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移动支付刚刚兴起的时候,很多人在街边门店买单都会问一句:「可以用微信或支付宝吗?」现在基本不需要了,反而会看到一些商家贴出「本店不收现金」的提示。
根据Forrester Research的数据,早在2016年,中国国移动支付市场的规模就达到9万亿美元,成为移动支付最为发达的国家,无现金的浪潮也在席卷全球。
不可否认,移动支付的普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正在抛弃钱包,从吃饭、购物、看电影、菜市场买菜到坐飞机住酒店,很多消费场景最常用的支付方式已经变成了扫码支付。
不过科技往往也是把双刃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甚至还有一些群体成为了被无现金社会抛弃的人。
比如在英国,数字化支付的比例已经达到近70%,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坏事,但却影响到了一大批穷人、老人和无家可归的露宿者等弱势群体的生计。
过去这个群体的一大收入来源就是来自售卖报纸杂志,以1.25英镑的价格进货,再以2.50英镑出售,英国杂志The Big Issue表示自1991有超过92000人参与到这种杂志零售中,带来的收入达到1.15亿英镑(约1000亿RMB)。
不过无现金支付的普及让街边售卖报纸杂志的收入下降,59岁的Paul Logan表示目前杂志销售收入很不稳定,有可能一天卖不出一份。虽然Paul Logan的熟客习惯了用现金支付,但如果只接受现金会让他损失不少新顾客。
而且国内在菜市场都随处可见的收款码在英国基本还看不到,因此很多小商贩都无法便利地接受数字支付。
以致于一些杂志甚至要自己为这些销售者开发用于移动支付的设备,而PayPal旗下的支付金融科技公司iZettle也在开发类似的项目并开始试点,但显然距离普及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不做生意就不会收到影响了吗?并不是,此前英国一份研究报告表达了对无现金化发展太快的担忧,认为对于2500万英国人来说现金仍让是「经济必需品」,尤其对于130万没有银行账户的人。
该报告指出无现金化会让包括老年人、农村人口以及部分穷人面临被商家排斥的风险。报告中有一半受访者认为无现金社会会造成很多问题,其中有14%的人表示无法应对无现金社会。
英国金融监察专员服务部前首席执行官Natalie Ceeney指出,大部分慈善捐赠仍然是通过现金完成,这对露宿者者和接头表演者而言不是好消息,目前英国有超过30万无家露宿者。牛津大学还为此推出了一个社会创新计划——Greater Change,利用技术手段让露宿者可以接收非现金的捐款。
面临类似的问题不止是英国,还有无现金化程度极高的瑞典,法国巴黎银行的数据显示,瑞典只有2%的交易是以现金形式进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预计瑞典到2023年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国家。
瑞典是是欧洲第一个发行纸币的国家,不过现在瑞典1600多家商业银行中已有900多家不再提供现金服务,连农村地区也不再保留自动取款机,越来越多的商家明确表示不再接受现金支付。
但无现金化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担忧和反对,瑞典国家养老金领取者组织主席Christina Tallberg表示,瑞典1000万人口中至少100万人没有做好迎接数字支付的准备,其中60万是老年人,其他包括残疾人和难民。
我们并不反对数字化,只是认为它的速度有点太快了。
此外还有不少反对无现金社会的担忧支付过度数字化带来的安全问题,比如有诈骗犯通过系统漏洞骗取老年人的养老金,以及国家的数字系统被入侵后无力应对紧急情况,瑞典央行行长去年也发出警告称「瑞典很快面临支付方式被所有私人银行掌控」的情况。
有趣的是,去年4月一份民调显示,在这个无现金化最发达国家,只有25%民众想要完全实现无现金社会,近七成受访者希望能继续保留使用现金的选项。
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并非不存在,尽管去年中国我国网民规模已经超过8亿,且网民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比例高达98.3%,但这也意味着有6亿人还没用上移动支付,正在被无快速的现金化抛弃。
移动支付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以及给商家带来的商机已不需多言,只是当一二线城市居民已经快忘记上一次用现金消费是什么时候,也不能忽略那些被无现金社会抛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