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你的个人信息安全吗?

《兰台世界》
姜玲
“大数据”这个词汇虽然来自互联网,但并非单纯指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涂子沛在其《大数据》一书中写道:“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

“大数据”这个词汇虽然来自互联网,但并非单纯指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涂子沛在其《大数据》一书中写道:“大数据”是指那些大小已经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尺度,一般的软件工具难以捕捉、存储、管理和分析的数据。虽然,业内迄今还未对“大数据”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是一般都强调了“大数据”的数量巨大以及无法通过现行的分析软件工具对其进行处理、分析和整合的特点。

互联网出现之前,如艾可飞和益百利这样的专业数据收集公司就采集、记录了全球范围内大约几百万人口的数据,而它们提供的每个人的个人数据就多达好几百份。而互联网的出现使得监视变得更容易,成本更低廉也更有用处

大数据时代,我们正在接受着无处不在的监视。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Twitter窃听到了我们心中的“TA”,Facebook似乎什么都知道,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随着社交网络、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手机、电脑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传感器,都在成为新的数据来源,由此得来的数据的规模正以爆发式的方式急剧增长,统计数据量以PB(1024TB)级趋势迅猛增加。在大数据时代,只要是登录了网络应用程序或者连接上网络服务的手机和电脑,都可以做到远程获取用户行为数据

商家在对获取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整合、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后,既可以推出精准营销、为消费者提供量体裁衣般的个性化服务,也可以凭此从事个人信息买卖、身份窃取、金融诈骗等非法交易。

虽然互联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由来已久,但是大数据的出现让互联网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格外突出。大数据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也可以勾勒出用户的特征,做到将一个人具象化。大数据时代,我们用手机进行的每一次定位,用电脑进行的每一次搜索都会被数据库“记录在案”。分析软件对一些不相关的词组组合进行数据分析,再辅以数据库中成千上万的调查问题,便可以将这些数据很快地与确定的个人建立联系。任何一点数据一旦与一个人的真实身份相联系,他的虚拟身份就无法再隐姓埋名。正是由于大数据的关联性,才可以准确地还原出每个人的面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大数据面前每个人的形象都不再模糊,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的隐匿。

大数据时代,我国在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方面面临以下困境:

1、我国当前有关个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基本都散落在某些特定行业的管理规定中,普遍缺乏与大数据时代的紧密联系。因此这些法律条文大多不能解决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

2、当公众遭遇个人信息被侵犯而诉诸法律时,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公民的维权行为很难获得成功。

3、在大数据时代,我国公民的个人信息安全素养不高,不少人缺乏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不强。

4、国内互联网市场是一个全面开放的市场,参与主体众多。因此,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问题仅仅依靠法律约束、政府监管是不够的,还需要行业内所有成员的共同参与。但是,目前我国互联网行业的数据使用者们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责任,行业自律仍是各自为政,尚未形成严格、统一的行业内部自律机制。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约束,企业违法现象普遍。有些企业因拒绝不了金钱的巨大诱惑,从而将用户的个人信息打包出售给信息中介机构,随后中介机构再将其出售给银行、企业、诈骗集团等。据瑞星科技等机构调查显示,我国互联网个人信息的灰色产业链规模已达近百亿,众多黑客、中介、企业、诈骗集团从中牟取暴利。

5、目前,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监管,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漏洞:没有专门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对于侵犯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的处罚力度也过低

要真正保护好大数据时代个人的信息安全,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TH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