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DC咨询”。
IDC金融行业研究团队(IDC Financial Insights)就全球银行业,银行对公业务,保险业,支付科技,资本市场(资管科技)及数字信贷领域推出十大预测(2023年)。
IDC FutureScape:全球支付科技2023年十大预测(Doc#US49829822)的具体预测内容如下:
预测一:
支付即服务(PaaS)
在技术复杂性和支付渠道数量不断增加的推动下,2028年50%的全球银行将采用支付即服务的方式进行部分或全部支付处理。
在金融服务的演变中,新的支付网络、技术、商业模式及客户期望推动支付从辅助服务转变为一种差异化战略,这使得银行传统的支付基础设施亟需转型为具有新部署模式的、现代的、灵活的平台。支付即服务(PaaS)已成为全面维护内部资源的一个重要替代方案。PaaS供应商承担了整合新支付轨道、管理消息格式、跟上网络规则及开发面向客户的应用程序所需的大部分工作。虽然传统模式不会就此消失,但PaaS将成为全球支付基础设施中愈发重要的一环。
预测二:
实时对公支付(Real-time B2B)
到2027年,通过实时网络的集成,企业B2B的支付成本将会降低5%。
除了支付速度外,实时支付的成本优势也是客户采用新支付系统的重要原因。全天候的实时支付使得企业能精确控制支付时间以优化现金流管理,其蕴含的丰富信息也可支持额外分析以帮助企业提高交易吞吐量、减少错误。在获得这些成本优势前,支付网络还需要实现更多功能,包括银行、供应商和卖家的整个价值链都需要参与其中,应收和应付系统、支付与后台系统也需要重新整合,企业业务流程也需要重新设计。
预测三:
C2B先买后付(C2B BNPL)
通过移动钱包,先买后付应用程序的持续推广和应用,分期付款方式将在2026年达到在线购买交易的7%。
先买后付(BNPL)市场在过去两三年内经历了指数型增长。移动应用程序是BNPL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帮助商户提高曝光度,将BNPL选项加入电子钱包中还能让消费者在未与BNPL供应商合作的商户处使用延期支付功能。尽管BNPL的发展面临种种阻力限制BNPL整体渗透率、客户违约、新监管要求可能出台、利率上升等挑战,但对消费者而言BNPL仍可能作为传统贷款有力的代替方案并保持其增长趋势。
预测四:
人工智能反诈(AI For Fraud)
因为更为复杂的人工智能即深度学习算法的应用,欺诈活动将会在2028年降低约10%。
对于客户和金融机构来说,身份欺诈是一个值得重视问题,每年会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欺诈者会从信用卡身份欺诈、政府文件身份欺诈和其他身份欺诈类别中获取大量数据信息。新冠疫情使得更多业务通过网络开展,远程工作环境也为欺诈者提供了更多机会,身份验证是远程接收或传输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金融技术供应商最终将开始通过AI/ML等更复杂的技术和算法来检测和识别身份欺诈,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是其中重要的驱动力。
预测五:
请求支付(Request to Pay)
到2024年,基于请求支付、电子发票和实时支付业务的兴起,30%的对公银行将提供对账即服务的业务,这也将会成为新型收入来源。
全渠道互动的激增和多种支付方式的兴起让支付相关流程,特别是对账工作变得更加复杂且亟需更为便捷的处理流程和更为迅捷的处理速度。目前已有97%的银行投资于数据治理以提高对账效率,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机器人流程自动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也使得对账流程速度更快、自动化程度更高、成本更低。银行业也通过支持富数据的报文标准如SWIFT ISO 20022和支付请求等服务来达到简化对账过程和降低成本的目的。单纯的数据收集是远远不够的,在可扩展性、准确性、可用性和安全性方面,数据管理也至关重要。
预测六:
零售业支付选择(Retail)
随着消费者对支付选项多样性需求的增加,到2024年,70%的零售商将添加至少两种新的支付选项,例如二维码、非接触式或其他替代付款方式。
