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陆、空、天之外的“第五空间”,互联网已经嵌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由于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与社会利益,各种形式层级的“网络攻击”屡见不鲜。与此同时,网络防御者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来应对,网络攻防“矛与盾”的较量日趋激烈。
2025年2月21日,黑客声称入侵AI聊天机器人平台OmniGPT后端数据库;导致约3万名用户的电子邮件、电话号码以及超过3400万条聊天记录泄露。
这些应用并非典型的攻击手段,而是员工在无IT和安全监管的情况下私自创建的AI程序。目的是实现从自动化报告到营销自动化、数据分析等多种功能。依赖公司数据,它们正在使用私有数据训练公共模型,由此衍生风险。
近期,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等问题,国家网信办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查处“开个密室馆”等82款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
在数字化浪潮推动下,物联网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了诸多便利的同时,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物联网窃取敏感信息、实施网络攻击的风险也正日益增加。
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