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云计算的时代。上个月,被认为是继“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之后又一重大基础设施战略工程的“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启动,引发社会各界广泛热议。这股兴奋劲儿,也被代表委员们带到了正在热烈召开的全国两会上。
算力到底有多重要?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杰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他看来,算力是和热力、电力同等重要的关键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加快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对加强国家综合实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具有重大意义。
“东数西算”工程的全面启动,对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绿色发展,带动有效投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表示,“东数西算”工程是优化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重要举措,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充分发挥西部地区人口密度低、光照充足、太阳能和水利发电资源丰富等优势,缓解东部数据中心发展的巨大成本压力和资源供应压力,有效降低东部碳排放并促进东西部协同发展。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东数西算”工程将有效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活力,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重庆渝北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杨帆表示,“东数西算”工程能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和应用的空间布局,有助于形成数据自由流通、按需配置、有效共享的全国性要素市场,有助于在中西部地区打造新的数字经济增长极。全国政协委员、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期待,借势“东数西算”工程建设,包括贵州在内的中西部地区能够高质量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实现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和“东数西算”工程一起来的,是巨大的市场机会。据研究机构预计,“东数西算”工程每年将带动社会投资超过4000亿元。在周云杰看来,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将从中受益,既包括上游的设备供应商、中游的算网基础设施能力提供商以及下游的行业应用方,也给绿色低碳、数据安全防护等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数据显示,算力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如何抓住“东数西算”这一历史机遇,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代表委员们结合自身所在领域纷纷建言献策,其中出现率最高的关键词,当属“创新”两字。推动算力网络发展,首先需要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目前我国算力网络在标准路线、体系架构等方面仍处于起步阶段,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原创性技术创新的紧迫性与日俱增。同时,算力网络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目前融合深度、广度也还不足,能够在这些关键领域提出原创性成果的顶尖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也较为匮乏。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决不能关起门来搞研究,一定要形成开放又自主可控的创新机制,合力打造算力生态创新体系。
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无疑将成为推动“东数西算”工程顺利实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企业掌握数字经济自主权的底气所在。但与此同时,“东数西算”也要算好“自身能耗账”。多位代表委员提出,以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对能源需求巨大,“东数西算”将能源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的“数”,调往资源充裕的西部地区“算”,就是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数据中心本身是“能耗大户”,在建设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自身的能耗需求,不可本末倒置打乱双碳部署。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东数西算”已成为新基建的新抓手。产业链各环节和各行业应用方应凝心聚力,坚持开放开源,积极参与“东数西算”工程,补“短板”强“底座”,把发展数字经济的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