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应用已成为数据型数据中心承载的新型负载,这两大核心应用正深刻重塑存储系统的技术架构与能力要求。
当前,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数据的乘数效应得到充分释放,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行业形态。空天信息数据来自卫星、空基等不同的平台和传感器,具备全球覆盖、时空连续、多模态以及宏观、客观的特征。这使空天数据成为数字新基建的重要基础。
《规划》指出,合肥市将立足本地资源和产业基础,链接跨部门、跨区域、全球化的创新要素。同时,以打造国际领先的数据标注创新基地为目标,合肥市将全面构建高效、智能、安全的数据产业生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当今数字化浪潮中,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4 年)》显示,2023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3.9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当下,数据要素正全面渗透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数据产业已然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已成为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2025年,《“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步入落地执行的关键阶段,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将其乘数效应辐射至各行业领域,成为当务之急。在此背景下,信息化观察网联合行业相关机构主办的“2025数据要素融合与应用创新峰会”将于3月20日-21日在京盛大启幕。
这是新技术加速融合应用的一年:人工智能、密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在数据要素流通中的应用不断深化,为数据的采集、存储、处理、分析和共享等环节提供了更强大的支持。与此同时,产业实践中的挑战依然突出。
《方案》从明晰企业数据流通安全规则、加强公共数据流通安全管理、强化个人数据流通保障、完善数据流通安全责任界定机制、加强数据流通安全技术应用、丰富数据流通安全服务供给、防范数据滥用风险等七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强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是推进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实现数据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举措,是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市场环境的必然要求。为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现提出如下意见。
江水的流动便利了航运,而数据同样是在流通中才能创造价值,促进千行万业创新。江河能够流通覆盖的区域越广,对经济生产带来的价值就越大,数据也是开放范围越大就能够带来更大价值。在数据要素明确成为第五生产要素的今天,长三角数据一体化建设的意义难以估量。
这一年,以顶层设计为牵引,以市场机制为驱动,我国在数据制度构建、数据基础设施、数据流通利用、数据资产创新、数据产业培育等方面都加快发展,数据要素价值持续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