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QingCloud正式发布物联网与边缘计算两大平台,全面赋能新基建产业智能化

IM2Maker
可以看到,随着各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云计算相关技术在其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因为此次疫情,云服务的重要程度愈发凸显。

6月10日,青云QingCloud正式发布并全面上线“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平台”和“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这也是自去年CIC云计算峰会首次亮相以来,经过近一年的实践积累与行业沉淀后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平台:赋能IoT应用生态建设

青云QingCloud物联网产品负责人王小虎介绍,青云QingCloud的物联网平台是一个中间层,向下能够对接、优化设备,向上则支持物联网应用的开发。

因此,在构建这一平台时,青云QingCloud对异构化的系统设备进行了统一的管控,使得这些设备的数据在物联网平台层面,能够做到时序设备的融会贯通与数据共享,达到在上层应用协同时所有设备的主数据统一,并实现跨应用协同的目的。

也就是说,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平台首先是一个赋能IoT应用生态建设的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它结合了光格网络SD-WAN智能广域网,通过EdgeWize边缘计算让数据中心的能力延伸到用户侧,最终构建成了一个广域空间云网边端一体化的技术架构,不论是硬件还是应用,都能够基于这一完全透明的架构,构建支撑行业和场景的能力。

除此之外,相较于去年推出的版本,此次“青云QingCloud物联网平台”在具备设备接入、设备管理、云端物联网平台消息中心、数据模型等核心功能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产品升级,如强化了云网边端架构的整合程度,并对场景及功能进行相应的细化和丰富等。

此外,青云QingCloud透露,今年下半年将会推出时序流编排工具,通过一次编排分发到两个层面:

一是在云端做全局的流式数据处理;

二是下发到边缘计算,使边缘业务不断丰富,即边缘侧的流式数据处理引擎。

核心功能方面,青云QingCloud围绕数字孪生的思路对平台进行了扩充,在设备行为、设备运行状态、可调用方法、可执行操作的基础上,还可以直接注册边缘计算节点,也可以注册智能化设备、协议类设备(代理网关),以及扩充资产建模映射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功能将于今年下半年更新。

行业聚焦方面,青云QingCloud将开放智慧数据中心、智慧工业、智慧交通、传感器、控制器、采集器、边缘计算、AI芯片、AI算法等能力,提供“IoT+资产建模”和“IoT+时序分析”工具,通过项目落地,如建立生态,整合专业力量交付端到端解决方案;在工业互联网场景中落地新基建,加强信息化建设等,让合作伙伴联动起来。

EdgeWize 边缘计算平台:将云能力延伸到边缘端

相较于物联网平台,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更侧重于提供整合边缘计算、应用、智能与网络与一体的综合服务。

王小虎介绍,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主要承载了两个层面的任务:

一是作为基础设施的延伸;

二是将云端的服务能力顺利落到边缘计算上。

具体到商业落地方面,青云QingCloud着重在三大方向发力:

边缘应用方面,青云QingCloud去年便已围绕“如何与云端更好地协同,消息数据如何联动,上层业务如何分发”对EdgeWize边缘计算套件展开了应用。

边缘智能方面,在交通行业针对车的识别、人脸识别,将云端的AI放在边缘侧执行,以此测试边缘侧承载业务的能力。此外,他们还将行业知识搬到边缘侧,不断扩充边缘计算设备的自主决策能力。

边缘网络方面,青云QingCloud将光格网络SD-WAN和EdgeWize边缘计算进行了结合,同时解决了网络接入和网络管控问题,并在管理和运行端提供相关服务。

例如在管理端中,青云QingCloud是通过在物联网平台提供边缘计算管理的流程,包括子设备注册、边缘数据模型、边缘驱动管理、设备/服务/业务监控、边缘消息中心、边缘应用混合编排、边缘流式数据处理等。

而在运行端中,EdgeWize边缘计算则可以针对云端上所定义的业务类型,统一用EdgeWize Runtime调度,支持离线计算、本地决策、OTA升级、软硬监控、协同部署等运行端功能。

谈及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的优势,王小虎称,它不仅能够本地缓存、断网续传,还提供应用混合编排的可视化工具,以及在边缘测支持多形态的边缘业务,未来甚至会扩充数据流式编排。

目前,EdgeWize边缘计算平台在智慧会议室、智慧交通、防疫检测、电梯监控、智慧数据中心、智慧工业等场景中均已实现深入应用。

最后

可以看到,随着各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速,云计算相关技术在其中充当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尤其因为此次疫情,云服务的重要程度愈发凸显。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基建大背景下,产业发展从物理的实体向虚拟线上转变的趋势也更加明显。

对此青云QingCloud市场产品总监陈烈表示,“对线上服务企业来说,后端服务器一扩再扩,流量增长很多倍,要面临很大的峰值压力,但基础设施对网络和规模的覆盖、承载能力没有变。因此,应用技术推进基础设施平台的承载能力不断提升,以及广域覆盖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重点。”

THEEND

最新评论(评论仅代表用户观点)

更多
暂无评论