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
工业物联网是将具有感知、监控能力的各类采集、控制传感器或控制器,以及移动通信、智能分析等技术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从而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最终实现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化的新阶段。从应用形式上,工业物联网的应用具有实时性、自动化、嵌入式(软件)、安全性、和信息互通互联性等特点。
智能感知是工业物联网的基础。面对工业生产、物流、销售等产业链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工业物联网是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等感知手段获取工业全生命周期内的不同维度的信息数据,具体包括:人员、机器、原料、工艺流程和环境等工业资源状态信息。
实时分析是工业物联网的手段。针对所感知的工业资源数据,通过技术分析手段,在数字空间中进行实时处理,获取工业资源状态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的内在联系,将抽象的数据进一步直观化和可视化,完成对外部物理实体的实时响应。
选代优化是工业物联网的效果。工业物联网体系能够不断地自我学习与提升,通过将工业资源数据处理、分析和存储,形成有效的、可继承的知识库、模型库和资源库。面向工业资源制造原料、制造过程、制造工艺和制造环境,进行不断迭代优化,达到最优目标。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工业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及投资风险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一、产业体系初步建成
中国已形成包括芯片、元器件、设备、软件、系统集成、运营、应用服务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发展也取得重大进展。M2M服务、中高频RFID、二维码等环节产业链业已成熟,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具备一定领先优势;基础芯片设计、高端传感器制造、智能信息处理等相对薄弱环节与国外差距不断缩小,尤其光纤传感器在高温传感器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物联网第三方运营平台不断整合各种要素形成有序发展局面,平台化、服务化的发展模式逐渐明朗,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二、产业规模持续增长
图表:2017-2019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三、参与主体多元丰富
参与主体多元丰富,依托强大的数据汇聚与处理能力和长期积淀的用户黏性,中国互联网巨头纷纷以产品、服务、投资、战略合作等多种手段进军物联网市场,在多个领域积极布局和拓展业务,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
基于“服务平台化+硬件智能化”模式,互联网企业有力推动了物联网应用规模化发展。一方面,智能硬件成为互联网企业抢滩物联网产业的突破口。百度、阿里、腾讯、360和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积极打造以智能路由器为核心的智能家居生态圈,相继推出电视盒子、智能灯泡、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智能家居周边设备;在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小米以20%份额位居全球第二,360等公司推出的儿童安全类可穿戴产品也取得了不错反响。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积极推进云平台建设和操作系统研发,以互联网服务模式抢占物联网产业核心。百度和京东合作创建的创新硬件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推出的alink物联网平台、腾讯微信平台均取得快速发展,其中微信以公众号绑定形式实现智能设备之间、智能设备与数亿微信用户之间的连接,设备激活量已达2500万;阿里云OS在2015年的用户数已达到4000万,并进一步推出YunOSforWork、YunOSforWear、YunOSforCar等进军物联网市场。
互联网企业积极与传统行业企业结盟,以创新服务拓展双边市场。近年来,“物联网即服务”已成共识,产品“软”化已成为产业附加值最集中的部分。传统行业企业发展物联网业务必然的成本“阵痛”、寻找成本附加和收入增益间的最佳平衡点、规避前端智能化投入激增,已成为物联网创新融合是否成功的关键。互联网企业以其平台效应、创新能力和人才、资本优势与传统行业企业合作,成为解此难题成功之选。在智能家居领域,阿里巴巴与美的合作,共同构建基于阿里云的物联网开放平台,以实现家电产品的连接对话和远程控制;在车联网领域,腾讯携手中国人保、壳牌共同成立“i车生活平台”,打造一站式汽车生活服务;在智慧物流领域,百度与太原铁路局将共建“智慧物流云平台”,以促进物流的有效供给。
四、创新创业势头良好
近年来,中国积极推进物联网技术研发,取得一批重大研究成果。在传感器领域,光纤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MEMS传感器实现批量生产。在RFID领域,中高频RFID技术逐渐具备国际领先优势,超高频RFID和微波无源RFID技术水平大幅提升。在信息传输领域,中国5G技术研发试验于2016年1月正式启动,NB-IoT商用进入部署和推进阶段。在其他领域,北斗芯片、网络架构、物联网中间件平台、多功能便捷式智能终端等技术研发均取得重大突破。
从专利申请情况来看,中国物联网专利申请量呈现由大幅激增到趋于稳定的发展态势。国内物联网专利申请量在2004到2009年间保持较低数值,至2010年开始大幅增长。2013年,国内物联网专利申请量已突破2000件,2016年国内物联网行业专利申请猛增至7872件。相比之下,国外相关申请至2007年开始出现,国外专利申请量同样于2010到2013年间快速增长,但数值低于国内申请量。物联网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中国物联网技术研发保持较高热度,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物联网专利保护意识在不断增强。
从标准化进展情况来看,全国加快建立物联网标准体系,并且不断强化国际标准制定的影响力。在国内,物联网基础共性和重点应用国家标准立项已超过200项,M2M统一平台、M2M无线连接技术、网络架构等成为标准化重点。地方政府积极实质性推进物联网标准,各标准化组织、研究院所、企业联合高校也在积极部署和参加相关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成效基本显现。在国际上,中国成为ITU和ISO相应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牵头制定多项物联网国际标准,其中包括首个国际物联网总体标准——《物联网概览》。
在技术研发和标准化取得重大进展的背后,中国物联网创新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中国各地物联网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载体快速发展,并开始输出创新成果;政府、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已初步建成一批共性技术研发、检验检测、标识解析、成果转化、人才培训、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物联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