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开互联网IP属地,从“匿名”走向“显名”

陈述根本
陈根
当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颠覆性的方式向前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参与政治生活、公共生活的深度和广度。

本文来自陈述根本,作者/陈根。

一个网络实名制的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今年3月,为了有效甄别俄乌战事中的真假信息,微博启动了“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虽然是测试版的,并且是局部的,但也成为了放开IP属地的先声。4月28日,新浪微博社区管理官方微博正式发布IP属地功能升级公告。公告表示,全量显示评论IP属地,个人主页展示账号IP属地。

除了微博以外,4月29日,微信公众平台、抖音、今日头条、小红书也都已经上线“展示用户IP属地”功能。此外,知乎、百家号、豆瓣和快手等多家平台,也都已经宣布逐步开放“IP属地展示”的功能。这些平台IP属地同样是全量显示,判断规则是发文和发评时用户对应的IP属地。

IP属地的放开,像是在互联网水面投进了一颗巨大石子,“强制放开”更是让争议纷至沓来,影响几何,人们尚且不知。

1.jpg

开放IP属地早有信号

放开IP属地的操作看起来突然,但实际上却早有信号。

2021年10月2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用户账号名称信息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2015年施行的版本进行修订。

其中,2015年的版本就首次提出“网络实名制”,即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按照“后台实名、前台自愿”的原则,要求互联网信息服务使用者通过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后注册账号。

相较于2015年的版本,2021年10月的《征求意见稿》新增有关IP属地的相关规定:拟要求平台在用户账号信息页面展示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境内用户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省(区、市),境外账号IP地址属地信息需标注到国家(地区)。

也就是说,如果《征求意见稿》已经生效,各平台为了履行国家网信办的规定而不征求用户同意公开用户个人信息可能是为了“履行法定义务”,但一直以来,《征求意见稿》都尚未正式生效,这也为各平台以履行法定义务为主要理由而公开IP地址打了一个问号。不过,这一波操作下来,至少可以确定两件事情。

一方面,在不考虑数据权与隐私的制度体系中,网络走向实名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此次开放IP属地就是一个信号。

当前,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颠覆性的方式向前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改变着人们参与政治生活、公共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互联网借助群、圈、博文、播客等空间形式,已成为人们表达观点的全新平台,成为广大民众名副其实的公共领域,其开放性、互动性、分享性等是传统媒体和其他公共领域所难以比拟的。

基于此,网络公共领域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亟待规范和重新塑造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公布IP属地则有利于防范诈骗(例如境外犯罪分子伪装公检法机关与用户联络)、便于用户识别虚假信息(例如境内用户伪装在境外人士发表言论)等需求,可以说有公共利益的考量,也有企业的风控考量。

另一方面,也就是此次备受争议的“选择权”。从法律角度来看,虽然在履行个人同意环节,个人信息保护法赋予了个人选择权,但原则上,为履行法定职责或法定义务所必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等情形,不需要取得个人同意。

换言之,为了公共利益,可以对同意例外,即不经用户同意而处理个人信息,且不得选择。具体而言,如果《征求意见稿》生效,公开IP属地将成为强制要求,那用户的确也没有选择权。

值得一提的是,IP属地与IP地址不同,IP地址属于敏感个人信息,必定不能直接公开,但在此事中,各平台公开的都是IP属地,并没有IP地址那么详细,因此,在肯定其公共利益和风控取向的前提下,这种处理也是适当的,而且《征求意见稿》的确也规定的是省一级。

2.jpg

三问放开IP属地

过去,互联网的虚拟隐蔽性的确给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题”,不良信息的泛滥,为互联网的健康发展蒙上了阴影。

尤其是对于网络热点事件来说,网络热点事件往往以第一时间呈现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效应,事后再怎么澄清、辟谣,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这使得一些鱼龙混杂的信息干扰并影响了网民对热点事件的判断。

比如,在俄乌冲突开始时,互联网上就曾出现了不少自称身处事发地的网友,传播了大量非真实信息,基于此,微博才针对这一特定内容上线了展示地理位置的功能。此次微博全量开放IP属地显示,微博站方再次表达了这一操作仍旧是为了“维护健康有序的讨论氛围,保障用户第一时间获取真实有效信息的权益。”“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

可以说,IP属地的放开,将便于对不良信息发布者追责,也可以对网民产生责任约束。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IP属地的放开真的准确吗?会不会增加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监管的步伐又能不能跟得上?

