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跨境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崛起,且越来越方便,以前许多商品要一两个星期才能到,如今只需一两天就能收到了。跨境电商市场为何如此火爆?从根本上来说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随着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对进口商品需求也在持续增加,购买进口商品时个性化、便利化服务等新需求与日俱增,海淘、海购逐渐兴起。
经过近20年的发展,跨境电商已经从人肉代购为主的草莽期进入到多种模式并存的成熟期。2月6日,天猫国际与CBNData发布的《2017年度进口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天猫国际共引进1.6万个海外品牌,其中八成以上品牌为第一次进入中国市场。不仅天猫国际,京东、网易考拉海购、洋码头等众多跨境电商平台备受海外品牌的青睐。有分析认为,国内的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海外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时重要的分销渠道,但也需要注意的是,物流成本压力大、运输周期较长、跨境包裹难溯源等问题则是跨境电商保持对海外品牌商吸引力时需要应对的难题。
借力电商渠道
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天猫国际共引进了全球68个国家和地区近4000个进口品类1.6万海外品牌,其中不乏众多首次踏入中国市场的新品牌。实际上,国内的跨境电商平台已经成为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敲门砖。2017年,众多境外实体零售商和国际品牌商瞄准京东与天猫“全球购”市场,借助这些以国内为主战场的电商平台开拓中国市场,也满足消费者从日常进场下单的平台直接购买海外商品。
沃尔玛全球官方旗舰店已经高调入驻京东全球购频道,沃尔玛旗下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店和英国超市品牌ASDA全球购官方旗舰店也与京东联手,前者出现在京东商城平台,后者入驻京东全球购。同样,Chemist Warehouse、Costco、梅西百货、松本清、麦德龙等境外实体零售商相继入驻天猫国际,众多国际奢侈品品牌也一改常态积极拥抱天猫。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为海外品牌商提供了想象空间,天猫国际、京东等电商平台成为这些海外品牌在中国的分销渠道,电商平台成为海外品牌商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省去了品牌商在中国设立分销渠道和分公司的成本,减轻了成本压力。而这部分节省的成本可以成为价格红利让渡给消费者,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青睐度。
当海外品牌商对国内的跨境电商一改冷淡态度时,国内的消费趋势也在悄然改变,消费者对跨境电商的黏性不断提升。数据显示,在天猫国际,新增消费者更倾向在大促节点进行第一次购买,但复购更趋向日常,从2017年3月中下旬开始,新增复购人群逐渐提升,在去年12月更是接近留存顾客占比。有分析认为,国内的跨境电商平台所提供的商品品类与品牌更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更为健全,消费者对平台的依赖性也随之被强化。
(原标题:跨境电商渐成海外品牌入华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