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网易新闻,作者/科技资料库。
前段时间,一则运营商“通过深度休眠降低5G基站能耗”的新闻引发了众多吃瓜群众的诧异,我付了5G的套餐费,运营商凭什么以省电的名义帮我降成4G,许多民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发出质疑。
民众质疑的背后,是运营商无法言说的苦闷。5G基站的能耗是4G的3倍,目前三大运营商共建成5G基站超过140万座,每年数百亿的电费开支,让运营商难受轻松。
一边是想尽一切办法节能降本,另一边则是渐趋冷静的5G投资热潮。5G似乎并未如同之前预想一般彻底颠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和5G推广密不可分的基站建设则因其高昂的成本,在世界各国放慢了脚步。是“鸡肋”还是“未来”,是华而不实还是国之重器,中国的5G之路何去何从?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
中国5G发展现状与问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移动通信技术呈现每10年一次的技术革新,从2G到5G之间每一代的技术革新,促进了各行各业的繁荣,彻底改变了我们这个世界。
互联网产业如火如荼的背后是4G的普及与覆盖,4G带动了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正式到来,也催生了诸如短视频、线上直播等全新行业。相对于4G,新一代的5G通信技术拥有高速率、低延迟等性能特点,被业界认为将是下一个改变世界的重要工具。
对于中国5G产业来说,2019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刻,这一年,三大运营商率先拿到5G商用牌照,随后便开始了铺天盖地的宣传和基础建设工作。作为“新基建”的核心重点领域,中国的5G基站建设快速地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完成了全覆盖。
在这场全球5G领域的军备竞赛中,中国起了个大早。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142.5万个,占全球比例约60%,国内5G终端用户数达到2.8亿,占全球比例超过80%,5G专利占比超过38%,中国成了全球5G行业的领跑者。
5G商用至今接近3年光景,相较于宣传片下一秒改变世界的意气风发,在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看来,5G的存在感着实有点微不足道。除了资费更贵了之外,5G手机基本跟4G手机并没有多大区别,摆在5G商用面前究竟还有瓶颈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1、5G应用存在感较弱
大部分用户眼中,5G网络的特点就是快。但受限于场景,5G的这个“快”目前公众感知度有限。移动状态下,如果仅仅是看个视频,发个微信,5G同4G的速度差异并不明显,而家中及公司里稳定的WIFI,更是让人宁可选择关掉5G流量,毕竟受限于以流量计费的套餐模式,大多数民众一般能省则省。
截止目前,5G生态圈并不太“接地气”,终端应用的缺乏无法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5G推广时大力宣传的“8K电影”、“万物互联”、“无人驾驶”、“远程医疗”等场景,目前距离真正商用还有很大距离,无法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2、5G基建成本高,能耗高
5G的推广普及,基站建设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决定了5G的网络稳定性。5G基站的覆盖面积较小,在同等区域范围内,需要4个5G基站才能达到1个4G基站的覆盖面积。曾有机构预估5G如需实现网络全覆盖,至少需要建设800万个基站,目前的基站保有量距离全国覆盖依然杯水车薪。
除了建设成本高,5G基站运营的能耗不低,大约占整体5G网络的80%左右。一座5G基站的耗电量是4G基站的3倍之多,如果未来5G要达到4G的全覆盖,运营商光是电费支出将达2000亿就足够吞噬三大运营商一年的全部利润。
5G基站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将会使运营商的利润大幅下降,如果终端收益不足以弥补亏损,运营商持续建网的动力就会不足。仔细对比三大运营商的5G宣传海报,5G的手机套餐资费相对4G普遍高出不少,最低门槛也要百元,这自然让许多国人对5G望而却步。
随着各地“十四五”规划的陆续落地,新一轮5G建设进入加速期。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新建5G基站8.1万个。与此同时,如何避免5G基站这样的数据基础设施成为“吃电大户”,有效降低5G能耗与用电压力,也成为了5G建设运营过程中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降低能耗既需要华为中兴这样的设备商不断升级更新设备,开发先进芯片,从设备层面降耗,也需要运营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想方设法降低电费等运营成本,助力5G低成本规模部署。
从2020年开始,5G基站的承建公司中国铁塔就与三大运营商开展了专项行动,通过精细化运营,降低5G基站用电成本。一方面,中国铁塔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测算一座基站的综合耗电量,及时发现不合理电力流失并给出错峰建议,削峰填谷,从各个环节节约电力支出。
另一方面,三大运营商也在积极同中央部委、各省市政府、电网公司等紧密协调,通过政策支持降低5G网络电费,如提供用电补贴、降低电价、降低税务成本等,目前已有25个省、区、直辖市出台了相关政策,铁塔公司也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将基站用电由转供电改为直供电,降低9.5%的用电单价,大大降低基站用电成本。
通过多种方式的技术创新与国家支持,5G基站的运营成本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降低。但我们应该要看到,只有真正形成5G商用的规模效应,发挥5G的真正实力,才能降低单位带宽能效,将5G的威力真正发挥出来。这其中确实需要一定的前瞻投入。
