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智能家居渗透率的最大障碍并不是价格

黄山明
目前绝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照顾到老年群体的相关需求,也就是适老化程度并不高。举个例子,许多智能家居都将语音作为产品的首要交互手段,这对于年轻用户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老年人而言,语音交互却很难沟通,不提方言的问题,即便是前期的学习成本,以及日常的对话情况,都可能导致语音助手无法完成交互。

本文来自电子发烧友网,作者/黄山明。

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家居消费市场,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玩家涌入这个赛道。公开资料显示,截至今年5月份,我国设计智能家居领域的企业总数已经超过了83万家。调研机构CSHIA预测今年市场规模超6500亿元,IDC预计2025年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将达到5.4亿台。

但市场如此广阔的同时,渗透率却一直维持在低位,据调研机构statista统计,在我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位列全球第二的时候,渗透率却仅为5.63%,远低于美国的22.68%。

原因到底出在哪里?价格太高、行业没有统一标准、企业仍然采用碎片化方案等,这些原因都没错。但在笔者看来,目前智能家居渗透率较低的一大原因在于其产品设计导向的问题,许多智能家居产品只是以技术为导向,而非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来设计。

这一点在老年人群体中尤其明显,为何是老年人。年轻用户群体对于新事物的接收能力更强,因此大多时候对于智能家居产品的接受度也更高一些,但这不意味着年轻群体就会购买这些产品。

相比年轻人,老年群体才是真正的刚需。因为行动不便,通常还需要人照顾,因此如果有更加方便的智能家居产品,老年群体反而需求更高。

但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智能家居产品并没有照顾到老年群体的相关需求,也就是适老化程度并不高。举个例子,许多智能家居都将语音作为产品的首要交互手段,这对于年轻用户而言已经习以为常。对于老年人而言,语音交互却很难沟通,不提方言的问题,即便是前期的学习成本,以及日常的对话情况,都可能导致语音助手无法完成交互。

那么只采用按键可以吗?还是那个问题,这对于老年人的学习成本太高了,思考一下,有多少人教会了自己的父母辈或者爷爷辈的亲人使用智能电器的,又用了多长的时间,教会了多少种类呢?

如果一个产品操作过于复杂,功能繁琐,对于老年人而言也就更“难用”。因此简洁方便的智能家居产品,对于老年人会更加友好。

比如感应门、智能灯具等,只要人走过去,自动打开,这里并不需要其他的操作,甚至不用人去主动控制。

反例是智能电饭煲或者智能炒菜机,如电饭煲都已经把饭装进去了,顺手便能按下开关进行蒸煮,那些智能功能对于老人而言是多余的。炒菜机就更甚了,不但把最难的工作留给了人类(备菜、洗碗清洁等),还把最简单的环节(炒菜)抢了,逻辑完全颠倒。

即便是智能扫地机器人这种一次设置便可以长时间使用的智能家居产品,如果没有子女帮忙,相信许多老年也不会使用。不过这也是未来产品升级的一个方向,能否不连接APP,直接插电就能使用。

同时许多智能家居的APP,尽管做了一定的适老化调整,但不过是将字体变大,图标变大,并没有对老年人操作逻辑进行深度的思考。或者换个角度,如果用户是一个婴儿,要如何去让婴儿学习操作这个APP呢,老年人同样如此。

将智能家居产品制造的连老年人都可以轻易地使用,那么就可以判断这个产品基本是成功了。比如智能电饭煲,如果只是加上远程遥控的功能,那么这个智能家电与普通家电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如果能设置加入一键自动淘米、洗米、煮饭、盛饭、自清洁等功能,那么相信这种产品一定会大卖。

做好适老化的智能产品,能够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晚年生活,并且尽可能地让产品设置的能够在不改变人使用习惯与更少参与的情况下,完成更多的工作,比如智能扫地机器人便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前进。适老化其实与产品“傻瓜化”类似,而越傻瓜,则意味着产品越智能。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