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人类从繁重的机械重复劳动中解脱了出来,并大有取代人工的趋势。人工智能包括计算机、机器人以及其他智能机器。对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人们情感复杂、喜忧参半。喜的是人工智能可以像人类一样思考、行动。忧的是人们担心某一天人工智能会超过人类,并且统治甚至毁灭人类。
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根本区别?人工智能的发展真的会对人类自身构成威胁吗?下面我就来详细分析这个问题。
人工智能具有学习、记忆、推理、思维、判断的能力。从表面上看,这些能力与人类并无区别。而且,人工智能出错率低,效率更高。好像人工智能已经彻底超越了人类。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人工智能的思维是一种有形的思维。所谓有形的思维,指的是它的思维一定是根据某种具体的模型做出的。这就是住相之心的表现。所以,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永远不可能摆脱心住于相的限制。住相之心就是机器思维,就是执着心和妄想心。
人类的思维虽然表面上也是住相之心,但是,人们的心中是有菩提自性的。虽然大多数人并没有开悟,不能见到自己的菩提自性。但是自己没有见到不代表自己没有。事实上,凡是活的生物,高级到人类,低级到细菌、病毒、微生物,全部都具有菩提自性。
因此,机器与人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菩提自性的区别。生物的菩提自性是活的。而机器的菩提自性是死的。生物为什么能够对外界环境做出自主判断?因为它有菩提智慧,它有慧光。菩提智慧是一种无法用住相之心比拟的思维,它是不可思议的思维。遇到问题时,慧光一照,心里面直接就会产生相应的解决方案。而机器的本质就是一堆死物,它的菩提自性是无生命物体的性质,比如电线,各种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等。它的智慧极低,只能对外界的变化做出最低级的反应,而无法做出高级的智慧反应。所以机器是没有慧光的。它只能根据逻辑思维进行推理判断,或者根据某种确定的数学模型如概率论、量子论等进行某种确定模式的计算,从而进行推理判断。
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始终是建立在一个确定的数学-物理模型基础上的机器。它所用的思维模式、算法模型都是可以用数学模型表达出来的。正因为它的思维可以用确定的模型表达,所以它是有相之心。而人类的智慧是无相之心,它永远不能用确定的模型表达,所以说它是不可思议的智慧。
由此可见,无论人工智能如何发展,它始终无法与人类的智慧相提并论。
但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却的确能够对人类自身构成严重的威胁。因为人工智能代表的是一种有相之心,也就是一种执着心和妄想心。当这种执着心和妄想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自身时,就会显得不通情理,不通人情,办事情一刀切,不懂得灵活变通。当它遇到复杂情况时,这种执着心就可能会强加于人,导致人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一个执着心和妄想心极重的人,我们一般把他当成疯子或者神经病看待。这样的人就是不正常的人,极具危险性和攻击性。他们随时可能会伤害到其他人。人工智能也是如此。
因此,在发展人工智能的时候,应当预先知道人工智能的本质属性,了解到它与人类智慧的根本区别,然后加以限制性的使用。这样才能使人工智能的发展有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