模式、产业生态提出了新要求。
应用场景:6G实现从“纯连接”至“连接+感知+智能”的转变,通信网络向信息网络升级。《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提出了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极其可靠通信、通信感知融合和普惠智能五大典型应用场景。五大场景中,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和极其可靠通信可视为5G三大场景在技术指标和应用领域两端的升级;而通信感知融合和普惠智能则是新增场景。通信网络也实现了从纯连接到“连接+感知+智能”的飞跃,是通信、计算、大数据、感知、AI一体融合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随着通信网络部署场景的持续扩张,6G通信网络也将实现地面蜂窝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的融合,构建起广域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的三维立体网络。
网络范式:6G实现从“以运营商为中心”到“以用户为中心”转变,需求为本量身定制。传统通信网络以运营商为中心,为用户提供标准化语音通信服务。随着用户对用户体验的提升以及不同用户需求的多样化,运营商为避免“管道化”,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通过重构网络架构和功能,实现了网络按需编排、灵活适配和迅速部署。5G时代在部分典型应用场景已实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网络切片、5G专网等应用有序推进。6G时代,用户对体验度要求进一步提升,需求更加碎片化、多样化。运营商或将以人工智能为基础,引入参与式的组网与业务模式。该模式将所有参与者的资源汇聚成一个动态资源池,根本性地将商业模式从运营商视角切换至用户视角。
在6G研发时间表和进程中,目前还处于早期研发阶段。根据中国联通董事长刘烈宏3月初在中国联通2022年度业绩说明会上的交流,到2025年,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将确定6G的愿景和主要应用场景,并开展6G的早期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在2025年以后将转入到6G的关键技术的突破阶段。到2028年左右进入到6G的规模化商用产品的研发阶段。预计到2030年,6G开始正式商用。
二、5G下半场之产业链篇:能力边界拓展,新场景、新需求拉动转型升级
全新应用场景和范式推动通信从关键技术驱动向应用需求驱动转变。技术的升级是传统通信发展的核心,也是传统通信网络迭代升级的最大挑战。从1G时期的语音通信,到4G的即时视频网络和5G的万物互联,通信技术的升级使得数据传输速率更加快捷、传输内容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以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崛起,运营商语音、短信等传统业务受到严重侵蚀,作为运营商传统收入来源的语音、短信收入占比下滑,数据流量业务占比逐年增加,运营商出现逐渐“管道化”的问题。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倒逼通信厂商自身价值重新挖掘,如何在实现技术提升的同时,有效解决自身成本、运维、变现能力等问题,满足未来社会全新的发展形态和场景需求,是通信厂商需要持续挖掘的议题。
用户需求多样化、差异化驱动通信行业边界持续拓展。未来通信行业的发展也需要满足运营商拓展网络边界和范畴的需求。从用户需求角度看,用户早已不满足于单纯的通信需求。新的通信网络需要提升大数据的存储处理与计算能力、IT系统的集成以及更高的安全性,从而把网络打造成一个综合的信息平台,使得通信网络能够根据客户需求,通过软件的编排快速适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差异化、定制化地为客户提供通信服务。从行业发展角度看,将AI算力、大数据处理、通感一体化以及安全性等其他能力融合到通信行业中是大势所趋。
(一)华为:老牌通信主设备商从IC企业向ICT提供商转型
华为创立于1987年,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战略转型之前华为的主要业务是作为通信设备制造商向各大运营商提供通信设备。随着5G、AI等数字新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广泛应用,ICT行业正在从一个垂直行业演变成全社会的平台性产业,使能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空间广阔。从2012年起华为便踏上了从IC向ICT转型的发展战略,逐步实现了从通信厂商向科技厂商的升级。华为当前的业务可分为ICT基础设施业务、云计算业务、终端业务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几大领域。几大业务领域相互协同、共同发展,拼接成华为生态战略布局版图。
(1)ICT基础设施业务:从运营商市场拓展至政企市场,从联接产业拓展至计算产业。ICT基础设施业务是华为的起家业务,自成立以来,公司深耕运营商用通信设备业务领域,到2011年已成长成为全球领先的运营商用通信设备巨头之一。行业格局基本确定导致公司层面难以有大的增长突破。华为对组织结构做了重大调整,将业务分拆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大事业群。从市场角度看,ICT基础设施业务也从运营商市场扩大至政府和企业市场。从产业角度看,ICT基础设施业务主要包括联接产业和计算产业。联接产业从最初基于无线网络的联结扩展至全光网络、云核心网等,同时聚焦多样性计算和数据存储产业布局,支撑运营商及政企客户的运营运维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运营商业务,华为持续通过创新的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为消费者、家庭用户和行业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并助力运营商实现商业新增长。移动高清视频成为常态,泛在千兆网络需求日益强烈,5G成为移动用户首选业务;家庭成为多元化中心,无处不在的联接和极致体验成为刚需,FTTR全光解决方案实现全屋信号覆盖;企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华为通过云化技术让运营商自身系统更加敏捷弹性,也通过智能云网帮助企业快速入多云,助力运营商为行业数字化提供可靠的ICT基础设施底座。政企业务,华为从场景、模式和生态三个方面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前景与未来。华为共打造了覆盖10余个行业的100多个场景化解决方案。同时,为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华为成立了智慧公路、海关和港口等军团,整合资源高效服务客户,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行业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
(2)云计算业务:数字化是企业在信息化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数字化成功的关键是以云原生的思维践行云原生。华为云秉承共创、共享、共赢的生态理念,坚持创新、践行技术普惠,依托云原生2.0系列产品持续赋能各行业高质高效数字化转型。华为云为用户横向提供融合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云平台,纵向提供打通生产、部署、运营、消费全环节的使能平台;并提出“云云协同”的概念,将华为云基础设施和华为终端云移动应用生态进行深度协同,为超过3万家合作伙伴和260万开发者提供优质服务体验。
