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从制度化到智能化

白鳝的洞穴(微信号 baishan755)
白鳝
标准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为自动化打开了一扇门。事实上,IT系统的建设、监控、运维操作都是不难实现自动化的,其中的难点是如何选择一组标准化的参数去实现自动化的工作。通过适度僵化的标准化,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这二十年是IT运维发展十分迅速的二十年,无论是从理论还是技术都比前面的二十年有巨大的发展。2000初的时候,很多企业关注的还是如何建设一个完备的IT管理制度,从而保障发展迅速的IT系统的健康成长。因此ITIL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元素,很多先进的企业开始引入ITIL管理流程和工具,辅助他们实现IT运维的质变。总结起来,这二十年的IT运维发展可以用下面的图来表示。

1.webp.jpg

企业梳理了IT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完善了薄弱的流程,解决了IT运维中的无序与混乱的地方,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制度化的红利并不长久,制度化虽然解决了大部分IT运维中的管理问题,但是无法解决IT运维中的技术问题。一套全国性的系统,部署在天津的和南京的应该是完全一样的系统,居然会因为部署时数据库参数设置的不同而导致其中一套经常出问题。而某个系统建设的好坏也缺乏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评判。于是标准化的需求就涌现出来了。2000年之后,很多具有一定实力的大型企业开始了《IT实施标准化工艺》的编制工作。记得十多年前我帮一个政府机关部署一套ORACLE RAC的时候,对EMC的PowerPath不太了解,于是通过一个朋友拿到了一个实施文档,好像是建设银行的IT建设标准化工艺中的一个文档。在我配置EMC PowerPath的时候,甚至出现的一些报错都可以在这份文档中找到解决方案,这说明当时的这套文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实战标准。后来的十年里,我也帮不少客户建设了大量的标准化生产工艺。通过标准化工艺的建设,通过适当僵化的方式,让IT系统建设、运维工作得到了有效的规范,提高了IT系统的建设与运行质量。

标准化的另外一个好处是为自动化打开了一扇门。事实上,IT系统的建设、监控、运维操作都是不难实现自动化的,其中的难点是如何选择一组标准化的参数去实现自动化的工作。通过适度僵化的标准化,这个问题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

完成标准化之后,我们突然发现,标准化容易做,而标准如何落地却困难重重。人这个不可控的因素成为标准化的拦路虎。不过当资源池、云平台等不断迭代我们的IT基础设施的时候,我们发现,如果自动化了,那么标准化就水到渠成了。

IT建设与运维的发展实际上是被一浪一浪的技术革命所推动前进的,一个新的技术可以很有效的解决以前很难解决的问题。事实上,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演进之路都还没有走完“自动化”这个阶段。不过随着这两年“智能化“的兴起,大家又开始做智能化运维了。

不过在自动化和智能化之间,还缺少了一个“数字化“。可能很多朋友认为”数字化“不应该是一个阶段,而是智能化的一种技术手段,实际上这种认识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仍然对”数字化”存在一定的误解。

“数字化“是对传统运维的一种颠覆性的演进,而不仅仅是为了实现智能化而做的各种数据归集,而是一种对传统运维的颠覆性的技术演进。”数字化“可以把以前靠人来看的所有的东西都以数字化的方式进行呈现,”数字化“演进一旦完成,通过”数字孪生“方面的技术手段就可以让信息系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展现在IT管理部门的面前。IT管理部门可以前所未有的看到一个”白盒“运行的信息化系统。在”黑盒运行“转变为”白盒运行“之后,我们会发现信息系统不再是神秘而不可知的了,我们甚至可以通过注入某些参数来模拟某些事件发生后信息系统可能出现的问题。

而让这一切变成可能的就是“智能化“技术,数字化和智能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当信息系统的数字化达到一定水平之后,智能化所能发挥的作用就日益体现了。智能化是让”数字化“的成果得以最终体现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化之后的必经之路。

随着IT技术的快速发展,”运维自动化“之后企业的发展路径出现了巨大的分裂。一些企业在没有完成标准化之前就开启了智能化之路,有些企业在没有进行数字化改造之前也跳跃式的向智能化发展。

2.webp.jpg

这种跳跃式的发展并不是不能实现,数字化与智能化这两个阶段的工作可以同时建设,不过在实际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做区别的对待。如果在智能化之前我们还没有实现IT运维的数字化,那么我们在建设智能化运维平台的时候,需要完成对信息系统中各个运维对象与系统层面的数字化建模工作。

3.webp.jpg

首先通过运维对象梳理完成每个运维对象的数字化模型建设,然后再从五维模型的角度构建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体数字化视图。

4.webp.jpg

有了数字化的基础之后,就可以十分扎实的走向智能化了。不过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个智能化之路并不好走。对于一些大型企业来说,运维规模太大,涉及的运维对象十分复杂,很难找到一家公司能够完成整个智能化平台的建设,如果找多家企业一起来做,这些企业之间同床异梦,勾心斗角,很难协同。而对于一些中小企业来说,其资金投入又十分有限。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5.webp.jpg

实际上,在数字化和智能化之间,还可以加入一个“生态化”的阶段。通过构建一个可融合发展的生态来降低智能化建设的成本。对于大企业来说,可以定义好一套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标准框架,然后找到合适的生态合作伙伴不断地贡献知识,迭代发展。这种生态应该是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而参与生态协作的所有厂商可以通过长期协作慢慢获得受益,从而让知识与技术的输出价格得到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也可以从生态化中受益,得益于技术输出成本的降低,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获得较为标准化的知识而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智能化的技术输出,从而以较低的成本建设自己的智能化运维平台。通过生态化,同样可以让技术输出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以往需要花大力气投标获得技术输出的资格,其技术输出成本是十分高的,而且由于客户群体规模的限制,实际上单一项目的利润也不高。通过可标准化输出的技术,此类企业的技术成果可以被更广泛的应用,虽然销售单价大幅降低了,总体收益反而可以得到极大的提高。

今天时间有限,这个十分庞大的话题谈的并不透彻,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些描述。关于从数字化、生态化到智能化的整个演进方式,目前也只是一个较为模糊的构想,真正要实现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无论如何,我感觉这条路应该是可以走得通的,具体如何走,大家走下去才会越来越清晰。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