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打开知乎APP,你可能会被弹窗提示知乎上线了隐私政策。通过隐私政策的要点简介和11个章节条款,知乎逐一告知了将如何处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申明了保护用户隐私的承诺。对用户而言,知乎上线专门的隐私政策应是件好事,但却引发了不小争议。有用户质疑,知乎为什么要收集那么多个人信息?不同意隐私政策就无法继续使用知乎,用户说不的权利只能是摆设吗?
据报道称,知乎隐私保护协议弹窗仅有“同意”和“不同意”两个选项,只有当用户点击“同意”才能继续使用知乎。
众所周知,我国网络安全法及配套规定等都明确,网络运营者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并须经被收集者同意;网络运营者不得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得以欺骗、误导或者强迫等方式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但根据知乎最新隐私政策,如果同意其条款,知乎会收集用户姓名、性别、年龄、个人资料照片或视频、身份证号、电话号码、电子邮件、社交账号、身份验证信息、位置信息和日志信息等隐私信息。对此,知乎的回答是为了提供个性化服务,帮助其设计新服务,提升现有服务体验,并在提供服务时,用于身份验证、客户服务、安全防范、诈骗监测、存档和备份用途,确保向用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安全性。除此之外,还有精准投放产品和服务信息以及广告。总之,就是为你好。
尽管如此,知乎如此一律收集用户诸多信息的做法,必要性、正当性、合理限度等还是不明,有过度收集用户隐私的嫌疑。
问题是,在这么多明确的法律规定面前,包括知乎在内的相关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什么还敢过度收集用户隐私信息?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违反必要、正当、合理限度强制收集、侵犯个人隐私信息,将面临责令改正,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但就现实来看,出现此类问题受重罚的并不多见。以罚款为例,限度是个人最高5万元以下、企业不超过100万元。这与现实中违法违规者实际可能获得的巨额利益相比,只是九牛一毛。缺乏必要的违法成本,对违法违规者自然难起到法律震慑作用。
另一方面,虽然目前法律规定网络经营者收集个人信息,要遵循正当、必要等原则,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但何谓“正当”“必要”“同意”等,并没有相对明确具体的界定,这就给一些别有用心者提供了违法模糊操作的空间。
可见,切实保护用户个人隐私,要求有关方面要积极行动、协同发力共同来应对。比如,强化执法力度,严格依照法律规定,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的经营者;比如,进一步修改完善个人隐私保护规定,加大处罚力度;再如,通过释法、修法或完善行业规则等的形式,对网络经营者收集个人信息何谓正当、必要、同意等进行明确界定,挤压、消除不法者模糊操作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