(3)数字能源业务:华为数字能源持续推动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公司聚焦清洁发电、交通电动化、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提供绿色、智能的差异化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实现家庭、建筑、工厂、园区、乡村、城市等场景的低碳化。截至2022年底,华为数字能源助力客户累计生产绿电6,951亿度,节约用电195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4亿吨,相当于种植4.7亿棵树。
(4)终端业务:华为终端业务坚持以消费者为中心,构建万物智联、亿亿连接的全球生态。HarmonyOS持续迭代升级,并与诸多新产品相结合,为全球消费者带来更丰富的全场景智慧生活体验。华为以分布式能力为底座,以技术赋能智能硬件厂商,利用鸿蒙智联产品协助超过1900家合作伙伴进行生产、运营。在过去数年时间里,华为坚持以“1+8+N”为战略引领,以HarmonyOS和HMS生态为核心驱动及服务能力,以消费者为中心,围绕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为主的五大场景,持续构建有温度的、消费者最信赖和喜爱的智能终端品牌。
(5)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华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增量部件,助力汽车产业的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升级。在全球汽车电动化进展远超预期、加速进入快速发展黄金时代的背景下,华为以安全可信为宗旨,坚定不移加大智能汽车部件业务投资力度,加速在新能源汽车产品布局,为客户及伙伴提供超过30款高品质汽车零部件产品,并通过HI(Huawei Inside)和智选模式为车企提供解决方案,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重要部件供应商。
作为数字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华为在未来仍将致力于构建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智能化世界。除了拓展传统的联接业务的边界外,公司还旨在通过无所不及的智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体验服务,为千行百业构建更加强大的数字平台。
(1)无处不在的联接:公司持续拓展传统联接业务的边界,实现个人场景升级和政企数字化转型。面向个人和家庭,华为与运营商一道为客户提供5G千兆、光纤千兆和Wi-Fi千兆的全场景超宽带联接体验;面向政企,华为与合作伙伴一道为客户提供泛在超宽、确定性体验和超自动化全场景智能联接解决方案,使能行业数字化转型。联接领域持续创新,先后推出5G、极简站点、全融合云原生5GC、最佳性能Wi-Fi 6、智能无损数据中心网络、全光交换OXC、智能ONT、绿色数据中心等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积极与产业界共同定义联接产业的5.5G,持续助力产业发展。同时,引入AI技术实现网络的超自动化运维管理,引入新的算法逐步实现确定性IP网络,更好满足工业场景下的联接需求。
(2)无所不及的智能:通过在数据存储、多样性计算和云服务的持续创新,实现无所不及的智能,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在数据存储领域,华为推出融合、智能、开放的数据基础设施,打破存储与数据库、大数据的边界,对数据的存、算、管、用等实施端到端的整合和优化,让数据的每比特价值最大、成本最优。在计算领域,通过计算体系架构、工程、基础软硬件协同的持续创新,秉持“硬件开放、软件开源、使能伙伴、发展人才”的战略,构建开源开放的基础软硬件生态,为世界提供多样性算力。在云服务领域,华为云提出一切皆服务的发展理念,实现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即服务和经验即服务,让算力像水和电一样,唾手可得。
(3)个性化体验:企业基于AI、云等新技术,提供更加客户化的体验。以人为中心的智慧互联时代,场景和体验正在被重构,产品及服务的边界已被打破,家居、出行、办公、影音娱乐、运动健康等各种场景更趋于融合,内容与服务在全场景随人而动、无缝协同;软件服务和智能设备智能协同,实现随时随地的全场景智慧化体验。华为致力于与全行业的软件、服务及硬件生态合作伙伴一起,围绕消费者进行系统的整合与创新。企业能够基于AI、云等新技术,深刻洞察客户需求、敏捷创新,提供更加客户化的体验;产业通过整合协同推动规模化创新。
(4)数字平台:提供领先创新的数字平台解决方案,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全面深化,各行业进入智能升级新阶段。视频数据、工业数据、个人和消费数据等越来越多源、多形式,并相对孤立,需要一个强大的数字平台来拉通、整合。联接、云、AI、计算等先进数字技术,改变了组织的运营方式,创建了新的业务模式,这一过程即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这些IT系统及相应的运营方法构成了组织的数字平台。华为联合生态伙伴,提供领先创新的数字平台解决方案,以及构建数字平台的技术和产品,帮助客户打造开放、灵活、易用、安全的数字平台,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为数字经济注入新动能。
(二)运营商:产业数字化业务打开全新成长曲线,有望实现自身价值重塑
1.运营商业绩拐点出现,To B业务第二曲线带动收入上升
5G周期叠加“提速降费”政策尾期,运营商守得云开。2019年以来,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增速开始反弹。5G时代电信收入的增速的反弹来源于两方面:(1)5G时代来临,电信业务收入进入新周期,5G带动运营商ARPU值不断提升;(2)提速降费政策步入尾期,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不再提出电信业务“提速降费”。我国已实现5G引领,预计国家政策今后主要是通过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和政策指引来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由国家政策引导行业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是主要的方向和趋势。
三大运营商业绩拐点出现,业绩高速增长。2022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收入分别为9372.59亿元、4749.67亿元、3549.4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49%、9.40%、8.26%。净利润方面,2022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54.59亿元、275.93亿元、72.9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1%、6.32%、15.76%。
国内行业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需求带动运营商To B需求快速增长,运营商增长焕发新机。随着国内数字经济的进一步释放,To B端数字化渗透率逐步提升,2021年以来,国内云市场下游需求分化,政企行业上云需求逐步超过消费端,运营商凭借安全可信和强大的长尾客户覆盖能力,政企业务迎来发展的新蓝海。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电信业务中的新兴业务收入快速增长。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业务快速发展,2022年共完成业务收入3072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16.1%提升至19.4%。其中,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业务比上年分别增长11.5%、118.2%、58%和24.7%。
