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贺铨:推进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企业主体与政府有效作为

产业气象站
工业互联网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所有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都需要根据企业具体实际而适配,甚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设备情况进行定制。最好是有提供一篮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但这意味着非常高的服务成本,无论是BAT等互联网公司,还是外企,都不愿着力太多。在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大企业有意愿、有能力、有资金去依托工业互联网进行提质增效转型,政府更应着力扶植中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不让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掉队。

谈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先要从德国、美国两个先行者说起。简要谈三个问题: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期;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本质区别;中国要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期

德国提出工业4.0,根源在于德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产业劳动力紧张,需要通过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数字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第二,由于德国汽车工业巨头如大众、奔驰等接连陷入尾气排放造假丑闻,德国传统制造业可靠性高、质量严谨的声誉受到挑战,需要换一种面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从大方向上也是出于重振制造业的目的。美国与德国相比信息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工业互联网更注重发挥大数据、软件、传感器的作用,美国希望产业链更宽一些。

德国、美国是工业互联网的最先启动者,但它们的发展并没有达到最初想象的规模和速度,最先将工业互联网进行商业化的GE对这一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德国领先者西门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也未能如设计的那样将德国制造业迅速带动起来。

虽然发展速度不如预期,国外工业互联网仍在以企业为主,继续往前发展。国外大企业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们大多既是民用企业,又是军工企业,有着国防需求的要求以及国防经费的支撑,在转型经费上没有遇到太大压力;二是传统制造业的大企业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具有非常强的IT能力,例如西门子有1.7万名软件人员,GE具有很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它们具有一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制造行业的技术人才。

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本质区别

相比起来,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最首要的是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制造业企业真正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即使在这条路上比较领先的企业,IT能力也只限于服务自身业务,扩展能力有待提升。我国缺乏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前瞻性、系统性和技术含量亟待提升,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

拥有强大IT能力的信息技术企业,例如BAT、华为等,将工业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正在积极地探路。

相比我国快速发展的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门槛要高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消费互联网终端品种简单,使用门槛低,易普及、易升级,而工业互联网涉及生产设备类型多;工业互联网业务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需求难以搞得很清晰,需要技术解决方案持续的服务;工业互联网对快速响应、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工业互联网对资本的需求大;工业互联网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企业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工业互联网对信息安全更为关注,实体经济的企业对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企业的诚信有很高要求,担心自身的技术诀窍和商业数据被泄露给竞争对手。

从商业模式看,消费互联网往往是比烧钱、聚人气、圈用户、赚流量,收入靠广告和会费等,这种模式是没有办法复制到工业互联网的。

信息技术企业缺乏对垂直行业流程和工艺的理解,它们看工业互联网的市场是叫得响、看得见、摸不着、门槛高,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实施主体应该是垂直行业的企业,但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信息技术人才。所以,工业互联网需要信息技术企业和垂直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与消费互联网“通吃”的格局不同,需要培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国现在已经出现将工业互联网深入到应用且已经带来效果的企业。例如上海商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广泛合作,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公司为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22个生产环节都用上了5G技术,对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上海商飞的成功有其特定条件,首先中国的大飞机是商飞、沈飞、西飞和成飞合作完成的,除此之外,可以说中国生产大飞机就没有其他企业了,没有对泄密给国内对手的顾虑;其次,商飞有充足资金。对于商飞来说,利用工业互联网,重要的不是对人力的节省,尽管中国也面临劳动力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德国那样迫切,更重要的是怎么保证服务质量,如何让所有工序从一开始就能够完全不纯粹依靠人工来保证质量,如何避开人为依赖,将所有生产过程都记录在案。所以对于大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是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

与机械加工等零散制造业相比,我国流程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进展面临挑战更多,流程长、工序复杂、连续生产、生产安全风险因素多、销售环节多难以获得最终用户的大数据,在这方面宝钢走在前面,但不同的流程工业差异很大,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做法也无法照搬,要靠企业自身的探索,也需要与专业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型企业的合作。

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大企业有意愿、有能力、有资金去依托工业互联网进行提质增效的转型,政府更应着力扶植中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不让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掉队。相比起来,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还是持观望态度,首要阻碍是关键基础能力不足,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利用工业互联网案例企业都是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数字化水平,加上传感器、数据,就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的分析或决策。但没有这个基础,“大脑”能起作用吗?不起作用。不仅要有大脑,还要四肢发达。

中小企业犹豫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互联网到底能帮它们解决什么问题?我国现在大量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不少双创企业只有“头脑+电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有意愿转型,就算有资金投入可购买工业互联网软件,也不具备用好软件的人才和能力。

