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乐美供应链总监、CIO黄高辉
在电子业做了十几年,后来走到了化工行业,做了化妆品行业,最终到了五金卫浴行业。为什么要做这么多行业?目的是要钻研下去,因为每个行业供应链管理不同,所以作了很多我们自己的分享。
一、企业经营的基本要素
首先,用三角形最稳的状态,第一是老板、员工、客户。企业首先定战略,要卖什么?如果没有产品,就很难与客户产生相应的关系。第二是谁来卖,搭班子谁来卖,这样团队就有不同的角色扮演。老板更多的关注人形、人心,我们要打造流程(如何卖)。作为老板,不能丢掉对员工的真心,也不能输掉对客户的良心。
二、企业的经营理念
创造顾客、营利模式,才能有利润产生。当中有关键的八个字:合理成本、有效规模。以前最低的成本是合理的,现在总结不同跨行业的供应链,发现合理的成本才能支撑价值链的共同成长。产品、流程、伙伴、地理位置、客户是供应链的要素。企业的成果和资源不是来源于内部,而是来源企业的外部。我们每次在企业管理中,所有的IT设置更多的是内部。
三、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第一要点是企业将内向思维转为外向思维,关注供应商和顾客。第二个要点是将产品变为商品,商品变为货币,并合理分享价值链。
换个角度看三流-正向与逆向供应链。如何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流通统一是供应链的基本要素之一。
1.谁是真正的链主
误区一,客户就是链主(核心企业)。
误区二:都想做供应链运营商。
误区三:链主都是对的吗?不一定。90年代到00年代的过程中,电子业更多的是链主独吞这个利益,现在这个价值链都会产生分享的过程。
2.供应链上的神龙效应。
产生神龙效应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供应链流程越长,渗漏效应越明显;供应链上的分工越细,容易产生“神龙效应”。
3.供应链上的都有哪些玩家?
服务商(如银行)是否属于供应链的成员?
是否要将供应链的中间商都给踢出去?
公司太小,需要供应链管理吗?
四、如何降低牛鞭效应与库存的合理性
牛鞭效应是指由于无法有效地实现信息共享,订货量在供应链上的需求变异被逐级放大的现象。
1.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需求预测修正:用下一级定单量来预测需求;提前期越长,订货量越大;
订货批量决策:订货量呈集中的大单;
价格波动:促销使零售商在低价时大量订购,加剧牛鞭效应;
短缺博弈:零售商倾向在缺货期扩大订货量(定单膨胀);
库存责任失衡:库存责任由供应商负责,导致销售商倾向加大订货量;
应对需求不确定性:为应对不确定性保有安全库存,从而加大订货量…
2.拉动式和推动式供应链
推动式供应链:一般是以制造商生产为中心,以制造商为驱动源点。春秋的供应链几乎都属于推式供应链,侧重于供应链的效率。强调供应链各成员企业按基于预测的雨欣制定的计划运行。
拉动式供应链:以消费端的客户需求为中心,以销售商为驱动源点。
推拉式的供应链:上游的几层以推动的形式运作,而其余的层次采用拉动式模式推动部分与拉动部分的接口处被称为“推拉边界”。
3.供应链之零库存还是大库存
每个供应链都有其设计,这个很难。供应链--零库存是否为是大库存则需要了解五个误区。
误区一:仓存管理就是仓库管理。库存不是仓库管理,造成库存的原因有很多。
误区二:库存是魔鬼,零库存是最完美的。零库存并非最完美的,满足客户需求是更难实现的。当平衡成本之间的关系,要合理的库存才是最好的。
误区三:库存管理是数字游戏。很多有KPI考核的企业就知道,信息部入库导致一大堆库存,都在玩那个库存。
误区四:信息化就能解决库存问题。这是不能解决的,关键是我们的思想。
误区五:周转率越高越好。不一定,周转率越快可能质量越差。
关于库存的合理性,每个企业都有不同的地方,大部分是1:1:1的关系。
五、供应链战略规划。
(一)首先企业要有这个战略,包括IT搭建,如何跟企业匹配?包括供应链设计。有四个部分,从供应链规划、正式流程设计,从顶层设计到底层的知识都是相辅相成的模型。
(二)供应链结构的物流战略。合理的安全库存将库存分配推动到存储点;通过补货自发拉动库存;库存的改变将影响供应链的盈利水平和反映能力。
(三)需求与供应的四个维度。第一个是需求的多样性、供应的多样性,需求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从四个角度来说可以发表供应链战略规划的四个要素:客户价值、渠道特性、需求特性、供应特性。
(四)如何规划供应链战略,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每个供应链的设计是不一样的,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复制,管理是不能复制。
六、如何搭建计划的管理平台
1.运营计划的指挥权。事实上所有计划都在需求和销售中,很多企业没有这种需求计划的总监,当然每个企业都不同。
2.共识预测与计划流程。小小部门无法推动供应链的。
3.理性与感性的思考。如何突破部门边界搭建计划预测平台?这是很关键的,管理有四个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信息化让供应链无缝衔接企业的运营能力:用互联网技术,打通供应链的采购、生产、营销、服务、物流等各环节壁垒,提升企业运营及管控能力。
分享最后一句话,管理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合适自己的公司才是最好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