(1)中国移动政企市场成为增收引擎,动能强劲。截止2022年年底,中国移动DICT业务收入达到864亿元,同比增长38.8%。2022年,移动云收入达503亿元,同比增长108.1%,综合实力迈入国内业界第一阵营。与天翼云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2)中国电信云和IDC业务地位稳固。截止2022年年底,中国电信产业数字化收入达到1178亿元,同比增长19.7%,天翼云收入继续保持翻番。根据公司2022年年报数据,2022年天翼云收入达到579亿元,同比增长107.5%。
(3)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增速显著。截止2022年年底,中国联通产业互联网业务收入首破700亿大关,同比大幅提升29%,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占主营业务收入比达到22.2%。其中,联通云加速发展,实现收入361亿元,同比提升121%。
2.数字经济时代,运营商获新机遇与新使命,有望实现自身价值重塑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作为未来主要经济形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2022年初,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坚持“创新引领、融合发展,应用牵引、数据赋能,公平竞争、安全有序,系统推进、协同高效”的原则。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产业数字化转型迈上新台阶,数字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更加普惠均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展望2035年,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数字经济成为多地202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截止2023年2月,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均已发布数字经济相关的专项政策,浙江、河南、重庆等省份在“新春第一会”上也重申了数字经济在2023年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数字经济在经历了概念引导阶段之后,已经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地方政府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和数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结合自身优势,加速数字经济相关产业落地速度。数字经济概念引导阶段,地方政府多聚焦于产业数字化、数字化质体、数据价值化、数字安全等上层建筑搭建,力求完整全面。在实际落地阶段,数字经济必须要依靠实体经济,作为一种技术手段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实现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地方政府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和数字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结合自身优势产业,推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加速落地。
电信运营商过去肩负打造数字底座重任,未来将在信息服务、数据安全、企业专网、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各领域发挥自身优势,在数字经济时代重塑自身价值。电信运营商作为数字基座打造者,具有网络、数据、技术、安全等天然的基因,将从各个领域参与数字经济发展。从三大运营商自身营收结构来看,运营商对外提供数字化服务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IDC、网络安全等数字业务板块成为三家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在数字经济时代肩负新使命,在各行业数字改造当前打开新发展空间。
3.运营商是通信行业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排头兵
运营商是通信行业ESG管理践行的领路人。运营商作为数字信息基础设施运营服务的主力军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始终坚持在实现自身转型发展的同时,将环境、社会及管治责任融入到经营管理中,坚持绿色运营、彰显社会担当、注重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积极回馈社会,确保公司在健康可持续发展之路阔步前进。
E维度上,运营商坚持绿色运营,致力于与环境和谐共生。运营商从自身、产业和社会三方面着手,推进全生命周期环境管理,打造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创新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解决方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努力。以中国移动为例,2021年,中国移动发布了“C三能——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白皮书,深化网络节能技术研究应用,推进网络架构绿色转型,积极引入清洁能源,打造低碳发展优势。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2.1%。中国电信携手中国联通推进网络共建共享,截止2022年底,双方累计共建共享5G基站超过100万站,共享4G基站超过110万站,双方累计节省网络建设投资超过2700亿元。
S维度上,运营商充分彰显社会担当,竭力发挥企业专长,持续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一方面,作为算力基建坚实底座,运营商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网络提速降费利企惠民,促进千行百业数智化升级,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大型活动通信和网络安全保障工作、抢险救灾应急通信、通信网络违法犯罪打击等目标。另一方面,运营商深度助力党和国家共同富裕目标,积极响应“数智乡村振兴计划”,发展网络+乡村振兴模式,助力帮扶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不断缩小数字鸿沟和应用鸿沟,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智赋能,并持续开展公益慈善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G维度上,运营商持续探索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完善企业管治。秉持诚信、透明、公开、高效的企业管治原则,严格遵守公司规则要求,确保高水平的企业管治。充分发挥管理层经验和专长,促进公司治理结构和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化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合规管理向新业务拓展,合规管理能力持续提升;积极采用数智化手段,提升风险预警能力和风险管控效果,进一步强化重点业务、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的监督,保障企业持续健康运营。
4.中国电信运营商相对全球被低估
中国电信运营商估值低于全球均值。电信运营商作为典型的头部央企,具有大市值、低估值、高分红、盈利稳定的特点。当前运营商板块较海外厂商被低估:截止2023年4月20日,H股移动、电信、联通PB估值0.99/0.82/0.50倍,A股移动/电信/联通PB估值1.69/1.44/1.18倍,低于全球主要运营商PB均值。
