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平台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作用日益凸显!

工业互联网周刊
工业互联网周刊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过去一年多的发展中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但总体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将会越来越强,平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是产业爆发前期在技术、应用和商业方面的不断试错和修正,都将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成熟和完善。

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过去一年多的发展中也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但总体看,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作用将会越来越强,平台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更多是产业爆发前期在技术、应用和商业方面的不断试错和修正,都将不断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走向成熟和完善。

驱动工业数字化转型

从宏观看,平台模式、平台经济正在持续变革和颠覆传统工业形态。

一是颠覆了传统工业软件研发体系,以往需要大量投入、研发周期长达数年的工业软件研发方式正在向低成本、低门槛的平台应用创新生态方式转变,不但研发周期能够缩短数十倍,而且也能够灵活地满足工业用户个性化定制需求。

二是变革了传统工业企业竞争方式,企业竞争不再是单靠技术产品就能取胜,已经开始成为依托平台的数字化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三是重新定义了工业生产关系与组织方式,平台打破了产业、企业之间的边界,促进制造能力、技术、资金、人才的共享流动,实现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解构与重构。

从微观看,平台正在改变企业的设计、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重新定义和优化整个价值流程。

一是平台驱动产品创新,通过多渠道深度交互精准洞察用户需求,并借助数字化的先进设计工具和网络化的创新资源组织打造智能新产品。

二是平台驱动生产与运营创新,借助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强大的工业数据分析能力,支撑企业实现先进制造、生产与运营管理优化、供应链协同和智能化决策。

三是平台驱动商业模式变革,推动金融、物流、农业等领域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促进原有产品体系和服务方式演进转变。

四是平台驱动组织管理体系重塑,推动企业内顶层决策到底层生产的端到端集成,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实现扁平化管理及社会化协同。

工业互联网平台蓬勃发展

白皮书认为,去一年多来,我国平台发展取得显着进展,平台应用水平得到明显提升,多层次系统化平台体系初步形成。涌现出更多知名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品。

全国各类型平台数量总计已有数百家之多,具有一定区域、行业影响力的平台数量也超过了50多家。

既有传统工业技术解决方案企业面向转型发展需求构建平台,也有大型制造企业孵化独立运营公司专注平台运营,还有各类创新企业依托自身特色打造平台。

围绕行业生产特点和企业痛点问题,平台企业持续创新服务能力,开发形成了一批具有亮点的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模式。

比如,在研发设计方面,涌现出索为研发设计与产品运维一体化、安世亚太基于工业知识生态的先进设计以及华为“沃土”云仿真设计等平台服务。

在生产制造方面,形成了富士康ICT治具智能维护、航天云网精密电器智能化生产、紫光钣金行业企业云图等一批平台解决方案。

在企业管理方面,用友、金蝶、天智智能、黑湖科技等平台利用云ERP、云MES、云CRM等服务解决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供应链协同与客户管理问题。

在产品服务方面,树根互联、徐工信息将工程机械远程管理解决方案进行推广,实现纺织机械、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设备产品的远程服务。

在应用模式创新上,树根互联、智能云科、天正、生意帮等企业也探索出了“平台+保险”、“平台+金融”、“平台+订单”等新模式新业态。

工业互联网平台处在发展初期

相比于传统的工业运营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复杂程度更高,部署和运营难度更大,其建设过程中需要持续的技术、资金、人员投入,商业应用和产业推广中也面临着基础薄弱、场景复杂、成效缓慢等众多挑战,将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当前尚处在发展初期。

在技术领域,平台技术研发投入成本较高,现有技术水平尚不足以满足全部工业应用需求。

一是平台连接能力面临挑战,工业设备种类繁杂、数量多、通信协议与数据格式各异,当前尚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能够低成本、便捷地实现工业设备快速接入平台,导致绝大部分平台的设备接入数量有限。

二是平台数据分析能力面临挑战,根据对国内外366个平台应用案例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有40%的平台应用集中在以产品或设备数据预测性分析为主的资产运维优化领域。而在涉及数据范围更广、分析复杂度更高的经营管理优化和资源匹配协同等场景中,多数平台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三是平台提供专业工业服务的能力相对较弱,目前大部分平台对于工业知识、模型和历史数据的沉淀远远不够,面向特定行业或工业场景提供服务时,要么难以满足制造企业的业务需要,要么需要进行大量定制化开发,导致服务成本和周期大幅增加。

在商业领域,平台市场还没有出现绝对的领导者,大多数企业仍然处于寻找市场机会的阶段。一是平台回报周期较长,很多企业尚在投入阶段。二是平台商业模式不够成熟,企业盈利手段较为单一。

工业互联网平台未来展望

白皮书指出,平台创新与竞争的大幕刚刚拉开,未来将有更多主体进入这一领域,但只有少数能最终构建起自己的“平台经济”。

一旦个别工业互联网平台形成规模优势后,海量的数据、应用、合作伙伴资源和逐渐摊薄的建设推广成本将对同领域内的竞争平台形成降维打击,甚至是将竞争者转化成其生态的参与者。

伴随平台成熟与应用深化,业务中台与数据中台将可能成为平台建设的关键与核心能力。经过多年发展,平台核心关键技术加速成熟,但如何低成本、快速、灵活的向中小企业提供通用化平台应用服务,依然是平台术体系中的核心难题。

消费互联网中快速兴起的“中台”概念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新颖解决思路,其在平台架构基础上,将数据分析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进一步分层和解耦,沉淀公共模型、工具和能力,为跨领域跨行业应用封装和开发提供更体系化的支持,快速、灵活的满足工业应用需求。

工业 APP 创新能力与应用交付能力将是平台价值实现的关键,具有工业积淀的企业短期优势更为明显。

未来,随着工业数据、机理、知识的沉淀,传统软件功能的进一步解耦,新型工业 APP 可以基于通用功能的组合集成快速交付,具有更好第三方开发者生态的平台将快速兴起。

生态建设将成为下一阶段平台产业发展的主线。面对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需要更多企业联合起来,通过紧密配合的集体行为构建生态系统,共同推进产业发展。

平台应用短期仍将以设备侧与工厂侧为主,长期看消费侧将逐渐发力,规模化定制、金融服务、制造能力交易等新兴模式未来将不断普及并成为主流。

最终,各类应用实现集成互通,工业系统全要素、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系统性协同优化将成为现实。

平台治理将成为政府与企业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数据确权、数据流转与平台安全是关键。

面向平台的数据交易、数据变现和数据增值等需求,开展相关标准和法律研究,加强政府引导监督和平台安全风险防控,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规则和应用评估机制,是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平台治理体系的重要途径。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