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工业互联网的三步骤(上)

信息化观察网
顾玮
工业互联网,或称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与文章已经很多,就不赘述定义了。其最大价值就是能够让企业在行业内资源共享,方便整合;精准服务最终客户,做到个性化定制生产、供货; 进而减少库存;同时结合在线金融方便融资。

作者:顾玮先生作为凌锐蓝信创始人,专注IT行业20年, 深刻理解IT软硬件、虚拟化、云计算、IDC等业务领域,曾在业界国内外多家知名公司如IBM,华为(美国)等大公司任职。

顾玮先生毕业于英国Aston商学院,获得工科硕士和管理学硕士双学位,目前在读清华EMBA。于2015年获美国“Harvard Square卓越领导者”邀请,成为VIP成员。

工业互联网,或称产业互联网的概念与文章已经很多,就不赘述定义了。其最大价值就是能够让企业在行业内资源共享,方便整合;精准服务最终客户,做到个性化定制生产、供货; 进而减少库存;同时结合在线金融方便融资。

那么一家企业如何能真正做到工业互联网?小顾也学习了一些大咖文章,并实地见识过已经初步实现智能化生产的企业,这里为读者简单做个总结,抛砖引玉。从以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带来的价值反推,一家企业想成功做起平台,应具备以下基本能力:

●利用互联网优势,作为杠杆去撬动更大更高端的资源,为我所用

●高效运作的产业生态圈

●精准把控

●数字化的平台

这样,不难推出本文结论,企业走向产业互联网平台的三步骤:

一,建立或加强内部精准管控体系,实现高效运营,同时做好技术系统与商务接口,为下一步做准备。先走通这一步的道理很简单,自己内部流程繁缛理不清,如何迎接更多更好的资源做大做强?

二,整合企业自身现有的资源,如客户、销售渠道、供应链、库存、物流等各方面,先做好狭义的自有产业互联网。同样,设置好技术与商务接口。做好第一步,其实这第二步从技术角度而言并不难,难点在于让企业所有人适应这样一个平台环境,就当是打大仗之前的小打练兵,为第三步打好运营能力的基础!

三,将平台扩展到行业,整合行业资源,步入更广阔之天地!

抛开产业互联网不谈,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除了核心竞争力,还有什么?答案是:开源节流。开源就是不断拓展业务,谁都明白,不赘述。节流,这里要简单说一说。提到节流,很多人自然想到省钱,而且多数情况是从两个方面入手:压低供应商价格,压低内部开销。但是一味的压低供应商价格,或者内部费用,可能会带来低质量产品与内部不稳定。另一种节流选择,就是精准管控该你管控的任何资源。精准管控带来高效运营!注意是该自己管控的资源要管好,不该是自己管控的,没必要过多浪费精力插手。

因此,迈向平台的第一步:精细化管控,是一家企业应该最先入手的自我提升。其实这个话题并不是新生事物,多少年企业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求精细化管理,高效运作。早有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科学管理学,现有利用IT技术的数字化管理思想。说来说去,到底企业哪些部分是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虽然很多有识之士对此并不陌生,小顾在这里还是简单小结一下:

●首先来说就是业务层,客户与销售渠道,企业安身之本,不可不察!鉴于很多制造业是面向大众用户,而较难梳理。这样可能要更注重对于渠道合作伙伴的精细化管理。就小顾自己之前的经验,确实有很多外企拥有完整的CRM体系,且细分为最终客户、销售代理商、解决方案合作商等多种角色。合作伙伴可以在线找到最新的厂商资料、合作政策、客户报备、在线培训、认证等等。同时还具备厂商与合作伙伴实时互动能力,令厂商对终端市场有了更细化的了解,同时也加强了厂商与渠道的融洽合作关系。

●生产与仓储环节的精细化管控,毋容置疑!除了实现自动化,管控生产材料使用与库存,如今更多应该是关注个性定制化生产的整套流程,所谓智能化生产系统。智能化生产,主要是精细管控三大关键点:交货周期、生产效率、库存运转效率。再往下,就要考虑工单自动化、设备自动化、生产与制程自动化、材料投放自动化、仓储搬运自动化等多个细节。小顾作为中国大数据产业生态协会的理事会员,有幸去年实地见识到某国内民营家具企业全套个性化生产智能自动化生产体系,工单排期、生产与仓储管理都很高效,令人赞叹!

●行政审批流程的通畅、高效、安全。这部分其实没什么特别的,过于繁缛会导致效率下降。这里主要提一提安全问题。这里的安全指的更多是授权安全,而不是我们脑中第一浮现的黑客等问题。事实上,对任何一家企业来说,授权级别与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忽略的话,除了有管理混乱之痛,更可能出现泄密的问题!简单地说,相关事只能让相关人知道。数字化系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人事管理高效化。一切运营都离不开人,人员管理是最难的。数字化的人事管理,也不能确保100%的高效,但可能会助一臂之力。

●企业内网精细化、高效化,必要条件!以前,我们对网络的要求是通畅,后来是要求性能良好,但如今已经不是这么简单了!以上各方面的高效管理,利用IT技术的方案都是可以做到的。而这些方案也早已不是简单的OA就可以搞定,涉及很多高能技术,如CRM, ERP, PLM, MES, APS, SCM, BPM, ECM, HRM, Big data等等,甚至近两年出现的Digital Twin. 而整个系统高效化,是将以上单独存在的子系统打通,离不开相互高效互通解析数据的步骤。因此,没有一张高效运行的内网,整个系统都谈不上高效。就好比,某人拥有保时捷、兰博基尼、迈凯伦等超级跑车,但只能跑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这些跑车的性能如何发挥?

企业如能做到如此精细化管控,高效运作,进入工业(产业)互联网平台的模式指日可待!即便不马上启动平台的计划,也是可以充分发挥现有资源,大幅提升战斗力,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开源节流!

如何展开第二步?小顾下次再为您解析。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