我们认为,中特估值体系下,运营商将享受估值提升的红利。通信行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将进一步完善信息和算力基建,保障数字基座合理建设和信息高可靠传输,并在此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延伸,为行业和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三)流量基建:AIGC催生算力增长,流量基础设施产业链持续迭代升级
ChatGPT是建立在大型语言模型基础上的对话式自然语言处理工具。ChatGPT的全称为是建立在大型语言模型基础上的对话式自然语言处理工具,由美国OpenAI公司于2022年11月30日发布。ChatGPT的表现形式是一种聊天机器人程序,目前ChatGPT已经能够处理自然语言在不同语境下的复杂场景,可以用于大多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并在社交媒体、客户服务、智能语音助手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的影响。
ChatGPT标志着AIGC规模化、商业化的开始。ChatGPT在2022年11月推出之后,仅用两个月的时间,其月活跃用户数便超过1亿,在短时间内积累了庞大的用户基数。ChatGPT属于生成式AI,可以与用户不断沟通交流,产生新的内容,高效实现自然语言处理任务,能够进行辅助性生产工具、用于快速内容生产及实现人机对话,可作为插件与各类应用相融合,在办公、娱乐及生活等不同场景得到应用。ChatGPT的爆发,标志着AI在自然语言学习领域的大模型的进展,可以视为AIGC产业化的标志性起点,标志着AIGC规模化、商业化的开始。
ChatGPT引发新一轮AI算力需求爆发。根据OpenAI发布的《AI and Compute》分析报告中指出,自2012年以来,AI训练应用的算力需求每3.4个月就回会翻倍,从2012年至今,AI算力增长超过了30万倍。据OpenAI报告,ChatGPT的总算力消耗约为3640PF-days(即假如每秒计算一千万亿次,需要计算3640天),需要7-8个投资规模30亿、算力500P的数据中心才能支撑运行。
ChatGPT代表了新一轮AI算力需求的爆发,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及超算数据中心作为泛AI领域的重要基础设施支持,其数量、规模都将相应增长,同时带动高端交换机、高速率光模块及液冷技术的渗透加速。交换机/光模块:高算力背景下,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升级带动光模块用量扩张及向更高速率的迭代。硅光、相干及光电共封装技术(CPO)等具备高成本效益、高能效、低能耗的特点,被认为是高算力背景下的解决方案。CPO将硅光电组件与电子晶片封装相结合,使引擎尽量靠近ASIC,减少高速电通道损耗,实现远距离传送。目前,头部网络设备和芯片厂商已开始布局CPO相关技术与产品。英伟达最新的GPU系统采用800G光模块和51.2T交换机芯片,为了降低AI集群中光连接的成本和功率,CPO端口方案应用有望加速。
IDC数据中心:“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一周年,从系统布局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随着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的部署和“东数西算”工程的推进,算力集聚效应初步显现,算力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加速升级,同时数据中心集中东部的局得到改善,西部地区对东部地区数据计算需求的支撑作用越发明显。我们认为政策面推动供给侧不断出清,AI等应用将带动新一轮流量需求,有望打破数据中心近两年供给过剩的局面,带动数据中心长期发展。
运营商:通信运营商自身拥有优质网络、算力、云服务能力的通信运营商,同时具备天然的产业链优势,依靠5G+AI技术优势,为下游客户提供AI服务能力,是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布局端,中国移动打造九天人工智能平台,推进AI商业化,赋能中国移动内外部数智化转型;中国电信全面布局大模型技术,积极探索产业版“ChatGPT”的商业化应用;中国联通全力升级算力网络,推动5G和AI技术的融合。资本开支端,运营商资本总开支呈现周期变化,传输网集中建设期高峰已过,资本开支向信息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倾斜。2023年中国移动算力网络计划投入452亿元,同比增长34.9%,占投资总额的24.7%;中国电信算力(云资源)计划投入195亿元,同比增长39.3%;中国联通算力网络投资将达149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
边缘计算:5G网络架构升级,形成以数据中心为基础设施,以云化为基础平台,形成四个云中心,即接入云、边缘云、汇聚云和核心云。边缘计算能够根据不同场景将节点部署在5G网络的不同层次,从而满足用户的不同业务需求。例如,为了满足低时延场景,边缘计算可将节点部署在基站侧的接入云位置,而对于mMTC场景则需部署在更高的汇聚云位置,以实现大范围区域覆盖的业务需求。边缘计算借力5G网络新架构实现更高效、智能、灵活的资源调配。麦肯锡通过分析11个部门的100多个边缘计算用例,预测至2025年边缘计算将创造超过2000亿美元的硬件价值。
三、5G下半场之应用篇:B端应用有望唱主角
5G周期传输网集中建设期高峰已过,资本开支向信息和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升级倾斜,同时下游C端高清视频和B端行业信息化应用有望开花结果。行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在于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终端渗透率提升。
(一)to C端:4G应用爆发到5G场景爆发,高清视频产业链或将率先兑现
硬件端、网络端和内容端积累成熟,高清视频产业链或将率先兑现。5G时代C端用户数量水位基本见顶,增量红利有限,如何针对存量用户数据需求,实现新技术、新场景的创新与升级,是通信跨越代际发展的重中之重。2019年5G商用之初,行业凭借在4G时期在to C端良好的技术传承,叠加5G指标的升级,推出云游戏、高清视频、AR/VR等首批5G应用场景。近年来,伴随着5G建设持续推进升级,各类应用场景在硬件端、网络端和内容端实现三重升级。我们认为,高清视频产业链在上中下游的积累相对成熟,业绩或将率先兑现。
上游硬件端:机顶盒市场由传统DVB机顶盒向智能机顶盒升级迭代。根据格兰研究数据,2018年-2020年国内市场智能机顶盒占比从45%增长至74%。国内三大运营商2021年重启招标,主要采用机顶盒、固网宽带、手机三项业务捆绑销售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机顶盒的转型升级。根据STATISTA数据,中国IPTV渗透率自2016年后快速提升,预计2025年将超过70%。2020年由于疫情冲击叠加5G建设占用大量资金,运营商招标放缓。随着疫情缓解,运营商重启招标,根据流媒体网数据,以中国移动为例,2021年全年招标量已达到5410万台,较2020年增长258%。
中游网络端:超高清视频等应用催生拉动千兆网络,光纤入户加速推进。超高清视频包含高分辨率、高帧率、宽色域、三维声等特点,对信号的处理能力要求大幅提升,对传输速率、时延、带宽要求提升,千兆网络应运而生,光纤入户也成为家庭宽带组网的重要推演方向。工信部提出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到2022年底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光器件、光模块和光纤光缆厂商积极响应,10G PON、相干传输、Wi-Fi 6等全新传输技术应运而生。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底,1000Mbps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9175万户,同比增长9.1%。
