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人民邮电报,作者/黄舍予。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作为关键“底座”的支撑和赋能效应日渐凸显,将为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以算力基础设施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数据中心资源,提升全社会算力水平,加快算力技术创新,培育算力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底座”赋能效应日渐凸显
最近一段时间,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备受关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在近日举办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指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全面开启,算力作为重要“底座”支撑,赋能作用日渐凸显。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新的生产力,将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激活数据要素潜能以及促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今天,算力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战略选择,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全球各国的算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正相关。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指出,中国的算力由基础算力、智能算力和超级算力组成,总和已位于全球前列。
“算力设施是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底座’,对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作用巨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介绍,相关数据显示,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0.33%和0.18%。算力网络的技术理念已逐步在行业形成共识。
算力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拉动作用日渐显著。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表示,数字经济发展需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在“十四五”期间将创造10万亿的市场规模。其中,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会不断提升,算力每投入1元,有望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
由此可见,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算力的有力支撑,算力将在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以及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提速
为了更好地助推数字经济发展,加快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统筹部署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夯实算力“底座”。张云明介绍,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着力构建以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为基础,以数据和算力设施为核心,以融合基础设施为重点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算力规划制定,加强算力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算力资源供需对接,培育算力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
自去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规划。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推动算力、数据、应用资源集约化和服务化创新;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布局绿色智能的数据与算力设施,明确“十四五”时期数据中心算力指标;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
在政策的指引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截至2021年底,我国在用数据中心机架总规模达到520万标准机架,算力总规模超过140 EFlops。另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全国在用超大型、大型数据中心超过450个,智算中心超过20个。通用算力规模超过109 EFlops,智能算力规模超过29 EFlops。
谢存表示,数字经济时代,算力不仅是关键生产力,也将成为普遍应用。随着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算力应用的新模式、新业态正加速涌现,算力深度融入制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传媒等更多行业,同时,算力调度、算力管理、算力交易也成为业界探索的重点。算力正在从“资源”变成“要素”,最终将像水、电一样,应需而生、应需而动、应需而变,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组成部分。
算力时代正在开启,算力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加快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将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更将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