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甲骨、竹简到纸张,以及计算机时代的硬盘,存储介质一直不断演进。
人类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却只有一部分被存储下来,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储成本的制约。
现在,一种让人意想不到的存储的方式正在成为可能——科学家正在尝试将数据存储在DAN中,对,就是所谓的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
根据咨询公司Gartner的相关报告,到2024年,将有30%的数字化业务尝试在DNA存储中存储,解决数据指数级增长的挑战,以应对现有存储技术瓶颈。
DNA具有“超小体积”和“易于复制”这两大优势。据《新科学家》的报道,一克DNA最多可存储多达455 EB的数据,如果环境条件适当的话,DNA还可以长期存储。要知道,数千年前的化石遗迹被发现时,DNA仍然完好无损。
另外,这项技术的进展极为喜人,微软和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去年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全自动DNA存储设备。利用该设备,研究人员将“hello”一词编码到DNA上,并能够将其转换为计算机可读的数据。
和大多数存储方式一样,数据如何写入和读取是DNA存储的关键,目前这两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十几年前,对一个人类基因组进行测序的成本是1亿美元,而今天只需1000美元。
DNA存储一旦成熟,在归档和备份的场景以及网盘产品中,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关专家表示:“如今,所采集的信息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但目前的存储技术在数据存储时间和防损时间方面受到严格的限制。DNA存储技术将在DNA生物链中对数字数据进行编码,实现传统随机存储不可能实现的存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