下游内容端:5G频道建设赋能未来电视千人千面新形态。2022年1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5G频道技术白皮书》,进一步明确了5G频道后续的设计原则、整体框架和功能。5G频道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化服务,是满足用户多样化、新体验、高品质试听需求的新媒体。5G频道的核心应用场景是视听新内容,包含音频、超高清视频、沉浸式视频、互动视频等多种内容形式,满足了用户对高品质视听内容的进阶性要求、个性化试听内容的偏好性需求和对沉浸式内容的体验性需求。5G频道还将提供各种主题的5G+VR内容,基于VR头戴式显示器及其他可穿戴设备为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内容题材选择,创造更具沉浸式体验感的视听新享受。
(二)to B端:行业信息化下游应用场景逐步成熟,关注细分高景气市场
应用软件到垂直行业,to C到to B,5G打造全新商业模式。4G时代,to C端应用软件的爆发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热潮;5G时代,C端用户见顶,互联网盈利模式固化,5G因其高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优势,符合下游部分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有望乘产业数字化的东风,打造全新商业模式,加速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工信部前部长苗圩曾在财新峰会提出5G应用场景的“二八率”,即5G应用场景中约20%是to C场景,剩余80%是to B场景。与此同时,5G终端品类逐步丰富。截至2022年6月,全球193家厂商发布24类1454款5G终端,CPE、模组和工业级CPE设备等to B类应用占比逐步提升。
1.工业互联网:加速渗透传统行业,以太网设备国产替代需求提升
工业互联网加速渗透传统行业,赋能作用深入显现。根据《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白皮书》,2021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到4.10万亿元,名义增速达到14.53%,2017~2021年期间年复合增速达11.73%。工业互联网加速向实体经济渗透,在能源、医疗、石化、冶金等多个行业发挥赋能效应。产业结构初具雏形,已形成平台、网络产业领跑,数据、安全产业日渐繁荣的产业发展格局。2021年,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网络、数据产业名义增速分别达到23.49%、17.28%、16.23%,10.79%。
当前我国5G建设实现规模化部署,5G应用已经从C端向B端探索,具备赋能千行百业的基础。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2022中国“5G+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报告》,全国4000余个“5G+工业互联网”项目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5G全连接工厂种子项目中,工业设备5G连接率超过60%的项目占比超一半。5G应用从C端不断向B端扩展,为工业、港口、矿山、电力等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强劲动力。工业互联网向大中型制造业企业渗透,上游网络&设备层相关工业以太网交换机及工业网关需求有望提升。目前针对一些场景封闭性较强,需求清晰的场景比如矿山、港口、电力、轨交等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进程已有具体应用,进程在不断向前推进。我们认为,针对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通过近两年的需求探索和供需之间差距不断拉近,工业互联网标准工作不断推进,部分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大中型制造业企业开始逐步尝试智慧化工厂改造。
2.电力信息化:电网信息化投资倾斜,配电物联网将加速发展
“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投资规模稳步提升,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十四五”期间,全国电网投资预计将达三万亿元。其中,国家电网计划投入电网投资2.4万亿元,南方电网总体电网建设将投入6700亿元。“十四五”是推进“碳达峰”的关键时期,电网投资规划的主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要求电力系统发展应逐渐向跨行业、跨领域协同转变,各产业用能方式向全面低碳化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应当逐步成为绿色电力供应的主力军,电网建设将进一步提升对新能源供给的消纳能力。
智慧融合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基础保障。新型能源体系下,伴随大规模新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接入,实时状态采集、感知和处理能力逐渐增强,调度模式需由源荷单向调度向适应源网荷储多元互动的智能调控转变。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海量异构资源的广泛接入和统筹调度,“云大物移智链边”等先进数字信息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广泛应用,助力各环节实现高度数字化、智慧化、网络化的革新升级,推动以电力为核心的能源体系实现多种能源的高效转化和利用。
2023年全国电网计划投资总额预计超6000亿,投资明确电网数字化转型是主要方向之一,配网投资将进一步加大。国家电网预计2023年电网投资规模将达5200亿元,同比增长4%。同时国家电网提出要加快推进电网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现代智慧配电网,促进微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发展,满足各类电力设施便捷接入、即插即用。南方电网预计2023年加快推进电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等在粤项目建设,年内计划投资约800亿元。
配网物联网需求有望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快速提升。配电物联网能实现配电网中端到端、端到云的全面互联、互通、互操作,以云端协同的边缘计算方式实现配电网的全面感知、数据融合和智能应用,支撑新型能源系统建设发展。预计随着配电网侧资本开支加大,配电物联网中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电自动化系统建设的电力终端需求将快速提升。我们认为,在用电信息采集方面,国网公司于2022年开启双模通信单元已经完成首批招标,2023年会继续开启双模通信单元招标;在配网智能终端方面,随着配网检测需求提升,能源路由器、能效检测终端、表箱监测终端、断路器等配网侧需求将快速提升。
3.煤炭信息化:5G应用前沿阵地,政策助力矿山智慧化进程加速
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加速引导矿山行业的智能化发展。2020年3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等8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形成煤矿智能化建设技术规范与标准体系。到2035年,各类煤矿基本实现智能化,构建多产业链、多系统集成的煤矿智能化系统。2020年以来关于智慧煤矿政策频发,相关政策延续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纲领性要求的同时,在覆盖市场、矿山场景、技术要求细则方面更加细化。2022年11月,国家矿山安监局及财政部发布《煤矿及重点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建设工作总体方案》,重点着力矿山AI视频智能辅助监管及煤矿监测监控设备建设,提升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能力,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26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所有在册煤矿、2400座重点非煤矿山重大灾害风险防控项目建设工作。