工业互联网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所有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都需要根据企业具体实际而适配,甚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设备情况进行定制。最好是有提供一篮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但这意味着非常高的服务成本,无论是BAT等互联网公司,还是外企,都不愿着力太多。在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建设一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配置较强的计算能力,采购丰富的工业使用的工具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和人工智能决策软件等,收集各类大数据包括政府主动开放可开放的数据,该中心还聘请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免费开放给中小企业,辅导中小企业使用其软件、硬件和数据。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身能力,而且这种扶持是普惠性的。该中心可以是政府出资建设并招标委托第三方公司运营,也可以第三方公司自行建设,政府可以从中小企业得到的服务程度和第三方企业的贡献度,来考核第三方公司,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补偿第三方公司投入或运营的支出。该中心还可以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桥梁,研究单位可以在这里发现企业需求。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运行模式可供参考。该协会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科研能力,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由项目委托方企业出资70%,政府出资30%,完成企业提出的项目需求。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客户享有弗劳恩霍夫协会各研究所雄厚的研发科技积累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服务,通过研究所的多学科合作,获得为其“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科研成果。

区域性创新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帮助,不一定非要定义是严格的工业互联网。工业生产有很长的链条,工业互联网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切入,起步也不见得非要等到有云计算或区块链才可以,只要能够帮企业在工业数字化的进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进步。如果这样能帮助大多数中小企业自发行动起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就有了。

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地推动工大企业有意愿、有能力、有资金去依托工业互联网进行提质增效转型,政府更应着力扶植中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不让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掉队。

谈中国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先要从德国、美国两个先行者说起。简要谈三个问题: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期;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本质区别;中国要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美德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直接诱因与预期

德国提出工业4.0,根源在于德国经济面临的两大问题:第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产业劳动力紧张,需要通过实现更大规模的自动化、数字化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第二,由于德国汽车工业巨头如大众、奔驰等接连陷入尾气排放造假丑闻,德国传统制造业可靠性高、质量严谨的声誉受到挑战,需要换一种面貌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从大方向上也是出于重振制造业的目的。美国与德国相比信息技术的优势更为明显,工业互联网更注重发挥大数据、软件、传感器的作用,美国希望产业链更宽一些。

德国、美国是工业互联网的最先启动者,但它们的发展并没有达到最初想象的规模和速度,最先将工业互联网进行商业化的GE对这一业务板块进行了调整,德国领先者西门子的工业互联网平台Predix也未能如设计的那样将德国制造业迅速带动起来。

虽然发展速度不如预期,国外工业互联网仍在以企业为主,继续往前发展。国外大企业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它们大多既是民用企业,又是军工企业,有着国防需求的要求以及国防经费的支撑,在转型经费上没有遇到太大压力;二是传统制造业的大企业已经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具有非常强的IT能力,例如西门子有1.7万名软件人员,GE具有很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它们具有一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制造行业的技术人才。

工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有本质区别

相比起来,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最首要的是中国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水平参差不齐。中国制造业企业真正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可以说几乎没有;即使在这条路上比较领先的企业,IT能力也只限于服务自身业务,扩展能力有待提升。我国缺乏具备综合解决方案和全领域覆盖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长远布局能力薄弱,前瞻性、系统性和技术含量亟待提升,引领国际发展的能力不足。

拥有强大IT能力的信息技术企业,例如BAT、华为等,将工业互联网看成是互联网的下半场,正在积极地探路。

相比我国快速发展的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的门槛要高得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消费互联网终端品种简单,使用门槛低,易普及、易升级,而工业互联网涉及生产设备类型多;工业互联网业务链条长、服务模型复杂,需求难以搞得很清晰,需要技术解决方案持续的服务;工业互联网对快速响应、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工业互联网对资本的需求大;工业互联网对既了解信息技术又熟悉企业流程的人才有迫切需求;工业互联网对信息安全更为关注,实体经济的企业对提供第三方服务的企业的诚信有很高要求,担心自身的技术诀窍和商业数据被泄露给竞争对手。

从商业模式看,消费互联网往往是比烧钱、聚人气、圈用户、赚流量,收入靠广告和会费等,这种模式是没有办法复制到工业互联网的。

信息技术企业缺乏对垂直行业流程和工艺的理解,它们看工业互联网的市场是叫得响、看得见、摸不着、门槛高,因此工业互联网的实施主体应该是垂直行业的企业,但它们的不足之处是缺乏信息技术人才。所以,工业互联网需要信息技术企业和垂直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与消费互联网“通吃”的格局不同,需要培育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国现在已经出现将工业互联网深入到应用且已经带来效果的企业。例如上海商飞飞机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开展与信息技术企业的广泛合作,华为、阿里等互联网公司为其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在22个生产环节都用上了5G技术,对质量的提升、效率的提高都非常有帮助。

