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尽管供应链金融发展很快,但是现实中的业务大多围绕核心企业的一级上下游企业来开展。这些企业融资难度并不大,而处于供应链远端的、真正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中小企业却无法被触及,这使得当前供应链金融业务无法发挥真正的价值。在运营模式的深度融合需要相应的技术体系作为支撑。
针对深度供应链金融的模式,技术层面也要推进深度融合,重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底层技术协议与跨链技术的深度融合。
当今供应链的形态已经逐渐从“链条式”发展为“网络式”。同一个供应商通常服务于多个核心企业,即一家企业可能处于多个不同的供应链之上。区块链服务于供应链金融,是以“联盟链”为主要形式,即先把一个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接入到一个“联盟链”中,然后再利用区块链平台进行业务操作。
如果金融机构想要突破单一链条,把供应链金融业务扩展到整个供应链网络,这就需要用同一个业务平台与不同的“联盟链”开展交互业务。由于不同的“联盟链”可能采取不同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协议和运行机制,这就可能造成不同的“联盟链”之间无法有效地互联互通,从而产生区块链的价值“孤岛”效应。
因此,跨链技术是推进供应链金融从“链条式”继续深度发展为“网络式”的一项关键性技术。跨链技术难度较大,目前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未来需要解决多链协议互通性、跨链数据传递验证的安全可信性、跨链交易及合约执行的一致性等问题。
二、区块链与其他新技术的深度融合。
除了区块链本身在数据存证方面的优势,开展深度供应链金融还需要充分利用其他先进技术。区块链只能解决链上信息的真实可信,但如何确保“上链”之前信息的真实性(例如产品的质量信息等)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深度经销商融资就需要区块链与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高度融合,做到产品从起点到终点的全过程追踪,最终实现控制仓单质押风险的目标。区块链应重点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进行融合。这将有利于真正实现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度集成和统一,做到变数据为智慧,支持优化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