煤炭行业供给侧改革成效显著,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煤矿企业利润率快速提升。自2016年去产能以来,我国煤矿数量逐步减少,我国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显著,落后产能逐步淘汰。随着煤炭产能逐步集中,产业生态持续优化,为我国煤矿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2021年以来,由于上游能源价格上涨,煤价快速上涨,煤炭行业迎来行业高景气周期,收入增速和利润率均达到历史高点。
5G大带宽和低时延特性支撑智慧煤矿无人化作业向前推进。煤炭作业环境具备极强的封闭性特质,同时智慧采煤需要大带宽、低时延技术支持,是最能凸显5G特色的行业应用。2019—2021年,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在5G智慧煤矿领域持续投入超过2亿元,以整合煤矿系统、实现数据融通、实现智能应用为核心。2022年3月,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集团已建成世界采矿行业最大的企业级5G专网,实现了跨三省井上区域全覆盖、11个选煤厂全覆盖、年产1600万吨上湾井工矿全覆盖,并完成其他矿井10个综采面、4个掘进面、3类数十台机器人等5G全覆盖,进一步推进以智慧煤矿场景为例的“5G+工业互联网”进程。
政策密集催化,煤炭行业利润上行,叠加矿山面临招工难和员工老龄化危机,将推动煤矿企业对于智慧矿山投入资本开支进一步提升,5G等智慧矿山相关装备渗透率有望提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加上劳动力结构性失衡,煤矿企业“用工荒”问题进一步凸显,智能矿山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井下信息高可靠传输交互、煤矿工作全场景可视化监控等需求,有效提升煤矿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实现少人化乃至无人化作业,最终达成煤矿生产安全提升、减员增效、节能降耗的产业升级目标。随着超高清AI视频智能辅助监管监察系统在智慧矿山渗透率提升,针对智慧矿山场景的5G专用通信装备需求将随之提升,同时相关人员定位、设备监控等装备等需求凸显。
四、6G展望:空天一体、通感融合、普惠智能打开通信网络新篇章
6G实现从“纯连接”至“连接+感知+智能”的转变,通信网络向信息网络升级。《6G典型场景和关键能力白皮书》提出了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极其可靠通信、通信感知融合和普惠智能五大典型应用场景。五大场景中,超级无线宽带、超大规模连接和极其可靠通信可视为5G三大场景在技术指标和应用领域两端的升级;而通信感知融合和普惠智能则是新增场景。通信网络也实现了从纯连接到“连接+感知+智能”的飞跃,是通信、计算、大数据、感知、AI一体融合的新一代移动信息网络。随着通信网络部署场景的持续扩张,6G通信网络也将实现地面蜂窝网络和非地面网络的融合,构建起广域覆盖的空天地一体化的三维立体网络。
(一)超级无线宽带:技术、应用、覆盖范围全面升级,泛在连接、沉浸式体验成为可能
超级无线宽带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aseband,eMBB)的演进和发展,在技术指标、应用领域和覆盖范围层面都实现了升级。技术指标方面,超级无线宽带对峰值传输速率、用户体验速率、传输时延、吞吐量和最大连接数量等主要性能参数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用领域方面,超级无线宽带超高速率、超高带宽、超低时延的特点,使其被广泛应用于沉浸式XR、通感互连、全息通信等全新场景;覆盖范围方面,超级无线宽带旨在实现广域、高质量的泛在连接,满足网络在室内外、偏远地区以及飞机船舶上的广域无缝覆盖。
1.沉浸式XR:技术和终端持续升级,C端场景深化,B端赋能数字化转型
技术指标持续提升,终端向小型化、智能化发展。技术方面,XR业务技术向实时交互、沉浸式、高清、3D等方向不断发展,未来云化XR系统将实现用户和环境的语音交互、手势交互、眼球交互等复杂业务,对网络环境的稳定性、传输时延、网络带宽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根据华为《6G:无线通信新征程》,云XR的目标头动(MotionTo-Photon,MTP)时延接近人类感知极限(约10毫秒),仅为当前VR要求的一半。此外,极致XR还需要将原始速率提高100倍以上。终端方面,感知云化XR技术中的内容上云、空间计算上云将明显降低终端应用的能耗,终端设备向小型化、智能化不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终端设备功率受限的问题,绿色低功耗的XR终端解决方案或将成为未来研究热点。同时,为了避免长时间使用引起头晕等状况,有效对应晕动症也是后续云XR所要注意的重要因素。
2.全息通信:全感官实时交互式反馈,裸眼3D显示解决方案来日可期
全息通信对传输时延以及各感官信息间相对传输时延提出了严格要求。全息通信涉及到嗅觉、味觉、触觉等实时感官信息,这些信息需要与视听信息一起通过网络实时传输。设想我们带上交互式设备或是依靠裸眼3D显示,就可以看到远在他乡的家人,实现与家人面对面式的互动。全息通信的最大难点在于在高度动态的环境下,实现高度依赖交互式反馈的远程操作,对网络传输的带宽、时延、信息同步以及安全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交互式反馈的远程操作通常对时延要求很高,对空口传输的预期往返时间(RTT)要求低至0.1毫秒;同时,对于视听、触觉、嗅觉、味觉信息之间的相对传输时延、可靠性等也有严格要求。
裸眼3D方案有效解决感知及疲劳问题,材料硬件端成突破重点。佩戴头戴式设备时,用户要始终盯着屏幕,无法感知景深,同时易造成疲劳和头晕。裸眼3D方案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裸眼3D显示基于视调节,以来光场和全息显示技术,使得用户无需佩戴设备即可实现全息通信。目前行业提出的两种主要解决方案为特制裸眼3D屏幕和特制全息投影屏。前者需要的主要硬件设备则包括全息膜、高速视觉传感器、全息光栅、显示芯片组、液晶面板等。裸眼对3D显示要求严格,对材料和硬件要求极高,需要采用全息膜之类的新型材料,以及高速视觉传感器、全息光栅等精度更高的传感器及配套硬件。后者则通过平板透镜等光学器件将光线在空间中汇聚成像,对光线处理以及光学器件要求更好。2023年1月底,京东方在ISE 2023欧洲专业视听及系统集成展览会,展示了自主研发的110英寸裸眼3D显示终端,刷新率达120Hz,用户无需佩戴任何辅助设备就可以体验到极速流畅的高清3D显示效果。
3.空天一体化:地面通信和卫星通信协同补充,卫星发射监测或迎良机
广域万物智联和随遇接入需求驱动空天一体化通信系统发展。一方面,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物流未来都将被广泛部署,广域智能终端互相间的信息交互需求持续增长。受制于现有网络的覆盖能力,地面通信系统难以为广域智能系统的工作提供无缝覆盖的网络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对网络的依赖越来越强,希望通信网络在任何地点都能够提供全面连续的服务。卫星和地面的协同补充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在空中、海内、高山等地面通信无法或难以覆盖的地方,卫星通信有效地解决了覆盖问题。
我国建设卫星互联网具备迫切性、必要性及社会/经济意义。(1)迫切性:空间轨道及频率是不可再生的战略资源,稀缺性凸显,全球卫星互联网建设井喷,是各国军备跑马圈地的战场;(2)必要性:卫星互联网是有线互联、无线互联之后的第三代互联网基础设施革命,在国防领域可赋能军事通信等领域,实现全面自主可控的全球通信系统,保障国家战略安全;(3)社会/经济意义:卫星互联网可补足5G低密度用户接入场景,全球覆盖能力及成本优势显著。未来空天一体化网络是多个国家6G通信架构的核心方向,组网完成后有望与C端终端直连,开启规模化产业进程。卫星通信将从国家行为向商业产业转型。传统的卫星通信产业是国家行为,资源由政府提供。相关技术的发展成熟,使得卫星通信相关产品得以规模化、通用化,并实现降本增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和应用与航天产业结合,扩大了卫星通信的发展范畴。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数据,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2015-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2.1%,其中卫星制造CAGR高达42%。未来我国卫星通信行业的发展模式将是以市场为主导,按照市场规律开展的活动。
