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道路架空线、杆件林立、各类设施和设备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成为数字孪生城市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以“多杆合一”为目标的“智能杆”解决方案开始成为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方法,它是城市精细化和精准化管理的基础。
从各地推进数字孪生城市的具体做法来看,目前智能杆建设中的挑战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由于杆体空间有限,各个领域的智能化需求越来越多,大量设备都希望往智能杆里面塞,这导致物理空间跟需求之间的矛盾。
目前设计的各个安放设备的数据管理,主要依赖于单一网关来解决,导致标准统一困难,扩展性差。
据数字孪生体联盟(DTC,Digital Twin Consortium)调研结果来看,全国各地在具体实施智能杆的时候,大都采用扩大智能杆和尽量统一标准(或网关)的做法,但实际收效并不理想,存在未来更多设备难以“入驻”的难题。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软件定义智能杆找空间,跟物理空间有限不同,数字空间理论上具有无限的潜力。
为了落实硬软融合的智能杆建设目标,通过共建“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立足现在的智能杆建设难点和痛点,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望“十四五”城市建设的需求,即空间上以“智能杆”为数字孪生城市的抓手,时间上满足最近1-2年实际需求,但在平台建设上充分考虑“十四五”时期的扩展需要。
总体来讲,“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DTCL,Digital Twin City Lab)定位于共性技术的共建共享,采用开源项目和创新社区的建设运行模式,重点突破各利益相关者之间数据互通(Data Exchange)、共享(Data Sharing)的难点和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