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个国家都在加大对5G的研发投入,以及陆续商用测试,5G俨然已经成为了2019年最重要的技术风口。5G的应用场景有哪些?通信厂商、互联网企业如何在5G时代改变?中国在5G时代,应该做些什么?
嘉宾简介:
田溯宁,宽带资本董事、亚信集团董事。曾担任中国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CEO,中国网通集团(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兼CEO及电讯盈科副董事长等职务。
除此之外,田溯宁先生还担任联想集团独立董事和民生银行独立董事。
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5G牌照,有关5G的应用、产业投资也被摆到日程上面。在5G时代,哪些应用会率先爆发?对于投资人士,哪些领域应该重点布局?带着这些问题,腾讯科技近日对话宽带资本董事长田溯宁,解读5G发牌后的机遇。
在普通用户的感知中,5G的最直接变化就是速度更快了。但在田溯宁看来,5G是一项根本性的创新,与3G、4G有很大不同。“3G、4G只是带宽的延伸,但5G是从连接人变成了连接物,运营商的协议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田溯宁这样说到。
田溯宁认为,5G的通讯协议改善和解决了过去IP网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低时延、高带宽、高覆盖、低功耗等等,这样的变化相较于移动互联网,更像是一种变革而非简单的进化。
谈到5G的具体应用,田溯宁认为:“未来更大的机会一定是产业互联网。5G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像3G、4G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样。”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某某投资机构,投资某个行业,两边套现10亿美元。”但在田溯宁看来,5G时代的投资回报周期会更长。因为5G的机遇在于B2B行业,一个好的B2B公司都需要将近8年到10年的培养,所以B2B的投资周期是比较漫长的。
不过田溯宁也表示,B2B模式也是有好处的,壁垒很高,不能完全靠烧钱烧出来。基本上好的B2B公司,在产品出现之后,都有不错的收入和稳定的现金流。“从投资的角度看5G,我认为5G投资是个长长的雪道,这是一个巨大的新的生态系统的重构,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这个耐心资本的回报也会很丰厚。”
以下为腾讯科技对话田溯宁实录:
腾讯科技:6月初,工信部正式发布了5G牌照,证明5G可以商业化了。4G的出现推动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很多投资人也在其中收益。随着5G开始商用,哪些领域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机遇?投资机构会从当中获得哪些好处?
田溯宁:宽带资本的几个基金一直跟着技术的变革在走,我们叫做“宽带”,也是因为技术创新很多都与带宽有关。在过去两三年,我们一直在研究技术创新的下一个阶段,5G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话题。这与我和团队来自运营商和行业的背景有关,对于5G学习得比较早,关注的范围比较深,我们也下决心宽带系的几个基金围绕5G来进行投资。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不同于3G、4G只是带宽的延伸,5G是一个根本性的创新,5G更多的是从连接人变成了连接物,在运营商的协议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通讯协议最早是一个交换网,后来走向了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5G的通讯协议实际上在改善和解决过去IP网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低时延、高带宽、高覆盖、低功耗。相比于移动互联网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变革,而非简单的进化。可能相当于PC出现一样,让人类走向了PC的时代。
5G的一个重大影响和特征就是网络的切片化,带来的结果就是可能会出现很多行业的运营商。过去的运营商就是一张网,将来可能电力有一个专门的网,出现电力的运营商,以及汽车的运营商、公共汽车的运营商、私家车的运营商……网络会逐渐走向切片化,运营商会走向行业化,同时行业也会变成越来越向运营商化。
举一个例子,格力的电器,如果每个设备都有5G传感器的话,有的是温度传感器,有的是流量的传感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和网相连,就可以不断地感知谁在用我的空调,用了多久,在什么位置用……各种各样的信息都传递下来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会变成越来越运营商化,我们叫做“类运营商”,这种变革就像每一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一张网。
过去PC的出现,是计算能力,包括云计算能力的民主化和普及化;而5G的出现,实际上是通讯能力的民主化和普及化。运营商在走向行业,行业的业务模式在走向运营化,这是一种破坏性和结构性的创新。我觉得我们整个宽带资本,需要进入一种清零的状态。5G展现的远见和蕴涵的技术、商业模式的变革是非常深刻的,目前投资机会和商业机会还在冰山一角阶段,几乎每一个领域都在发生很大的变革,需要去潜心了解技术实质和演化的阶段,保持学习开放的心态,不断地去探索和捕捉有价值的投资机会。
其次要投资一些早期的、根本性的技术创新,跟着它们不断地去参与。我们最近也投资了3家企业,与5G的芯片有关。第三,实际上5G很大一块就是连接,连接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可以看到NB-loT(窄带物联网)可能是最先开始的。虽然还没有到5G的标准里,但是实际上物联网在3G、4G,包括GPRS里都已经有了一些通讯的模块。因此,5G的推动会变得非常关键,我们的投资组合包含了一些物联网的企业,譬如全球化AI+IoT平台涂鸦智能,全球最大的物流车队服务平台G7等,这也是我们看好的方向。
另外我之前提出一个观点:没有安全就没有5G云网。过去是病毒感染了你的电脑,到了5G时代,病毒有可能感染正在行驶的汽车,感染正在使用的智能家居设备,所以5G的安全会变得非常重要。我认为IT、OT与CT将实现与ST的深度融合(ST,Security Technology,意为“网络安全技术”)。5G安全是整个5G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宽带资本也对安全做了一系列的投资跟布局,包括芯盾、青藤云,以及亚信安全等。
我认为未来更大的机会,一定在产业互联网。5G是产业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像3G、4G是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一样。它将支撑整个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数字化社会也需要这样一个新的基础设施,5G的所有方案都在为此准备。无论是宽带资本,还是亚信,我们都与几大运营商都有非常密切和深入的交流。我们看到,创新的企业缺规模、缺试验场,而运营商需要创新的产品、技术甚至创新的精神。我们希望发挥团队过去20年的优势,为创业者和运营商建立沟通的渠道,成为5G产业互联网生态的推动者、参与者和建设者,打造协同产业生态,这是我们未来10年要做的事情。
腾讯科技: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常看到有媒体这样报道:某某投资机构,投资的什么行业,两年套现赚了10亿美元。在5G时代,投资回报周期会更长还是更短?