(二)超大规模连接:“万物互联”使命升级,数字孪生或成关键技术
超大规模连接在5G海量物联网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基础上实现了应用领域和能力边界的拓展。超大规模连接被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场景,典型应用包括环境监测、远程抄表等。未来数字孪生世界将通过部署大量传感器,实现各类设备的数据采集及传输,以及数字世界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该场景特点是连接设备数量巨大,但大部分设备仅产生流量较小,所需的数据速率在极低到中等水平,但传感器的寿命通常要足够长,满足其长期能量采集能力。
数字孪生:深度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从单点探索向全生命周期全面渗透
数字孪生技术是未来超大规模连接场景实现的关键技术。随着感知、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理世界中的实体或过程将在数字世界中得到数字化镜像复制,未来6G时代将进入虚拟化的孪生数字世界。数字孪生是对物理实体的数字化表达,以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为基础,融合几何、机理、数据驱动等多种数字模型,实现对物理对象的映射呈现、分析优化、诊断预测以及闭环控制。其中几何模型将物理对象的实体形状映射到虚拟空间;机理模型根据对象内机制传递机理建立精确模型,是已知规律经验的表征;数据驱动模型则主要通过历史数据、实时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对未知规律在虚拟空间的拟合。
数字支撑、孪生构建、人机交互等技术推动了数字孪生技术实时性、精确性、灵活性和交互性的不断提升。(1)几何建模及展示技术路径呈现多样化,推动数字孪生向建模高效、实时展示、部署灵活的方向发展。(2)物联网、数字线程、大数据支撑数字孪生数据能力,人工智能促进数字孪生预测能力。(3)仿真建模向集成和实时演进,助力数字孪生构建精确模型。模型降阶等技术有效降低了仿真计算复杂度,提升了计算速度。(4)数字支撑技术持续迭代,不断优化的硬件计算性能、实时感知能力和低延时通信持续夯实数字孪生基础能力。(5)XR技术基于沉浸式交互能力拓展数字孪生应用空间,VR推动数字孪生在更多场景下沉浸式应用,AR为数字孪生虚实交互提供硬件支持。
以智慧城市、智慧建筑为例,数字孪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管理、应急智能响应等细分领域。(1)智能管理层面,具备节能智控、立体安防、智慧运维、敏捷服务等要素的数字孪生运营平台有效应对了园区和建筑复杂的运营管理需求。节能方面,数字孪生助力大数据、机器学习,对水电资源进行感知、分析、建模及能效优化演算;立体安防方面,数字孪生结合数据解析、与易推倒、机器视觉等,实现对人群聚集、火灾识别、模糊比对、轨迹追溯、重点区域布防等关键安全要素管控;智慧运维方面,多要素孪生的全真互联提供多跨场景综合协同的智慧运营能力。(2)应急智能响应方面,针对火灾、洪灾等突发情况,通过数字孪生对受灾人群、灾害影响、人员疏散、应急路线进行实时的仿真推演,能够为灾情处理提供智能科学决策,有效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三)极其可靠通信:超低时延超高可靠的通信,深度助力智能化工业
极其可靠通信将在低时延高可靠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的基础上进一步能力提升。极其可靠通信的典型应用包括智能化工业领域的机器人、无人机和人机实时交互等,智能医疗中的远程医疗手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自动驾驶等。除了对时延和可靠性有了更高要求,机器协同等交互类应用对抖动、时间同步、稳定性等指标也提出了新的需求,需要同时具备中高速率传输和高精度定位的能力。
工业机器人:深度受益未来工厂,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与大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传统流水线不同,未来工厂的目标是完全自动、极度灵活,满足大规模定制的需求。6G网络将在工厂智能化转型的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超高性能无线链路,机器不再受线缆的掣肘,模块得以自由移动。AI和数字孪生使得机器与机器人之间的经验知识的积累与分享成为可能,从而不断优化工艺。6G还可以为未来工厂创造更多价值,例如无处不在的射频感知系统能够主动维护整个生产环境和流程。未来工厂不需要人工值守,“熄灯制造”将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和碳足迹。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市场增速强劲,关注减速机、伺服、机器视觉领域高壁垒公司。根据觅途咨询和立方知造局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白皮书》,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规模已达75亿元,预计未来五年内市场将保持25%以上的增速。工业机器人的强劲增速拉动上游减速机市场规模加速增长。工业机器人用减速机可分为HD谐波减速机和RV减速机。《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白皮书》估计,2021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配套谐波减速机的出货量为81.2万台,同比增长50.7%;工业机器人配套RV减速机的市场规模51.1万台,同比增长22.2%。结合当前工业机器人的产业链格局。
(四)通感融合:无线技术加持,通感一体化创新赋能垂直行业
通感融合通过信号联合设计和硬件共享等手段,实现通信、感知功能统一设计,有效地提升了系统频谱效率、硬件效率和信息处理效率。长期以来,通信网络和感知网络是相互独立的,在同时需要通信和感知的场景下,需要接入两种独立的网络。通感融合技术利用无线信号同时实现通信和感知功能,基于软硬件资源共享或信息共享,通过感知与通信功能协同。通感融合中的感知可以理解为属于一种基于通信系统的无线感知技术,通过对目标区域或物体发射无线信号,并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感知测量信息。因此,无线通信网络天然拥有无线感知能力,基站和终端将同时具备通信和感知能力,可以为感知应用提供感知服务。一方面,通感融合减少了额外感知设备的部署成本;另一方面,有效地提升了系统频谱效率、硬件效率和信息处理效率。
通感融合技术中,通信和感知有互相增益作用。6G时代,通感融合在智能家居、车联网、人机交互、环境监测这类同时需要高质量的通信能力和高精度的感知能力的场景下将被广泛使用,具体应用于高精度定位与追踪、同步成像制图与定位、人类感官增强、手势与动作识别等业务。通感融合技术中,通信和感知有互相辅助,互为增益。(1)通信辅助感知:通信网络利用多节点协作,拓宽感知的广度,增强感知能力。例如同步成像制图业务,利用通感融合技术通信系统中基站和终端等节点的无线感知能力实现了高清低延时的成像服务。(2)感知辅助通信:感知为通信网络提供先验信息,有效增强终端的通信能力。例如车联网场景下,利用雷达感知对通信进行辅助,可以有效降低跟踪信道状态信息通信开销,提升通信可靠性。
通感融合典型的技术难点在于:
(1)通感一体联合波形设计技术:现有以通信或感知为中心的波形设计适用于对方的场景有限,需采用一种使得通信和感知波形高度融合的设计,同时满足通信与感知需求,使得通信与感知功能之间的灵活性能折中。