从IP属地的准确性来看,这么多平台开放IP属地展示后,也有一些网友发现自己定位不太对劲。对此,微博官方则表示,“定位根据运营商IP信息解析”。实际上,IP定位数据库的创建和维护也是一项技术活,属于网络空间测绘的一部分。在这次大规模开放IP属地展示之前,各大互联网公司就已经用来做用户画像,定制个性化内容,以及自身业务防流量攻击、防欺诈等安全防护。

一般由专业的第三方技术公司提供,他们会与电信运营商和云计算厂商合作获得数据并提供更新维护。而互联网公司从他们手中直接购买数据库,或按次数租用查询API接口。这方面国内较为出名的有IPIP.NET和纯真IP数据,根据公开信息,即将开放展示的知乎和豆瓣都是IPIP.NET的客户。也就是说,IP属地依然不是绝对准确的,若是有意隐瞒或是被恶意利用,当然也有造成危害的可能。

从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来看,IP属地放开虽然可以成为扫除不良信息的“扫帚”,并且,虽然公开IP属地信息到省一级,并不一定必然增加用户的可识别性,但如果IP属地信息与该用户的其他信息结合在一起,可能形成针对个人的清晰拼图。这也会让各个互联网平台成为黑客眼中的“香饽饽”,增加网民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最后,从监管的角度来看,IP属地展示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甚至还要防止次生性问题,比如,如何避免一些惯常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者使用虚拟IP工具来绕过这一机制。这一方面,则需要监管的介入,使相关互联网公司拿出更有力的措施,比如建立完整、系统的告知程序和救济程序,包括告知用户何时公开IP属地、公开到何种程度以及公开后出现问题时可采取哪些救济措施等。

3.jpg

从“匿名”走向“显名”

本质上来看,属地并不是每个人秘而不宣的隐私,事实上,属地与我们每个人的社会关系都密切相关。虽然人们的属地具有公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匿名性的消失,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里。

具体来看,在基于传统的血缘、地缘、业缘等现实社会关系网络之外,互联网虚拟空间的人际互动也在发挥着扩展关系网络的作用。与现实生活脱域的虚拟社交互动反而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放松的社交话题、高频的社会互动,都有助于在虚拟空间中获得信任和亲密关系。

更重要的是,不同于现实关系为双方带来紧密互动的同时,也为关系套上了现实生活的羁绊与社会规范的束缚,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人们的社交互动和行为必须与自身角色不必具有高度同一性,也不必担心出现角色扮演失败,违背了人们的角色预期之后,就会违反了现实生活的社会规范,受到相应的惩罚。

也就是说,互联网虚拟空间的陌生感和匿名性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在任何个体接入互联网并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间的时候,人们仍有不被审视和窥探的权利、自己的身份在无关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情况下不被识别的权利、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干预的权利以及自己的人格利益不被侵犯的权利,并在此基础上,在不侵犯国家、社会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提升做自己想做事情的能力。

这种陌生感和匿名性使个体享有不被干涉的“消极自由”,从而展现和发展出自己的独特人格,保证社会的包容和多元。甚至,如德国社会学家亚明•纳塞西所言,社会由此才可以承受因社会转型带来的不平等和不公正,“因为它依赖隐形性,而不是可见性;依赖陌生感,而不是亲密性;依赖距离,而不是亲近”,就此而言,“社会团结建立在陌生感之上”。

当然,这些陌生感和匿名性是在此次IP属地公开以前的,然而,IP属地的公开,却打破了这一默认的互联网“传统”,从“匿名”走向“显名”,陌生感消失了,但熟人社会的亲密感和安全感却并未回归。

不可否认,网络公共领域是必然的,网络世界的律人与律己,也会重新回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早已存在的界限内。而显示IP属地,只是这个漫长进程的重要一步,IP属地的放开,像是在互联网水面投进了一颗巨大石子,影响几何,人们尚且不知。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见字如面1
见字如面1
互联网的初心是开放吧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