田溯宁:我觉得会更长。基本上一个好的B2B公司都要将近8年到10年的培养,这跟B2C公司是不一样的。B2B进入周期很长,客户都是大客户,有漫长的合标、质量认证等过程,还存在定制化的需求,流程很复杂。所以B2B的投资周期是比较漫长的。但是B2B有它的好处,壁垒很高,也不能靠烧钱烧出来。好的B2B公司,在产品出现之后,基本能有不错的收入,稳定的现金流。
宽带资本的风格也不是快进快出,大部分都做的周期比较长。我们的LP也都理解,能耐得住寂寞。另外,我认为未来B2B会发生特别重大的变革——靠数据来驱动。数据驱动会比传统商业模式有更大的好处,它的反馈能力非常强。随着5G带来广泛的数据来源,数据会发挥更大的价值。宽带也投了一些数据驱动的创新项目,获得了不错的成长,比如中国最大的肿瘤大数据公司Linkdoc,智能分析服务商同盾科技等。
腾讯科技:您之前提过,5G时代,商业模式的创新是早期投资的一个很重要的机会。那您觉得5G时代有哪些商业模式会得到创新呢?
田溯宁:我觉得5G特别重要的模式是为场景来付费,用价值计费。星巴克是场景计费的一个典型的模式。你在自己家里喝一杯咖啡几块钱,在星巴克是几十块钱。为什么?同样的咖啡,创造了场景,导致价格不同。再比如买一双耐克鞋,今天买都是几百块钱,未来这双鞋的价格应该跟你的使用量有关,我天天跑步,跟直接扔到鞋架上的鞋,价格应该不一样。一个是活跃用户,一个是我要激活的用户。我觉得未来产品的定价应该跟用量有关。这是根本的商业模式,也是定价模式的变革。
腾讯科技:您刚才说,安全是在5G时代是非常重要的。那您觉得在5G时代安全面临哪些方面的威胁?
田溯宁:我觉得安全现在变得越来越复杂。5G这么大量的数据,以及我们现在谈数据的所有权,数据的运营权,数据的隐私权,还都没有被认真考虑。如果数据的安全问题解决不了,那么5G带来的数据红利我们不但享受不到,反而会变成数据灾难。
5G安全跟标准有很大的关系,但这个标准刚刚开始在做。另外,我觉得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跟运营商有关,毕竟是运营商在建立这个网络。所以我们要积极跟运营商探索网络安全的各种各样的内涵,而且我觉得对于运营商来讲,必须要把安全当成一项业务。未来人类整个资产数据化,数据在实时化,网络连接一切,安全问题不解决,就像车没有闸一样。当我们在畅想数字化、5G联接带来美好未来的同时,必须要思考如何为万物互联、无所不在的5G网络提供最重要的网络安全技术。
腾讯科技:那像前几年移动互联网的时候,很多公司都成为了独角兽,那您觉得5G会孕育出来更多的独角兽吗?
田溯宁:我觉得5G时代是生态系统大繁荣,是物种大爆发的时代。独角兽只在描述过去消费者互联网的时代,而产业互联网是真正的生态系统。
腾讯科技:5G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会不会像4G时代,比如说O2O这个大潮上来了,一堆人往上涌,然后就退出了?
田溯宁:我觉得肯定会出现。前两天发放5G商用牌照,我们都去祝贺,这是一个小高潮,但这之后就会出现低潮、甚至否定,这是一个规律。我觉得这个规律跟人性有关,跟人的状态有关。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干实事。投资5G,是一个长长的滑雪道,因为5G带来的是一个巨大的新生态系统的重构。如果力图短期赚快钱,我觉得这种状态的投资人和创业者最好别碰5G,对5G的投资和期待一定要有耐心和决心,相信万物互联的时代一定是伟大的,相信这是新的时代的开始,相信中国在这个时代会变成全球技术的创新源泉。
腾讯科技:物联网、万物万联这个词,可能在五六年前我们就听说过了,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是不是就是网络基础设施不行?
田溯宁:万物互联最早是IBM提的,还没有实现根本上我觉得有两个非常大的因素。
一个是网络的原因,之前的网络不是为它建的,没有网络不行,用WiFi,用3G、4G无法互联,非常贵,电池马上就没电了,穿透性也不行。第二个,半导体元器件不够。元器件实际上也跟智能手机有很大的关系,智能手机获得普及,就是因为传感器的价格不断下降。
传感器价格不断下降,使5G的传感成为可能,然后才是连接,逐渐会形成正向循环,更多的连接、更多更便宜的传感器出现,才能让万物万联变得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