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美国电动汽车巨头特斯拉公司CEO马斯克通过视频连线表示,特斯拉公司不会收集敏感或私人数据,他保证中国客户的数据会得到充分保护。这段表述迅速引发舆论关注,特斯拉遭到的质疑其实也是所有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中共性的安全困境。近年来,各种App肆无忌惮收集个人信息成为众矢之的,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政府加快相关立法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类似电动汽车高精度定位的传感器收集信息,可以展开大数据分析的情况并不少见。随着互联网App应用的普及和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确实日益凸显。恶意程序、各类钓鱼和欺诈信息继续保持高增长,同时黑客攻击和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与各种网络攻击大幅增长相伴的是大量网民个人信息的泄露与财产损失的不断增加。面对这种局面,相关主管部门多年来从未放松监管,App专项治理步伐不断加快。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持续开展了相关工作,包括制定相关国家标准规范,指导督促企业平台落实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专项治理。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将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发挥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宪法、民法、刑法均对泄露公民个人隐私问题明令禁止,但是个人信息获取的技术革新速度更快,这给相关立法工作确实带来更加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立法保护的工作时刻不能放松。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从国家层面建立专门性的个人信息保护系统,自上而下形成一条从中央到地方的个人信息保护网络。
“十四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在加快数字发展的同时,特别要加强个人信息保护。除加强立法、加大打击力度外,守护个人信息安全,还需关口前移,落实监管、企业、网络主体等信息采集方的主体责任,尤其需要强化内部监管和自律,形成协同共治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