(2)面向感知业务的网络架构的搭建。网络架构需要支持多种场景的感知业务。感知网元需要支持独立或与其他网元共同处理基站或终端上报的感知测量数据生成感知结果。同时,核心网作为桥梁需要将基站或者终端感知能力开放给感知业务请求方,还要考虑具体场景明确感知结果的内容与格式。
(3)算力网络的部署:人工智能和算力网络的结合,使得未来的通信网络可以实现大规模快速计算。将端边云多级算力通过网络化方式连接与协同,通过实时感知实现算力服务的按需调度,为各类垂直行业应用灵活匹配最佳算力资源节点。
4)感知方式的确定:移动网络通信中的感知者可能是基站或者终端。感知方式有以下几种:基站自发自收感知、基站间收发(基站A发B收)感知、UE发基站收感知、UE自发自收感知、UE-A发UE-B收感知以及基站发UE收感知。通感融合网络需支持上述潜在的感知方式,并且支持感知方式的选择、修改和多种感知方式的协作。
(5)感知业务的连续性:在许多感知场景下,被感知设备或被感知物体可能处于移动状态下,当被感知设备跨基站发生切换时,感知业务也会受到影响或甚至中断。因此,通感网络需要当被感知设备发生切换时或当基站感知设备发生改变时,保证感知业务的连续性。
(五)普惠智能:AI算力由特定应用领域向完整通信系统布局
普惠智能服务是6G的新增典型场景,未来将服务于整个通信系统,提高网络整体的性能和效率。在整个典型场景中,网络中的大量智能体将联合执行复杂的AI训练和推理任务,充分利用智能算力,使得快捷和灵活的智能服务覆盖社会各领域。典型应用包括数字孪生数据训练和推理过程中的图像识别、生成和预测,复杂任务的机器人协作,智能交互等。普惠智能服务除了通信所需的大容量和低时延要求外,还需要考虑收敛时间、联合通信和计算的能效、训练和推理效率和准确性等与AI计算性能相关的指标。同时,实现原生可信的网络安全也是该场景的重要目标。
(1)追求人工智能在追求极致创新方面不断突破。新算法不断涌现,技术融合成为重要趋势。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推动技术朝着更大规模、更多模态发展。自OpenAI于2020年推出GPT-3以来,谷歌、中科院、阿里巴巴、华为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相继推出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包括Switch Transformer、DALL·E、MT-NLG、盘古、悟道2.0、紫东太初和M6等。预训练大模型已经从早期只学习文本数据,到联合学习文本和图像,再到如今可以处理文本、图像、语音三种模态数据,未来使用更多种图像编码、更多种语言、以及更多类型数据的跨模态预训练模型将会涌现。
(2)人工智能向规模应用的过渡,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未来应用的关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工程落地应用呈现加速态势。目前企业应用人工智能呈现出从初步探索到规模应用的过渡,提升工程实践能力成为未来应用的关键。人工智能工程化开始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学术界,卡耐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学研究所于近年启动了人工智能工程化研究。世界知名人工智能专家乔丹(Michael I.Jordan)、邢波等认为人工智能工程化是一门新兴的工程科学,是人工智能从理论学科到工程学科发展的趋势。产业界,Gartner连续两年把人工智能工程化列为年度战略技术趋势之一,阿里云等企业把人工智能工程化视作将AI变为企业生产力的关键。
(3)安全可信人工智能技术朝着一体化发展。随着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信任问题的不断关注,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人工智能系统稳定性、可解释性、隐私保护等基础支撑能力成为研究焦点。人工智能系统稳定性技术重点逐步从数字域扩展到物理域。人工智能系统面临如中毒、对抗等多种特有攻击等,这加大了对于安全性的挑战。攻击技术既相互独立也可以同时存在,例如通过打印对抗样本眼镜等直接对人脸识别系统造成物理层面的干扰。人工智能系统的稳定性测试技术成为关键,华为、百度等公司纷纷推出基于模糊理论的测试技术,致力于提高AI系统稳定性。
放眼未来,体系化推进人工智能可信安全技术将是重要趋势。当前相关研究主要聚焦于稳定、隐私、公平等单一维度,但已有研究表明这些不同要求之间存在相互协同或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如何构建系统性研究框架以保持不同特征要素之间的最优动态平衡成为关键。同时,需要从系统层面开展可信安全的研究,该问题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算法层面的问题,还涉及操作系统、软件框架、第三方库以及硬件设备自身的安全问题等方面。因此,需要构建人工智能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可信安全体系。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业生态、融合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已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1)市场规模及应用方面。根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22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5080亿元,同比增长18%。人工智能技术与一、二、三产业融合成效显著,不断从医疗、交通、制造等先导产业领域向旅游业、农业等领域拓展;智能金融、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领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落地的热点应用场景;制造业研发设计、工业仿真、生产制造、产品检测等重点环节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2)专利申请方面。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居世界首位。据中国信通院测算,2013年至2022年11月,全球累计人工智能发明专利申请量达72.9万项,我国累计申请量达38.9万项,占53.4%;全球累计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4.4万项,我国累计授权量达10.2万项,占41.7%。
(3)载体建设方面。新载体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在人工智能大模型、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等领域取得了技术突破。算力基础设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构建,“东数西算”工程加快实施;建成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
(4)关键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企业在应用算法、智能芯片、开源框架等关键核心技术上已取得重要突破,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应用技术进入国际先进行列,智能传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标志性产品有效落地应用。
(5)产业生态方面。目前,我国已有超过400所学校开办人工智能专业,高端人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2年底,全球人工智能代表企业数量27255家,其中我国企业数量4227家,约占全球企业总数的16%。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三大集聚发展区。百度、阿里、华为、腾讯、科大讯飞、云从科技、京东等一批AI开放平台初步具备支撑产业快速发展的能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