上海商飞的成功有其特定条件,首先中国的大飞机是商飞、沈飞、西飞和成飞合作完成的,除此之外,可以说中国生产大飞机就没有其他企业了,没有对泄密给国内对手的顾虑;其次,商飞有充足资金。对于商飞来说,利用工业互联网,重要的不是对人力的节省,尽管中国也面临劳动力的问题,但目前还没有德国那样迫切,更重要的是怎么保证服务质量,如何让所有工序从一开始就能够完全不纯粹依靠人工来保证质量,如何避开人为依赖,将所有生产过程都记录在案。所以对于大企业来说,工业互联网是企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

与机械加工等零散制造业相比,我国流程制造业的工业互联网进展面临挑战更多,流程长、工序复杂、连续生产、生产安全风险因素多、销售环节多难以获得最终用户的大数据,在这方面宝钢走在前面,但不同的流程工业差异很大,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工业互联网的做法也无法照搬,要靠企业自身的探索,也需要与专业的工业互联网解决方案服务型企业的合作。

以普惠中小企业为导向

大企业有意愿、有能力、有资金去依托工业互联网进行提质增效的转型,政府更应着力扶植中国上千万家中小企业,不让企业在这一轮转型升级过程中掉队。相比起来,很多中小企业对于工业互联网还是持观望态度,首要阻碍是关键基础能力不足,多数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网络化、智能化演进基础薄弱。如今我们能看到的利用工业互联网案例企业都是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的数字化水平,加上传感器、数据,就可以做出有利于生产的分析或决策。但没有这个基础,“大脑”能起作用吗?不起作用。不仅要有大脑,还要四肢发达。

中小企业犹豫的另一个原因,是工业互联网到底能帮它们解决什么问题?我国现在大量企业技术水平较低,不少双创企业只有“头脑+电脑”,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有意愿转型,就算有资金投入可购买工业互联网软件,也不具备用好软件的人才和能力。

工业互联网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所有工业互联网的软件都需要根据企业具体实际而适配,甚至需要根据企业自身设备情况进行定制。最好是有提供一篮子解决方案和服务的第三方公司,但这意味着非常高的服务成本,无论是BAT等互联网公司,还是外企,都不愿着力太多。在这方面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针对市场失灵,政府可以建设一个工业互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配置较强的计算能力,采购丰富的工业使用的工具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和人工智能决策软件等,收集各类大数据包括政府主动开放可开放的数据,该中心还聘请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免费开放给中小企业,辅导中小企业使用其软件、硬件和数据。这样一来,可以帮助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自身能力,而且这种扶持是普惠性的。该中心可以是政府出资建设并招标委托第三方公司运营,也可以第三方公司自行建设,政府可以从中小企业得到的服务程度和第三方企业的贡献度,来考核第三方公司,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补偿第三方公司投入或运营的支出。该中心还可以成为产学研用合作的桥梁,研究单位可以在这里发现企业需求。

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的运行模式可供参考。该协会拥有强大的科研团队和科研能力,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由项目委托方企业出资70%,政府出资30%,完成企业提出的项目需求。通过“合同科研”的方式,客户享有弗劳恩霍夫协会各研究所雄厚的研发科技积累和高水平的科研队伍的服务,通过研究所的多学科合作,获得为其“量身定做”的解决方案和科研成果。

区域性创新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帮助,不一定非要定义是严格的工业互联网。工业生产有很长的链条,工业互联网可以从任何一个环节切入,起步也不见得非要等到有云计算或区块链才可以,只要能够帮企业在工业数字化的进程中解决实际问题就是有进步。如果这样能帮助大多数中小企业自发行动起来,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就有了。

地方政府正在积极地推动工业互联网,现在需要从热度阶段过渡到实实在在做普惠性的工作。政府目前靠树立一些示范标杆的方法推动工业互联网,从诸多企业中选择一两个企业提供资金,这对其他企业多少有些不公平,而且导致很多企业依赖是否有政府补贴来决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此外,中小企业需求各异,个别项目扶持不是办法,重要的是让它们产生内生动力。

我认为正确的办法不是提供资金,而是政府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信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并扶持一个技术创新平台免费为企业服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把投资机构吸引进来,共同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初心。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首先打好基础,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来应对发展中的挑战。业互联网,现在需要从热度阶段过渡到实实在在做普惠性的工作。政府目前靠树立一些示范标杆的方法推动工业互联网,从诸多企业中选择一两个企业提供资金,这对其他企业多少有些不公平,而且导致很多企业依赖是否有政府补贴来决定是否进行数字化转型。此外,中小企业需求各异,个别项目扶持不是办法,重要的是让它们产生内生动力。

我认为正确的办法不是提供资金,而是政府营造市场发展环境、增强经济发展信心、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投入,并扶持一个技术创新平台免费为企业服务。在此过程中还可以把投资机构吸引进来,共同支撑工业互联网的发展。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产业发展的方向,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初心。但工业互联网的创新永远在路上,工业互联网的全面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首先打好基础,以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重来应对发展中的挑战。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