B端破局5G应用普及的工业机会
5G到底是“鸡肋”般的过渡技术,还是万物互联的“阿拉丁神灯”?拨开迷雾,正本清源,5G的推广远没有大众直观感受的那么不堪。
虽然杀手级消费应用的缺乏让5G的大众感知度不强,但在工业领域,5G早已开始广泛使用。5G的高速率、低延时,使得其在工业领域,包括采矿业、物流业、港口等等都有了许多成熟的落地方案。
在内蒙古的锡林郭勒盟,随着“开机”一声令下,操作人员迅速按下按钮,破碎机、运输机、采煤机依次打开启动运转,将地底的煤炭传输到地面。“一键启动、鼠标采煤”,矿山人期盼多年的“无人化、少人化”采煤成为了现实。
这是华为5G技术在智能开采领域的成功落地,该技术使得工作面作业人数从原来的25人减少至5人,最大程度减少人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
通过华为提供的井下5G网络,各类数据可以实时上传至调度应急指挥中心,井下画面传到地面的延迟只有20毫秒(与此对应,人的反应时间是200毫秒),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准确清晰地获取井下各类数据,远程实时遥控成为现实,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华为针对矿山和工业互联网的差异化解决方案,已为数家大型工业企业完成智能化改造升级,甚至走出了国门。2021年12月,华为同俄罗斯“数字”公司集团签署在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实施自卸卡车和钻探机的机器人化项目,华为的5G网络将运用于俄罗斯的采矿业推进生产自动化。
以华为为代表的5G开拓者们正不断探索5G的新应用模板,并制定出通用标准供不同行业复制使用。同样的探索发生在交通领域,受限于网络覆盖不足等规模化因素,交通行业在5G领域的大规模商用还有一些瓶颈需要克服,倍受期待的无人驾驶、远程驾驶也尚在早期认证阶段。但随着部分工业园区、厂区、港口等封闭区域5G专网的铺设,一个在局部地区实现全覆盖的5G网络已经可以做出很多精彩的尝试,在物流领域,5G已经具备了大展拳脚的基础条件。
有别与4G3G的消费级运用,5G对工业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建设正在发挥难以想象的作用,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正在酝酿,过程可能非常漫长,但方向则无比清晰。
元宇宙是5G在消费者领域的机会吗
从1G到5G,人们同世界沟通的方式在不断地迭代进化,也留下了众多时代的烙印。1G时代的代表是BP机,到了2G各式各样的彩铃和增值服务包裹了我们的生活,3G时代催生了电子购物和微信,我们开始通过手机触摸世界,而4G则给我们带来了移动支付、虎牙抖音,在消费领域5G的标志是什么,现在看来,最大的可能就是“元宇宙”。
元宇宙一词诞生于1992年的科幻小说《雪崩》。小说带给我们一个庞大的虚拟世界,在这里,人们用数字化身来控制,并相互竞争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在刚刚过去的2021年,元宇宙成为了年度十大热词,连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FACEBOOK将自己的公司名称修改为META以示对其的重视。
元宇宙本质上是对现实世界的虚拟化、数字化的过程。元宇宙需要的沉浸式、低延迟、随时随地这三个基本要素,都需要高性能的网络加持,5G的崛起让元宇宙有了从纯概念走向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当前,5G对元宇宙的支持并非已经就绪,而是不断根据场景需求演进迭代,“5G+VR/AR”成为实现元宇宙落地的关键。在游戏、旅游、阅读、购物等多个个人消费领域,已经产生了大量应用,基于VR的全景虚拟平台也将产生有别于之前的购物体验,通过独特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带动5G个人消费规模的大幅增长。
当前疫情卷土重来,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习惯了通过电脑手机进行线上学习。如果能通过高速的5G网络接入元宇宙课堂,教师就能更好的和学生互动,也许在线课堂会摆脱今天这种对着电脑生硬讲解的现状。
元宇宙的普及,门槛是关键。相比电脑手机,VR头盔等可穿戴设备目前门槛依旧较高,佩戴不适。5G可以充分用好自己的大算力+低延时特性,通过边缘计算,实现轻终端、宽管道、边缘云,砍掉昂贵的终端门槛,摆脱有线的束缚,推动相关应用的大众化普及。
目前已经有大量的新创及老牌科技公司进入这一赛道,开始进入相关领域研究及标准设定,相信不久的将来,以5G为基础的元宇宙世界将向我们展开怀抱,随着5G基站的逐步普及,许多科幻故事中的场景,终将实现,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点点耐心。
对5G多一点点耐心
负责任地说,当前国内的5G建设不仅没有受到“冷落”,某种意义上还在加快推进,只是属于前期基建阶段,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多感知而已。单纯地用4G思维来比较5G难免局限,单纯从技术角度分析也可能“一叶障目”,无法理解国家每年上千亿投入的目的。
从商业角度上看,每一代通信技术的发达解决的无非就是两个字:“沟通”,不管是人和人的沟通还是人和物的沟通,不管是什么层面的沟通,最难传递的,是人的“情感和情绪”。
从最早的文字,到精美的图片,再到微信语音、短视频、直播,人类通过工具传递的信息越来越丰富。每一次的升级,都是对于“情感和情绪”的升华和迭代,都是对“低延时”这一要求的突破和探索。当5G凭借超低的延时性能横空出世时,所有人无不为之兴奋。
不可否认,当前尚无完全基于5G环境下的闭环商业模式,但基于人类既有的日益增强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基于这个模式本身的独特优势,这个模式迟早都会出现,第一个抓住他的人,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马云和马化腾。
长远来看,5G终将颠覆我们的沟通和交流,积极准备的国家和组织将会获得下一个阶段的竞争优势,我们需要的,仅仅是一些的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