购物者正在寻求的支付选项包括非接触式支付、二维码支付、加密支付、链接支付及BNPL选项。据IDC 2022年7月的消费者sentiment survey显示,若零售商提供的支付选项有限,16%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地方购物;若零售商的融资选项有限,22%的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地方购物。全球购物者都偏好非接触式支付,并将非接触式支付列为改善购物体验的头号服务,超过10%的消费者表示他们不会在不提供非接触式支付的零售商处购物。目前,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零售商尚未提供非接触式支付,超过一半尚未提供如BNPL和二维码的新支付选项。不提供更多样化支付选项的零售商可能面临失去销售机会和客户的风险。
预测七:
B2B先买后付(B2B BNPL)
到2026年全球B2B BNPL将达到5000亿美元,金融科技和BNPL与传统金融机构竞争为中小企业提供营运资金贷款。
金融科技公司和B2B BNPL平台借鉴B2C的做法,借助大数据(商业指标分析)、人工智能及机器学习(欺诈检测和风险管理)等技术和移动平台,能更快评估企业信用和未来信贷需求,向中小企业提供更灵活、快捷、便利的数字化贷款服务,成为传统金融机构富有竞争力的替代产品,呈现出指数型增长趋势,B2B BNPL有可能成为数字借贷的重要方式。
预测八:
信用发放(Credit Issuing)
利用先进的信贷发行人处理平台,到2025年,非银行品牌卡及类卡账户将占据3%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信贷发行人处理平台除传统平台供应商外,出现了一批可将支付账户发行嵌入到一系列产品和服务中的新平台。这些新平台有些建立在预付发行平台的基础上,另一些则是从零开始专门建造的,受到了与传统发行人处理供应商没有过合作的金融科技公司的欢迎,前瞻性的银行也已产生了与这些非银行金融科技公司甚至非金融品牌合作的想法。非银行品牌卡专注于品牌并由相对小众的用例驱动,不太可能成为信贷发行的主导力量。但对于发行卡片的银行和品牌来说,它代表了一个创造新收入来源和更好服务客户的机会。
预测九:
跨境支付(Cross Border)
到2026年,15%的跨境支付将会通过区块链驱动的消息处理及结算来进行。
加密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有可能颠覆跨境支付在成本、速度和复杂度等方面的挑战。借此,一个国家的付款人可将其法定货币转换为加密货币,并将其转移给收款人,后者又可将其转换为当地货币,且该过程基本可以是即时的。但在实际的实践中,加密货币区块链所带来问题的解决方案直到最近才大量出现,包括可以降低风险和增强信心的稳定币、世界各地央行对传统监管规则的协调更新、考虑支付和管理的加密货币技术等。
预测十:
分布式金融(DeFi)
到2026年,全球一半以上的头部银行将会就DeFi及加密货币相关的业务需求进行落地实践。
分布式金融(DeFi)在产品设计、透明度和全球实时可用性方面所带来的好处被其在规模、频率上来自交易所、钱包漏洞、智能合约操纵的风险所削弱。为此,监管机构要求DeFi技术参与者明确其采用的技术和算法,确保大批量交易处理的有效性、对网络攻击和操纵的弹性及跟踪、监控和打击基础设施上犯罪交易的有效策略。IDC认为,DeFi要想持续发展,将依赖于更多监管和与银行机构更深入的交织。各地银行机构正通过连接银行账户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来减少时间、成本和风险,通过简化访问提高生态系统总参与率、交易量和货币实时转换效率。
IDC FutureScapes对技术、市场及生态系统的分析解读能帮助企业技术高管更好地了解未来趋势以及IT组织对企业的影响。该报告还着手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为技术高管指点迷津,并提出可依循、可执行的建议。IDC每年都会有一系列将在未来若干年影响企业走向的关键性外部驱动因素。FutureScape根据这些驱动因素提出十项预测、分析IT企业受到的影响,并针对未来五年给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