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各项统计数据都能够看出,我国在无人机领域有着明显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并形成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产业集群。同时,目前低空经济已经在国家和地方层面被广泛提及,无人机作为其中的关键设备,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全国首个“无人机 4S 店”—— 低空经济智能化设备展销中心(以下简称:展销中心)于 12 月 26 日在国家级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彭州“天空之眼”投入试运营。
低空经济已成为2024年的讨论热词,所谓“低空经济”是指以各类低空飞行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目前,国内低空领域主要以3000米以下非管制空域为主,涉及通用直升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无人机等。
从这个意义出发,农业无人机不只是重塑了农业和农村,更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当秭归的故事复现在其他地方,当更多无人机飞翔于田间山野,受益者除了农民,还有我们每个人。
回顾2024年,“低空经济”取代造车、元宇宙、大模型成为又一大科技热词,从2021年2月份开始,“低空经济”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相关规划里,这个赛道就一直备受瞩目,今年终于有了一丝要爆发的迹象。
今年以来,低空经济热度持续上行,“低空经济”成为当之无愧的年度热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飞”得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顾名思义,所谓低空经济,就是将高度不超过3000米的空中区域视作像海洋、土地一样的资源,如果善加利用,那么也能创造很大的经济价值。
物流配送、应急救援、特色文旅……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自今年以来,低空经济频频“出圈”,在为生产生活赋能增效的同时,催生着一个万亿元级的大市场。
随着特斯拉的加入,无人驾驶“iPhone时刻”的降临或将进一步加速,但在这一过程中,安全性的监管以及Robotaxi的规模化盈利问题,仍将是一场漫长的等待。
马斯克表示,大部分时候车辆其实都是闲置的,但是具备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汽车则可以完全将闲置时间利用起来,这样可以获得五倍或者十倍的价值提升。并且自动驾驶能够解决有人驾驶存在的很多问题,比如找车位,有了自动驾驶这些问题迎刃而解。
9月26日8时36分,一列由108节车厢组成,总重高达10800吨的无人驾驶重载列车,在朔黄铁路黄骅南站成功启动,经过2小时30分钟行驶,顺利到达黄(黄骅)大(大家洼)线东营西站,全程运行平稳,精准停靠在指定位置。标志着我国重载铁路实现了从自动驾驶到无人驾驶的新突破,对推动重载铁路智能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将科技创新放在首位,推动了航天、无人驾驶、无人机等高新技术领域的飞跃式发展。相比之下,韩国尽管也开发了许多先进技术,但由于受到政策制约,许多技术无法实现快速商业化。这使得韩国在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速度大大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